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蒸馍不能揭盖.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7163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蒸馍不能揭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蒸馍不能揭盖著名作家陈忠实有个“蒸馍”理论,他说:“创作就像蒸馍一样,面要好,酵头要老,工夫要到,气要饱。蒸馍过程中,千万不敢揭锅,一揭就跑气了。”这个比喻揭示了他创作的真谛:搞文学创作必须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写作白鹿原,陈忠实到长安县去查阅县志和文史资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晚上和一个文学朋友聊天,朋友问:按你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写一部长篇小说手头的资料应该绰绰有余,你怎么还要下这么大工夫辛辛苦苦来收集材料呢?陈忠实说:下这么大的功夫,就是要写一本死后可以当枕头的书。1991年,陕西省委曾有意让陈忠实出任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为了一心一意投入白鹿原的创作,写出一本死后可以当枕头的书,陈忠实再三婉拒。后来,一位领导对他说,这是组织上决定的事,要他服从组织决定。陈忠实表示:不去会不会开除党籍?那位领导表示:当然不会。结果陈忠实决定不去,全力以赴投入创作。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1994年,白鹿原获得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还先后被改编为话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持续印刷。是什么让一部小说具有如此魅力?恐怕还是陈忠实在创作时的那种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的态度,蒸馍时没有揭开过盖的原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