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133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天山自然风景,旭日东升社会科学,技术,语言,文字上海举办博览会,万里长城,泰山石敢当,华山碑刻选举人大代表经济体制改革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与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属于文化现象,入选。:该选项属于自然现象,排除。:选

2、举人大代表属于政治现象,排除。:经济体制改革属于经济现象,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文化的理解:(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

3、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 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该观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A。B:文化的发展可能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能超前

4、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述错误。排除B。C: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C选项正确。D:该观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本题选C。3.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国要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 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

5、日益显著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我国已经形成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我国要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不断做大做强产业规模,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符合题意。:夸大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说法错误。: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而不是已经形成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

6、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A

7、.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政治对文化影响。正确。:材料体现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的促进作用。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不符合题意。:“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说明制度文明能够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正确。故本题选B。5.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国庆经济”有效激发“爱国力”成为消费热点,相关商品、红色旅游等以爱国为主体的文化消费成为亮点。人们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休闲和文化活动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丰富了自己的生

8、活体验,也带来了消费市场的兴旺红火。这表明( )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以“爱国”为主体的文化消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显著,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红色旅游消费中提高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标志的文化素养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国庆经济”有效激发“爱国力”成为消费热点,相关商品、红色旅游等以爱国为主体的文化消费成为亮点,这说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正确。:人们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休闲和文化活动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带来了消

9、费市场的兴旺红火。这表明以“爱国”为主体的文化消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故正确。:优秀的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故不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不选。故本题选A。6. 近年来,亲子阅读持续升温。2020年4月20日,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在08周岁儿童家庭中,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比2018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2.92次,略高于2018年的2.87次。亲子阅读受重视是基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文

10、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总是被动接受的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人们越来越重视亲子阅读,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入选。: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虽是潜移默化, 但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 2020年高考备考,因为“新冠疫情”而变得有些不同,各学校纷纷推出了特色励志标语“疫情期间重如山,前程似锦待君还”、“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

11、住春天的来临”、“战疫归来花盛开,高考归来我开怀”这些朴实的文字和标语,寄寓着“纵有千种磨难,我自从容应对”的豪情。从材料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疫情期间这些朴实的文字和标语,寄寓着“纵有千种磨难,我自从容应对”的豪情,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与题意不符。: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优

12、秀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错误。故本题选B。8.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了“科学精准、及时到位、有力有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人们基本做到勤洗手、采取咳嗽礼仪(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或衣袖遮盖口鼻,并洗手);一些比较固执的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影响下,出门也记得戴口罩。这反映了( )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人的“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受疫情影响,人们生活习惯和卫生

13、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基本做到勤洗手、采取咳嗽礼仪,甚至一些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影响下,出门也记得戴口罩。这反映了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这种影响一般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正确。:该选项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激励作用,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力度,与题意不符,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题目中没有体现该知识点,排除。故本题选B。9.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

14、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 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正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说法错误。:民

15、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 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说明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符合题意。:各民族的

16、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部分,并不都是优秀文化。说法错误。:材料既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排除故本题选D。11. 近几年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公园深受欢迎,“数”林大会、“数”说生活、“数”治社会等,让市民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大数据魅力。材料表明( )A. 推广信息技术,防止传媒商业化B. 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C.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 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题干未涉及防止传媒商业化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B: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公园让市民近

17、距离体验和感受大数据的魅力,体现出现代传媒利用大数据来反映生活、社会等一些情况,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故B符合题意。C: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现代文化传播主要的手段是大众传媒,故C不选。D: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物质需求不一定会满足,故D不选。故本题选B。12. 下图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从文化角度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 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 我们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D. 我们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A:漫画强调的是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18、,未体现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A不符合题意。B:漫画强调的是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未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启示我们首先要培养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C符合题意。D: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D错误。故本题选C。13.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届时,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同时,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非遗购物节”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

19、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非遗购物节”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说法错误。:材料没体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

20、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 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16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于2018年8月22日在京开幕,海内外参展商达2500余家,展览展示中外精品图书30多万种,多个展区聚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主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节日活动教育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第16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于2018年8月22日在京开幕,海内外参展商达2500余家,展览展示中外精品图书30多万种,多个展区聚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主要途径有商业贸易、教育。不

21、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口迁徙。不符合题意,节日活动不是文化传播主要途径。故答案为B。15. 古琴是我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能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古琴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

22、情。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能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影响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相关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是精神根基,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16. 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清明节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深远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23、】:传统文化不一定是落后文化,说法错误。:民族节日会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产生影响,符合题意。:清明节历史久远,祭祖扫墓的风俗历代沿袭至今,如今,清明节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祭祖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 色彩斑斓,内涵丰富B.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24、】B:“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B项正确。ACD:其他选项不契合材料。AC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18.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这表明(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文化创新创断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纪录

25、片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体现出创断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正确。: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实践,错误。本题选D项。19.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在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启示我们要(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固守传统文化的基因,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复兴的营养

26、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题中看到中国在科技、天文历法等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就启示我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启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影响,实现文化复兴,应选。:材料不涉及民族精神,不选。:说法错误,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不选。故本题选B。20.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27、( )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应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要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故入选。:我们应有选择的吸收他国优秀文化元素,而

28、不是“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能“消除我国与他国文化差异”。说法错误。: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强化文化交流,应该是以本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1.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下图“中”字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追求“中庸”的意蕴。这体现了( )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包容性的特质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汉字记录着中华文

29、明的成长历程,表明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表明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应选。:兼收并蓄强调的是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可见,材料中汉字之美并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选。: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选。故本题选B。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经常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这说明他具有( )A. 创造精神B. 奋斗精神C. 爱国主义精神D. 梦想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C:黄大年经常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这说明他

30、具有爱国主义精神。C符合题意。ABD:材料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没有体现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和梦想精神。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23.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大疫情面前,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他们的行为充分践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诗词格言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是自强不息

31、的奋斗精神,不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符合题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的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爱国主义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4.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提出要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这种精神( )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的体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

32、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不是智力支持,错误。:“新时代北斗精神”,这种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的体现,正确。:材料中“新时代北斗精神”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无关,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

33、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从“文化作用”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答案】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

34、刻影响。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健全人格、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凝聚精神力量。【解析】【分析】本题以“建设书香社会”为背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解】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求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35、。知识限定为文化作用。解答本题,要注意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可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分析。“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说明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凝聚精神力量。【点睛】

36、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知识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26. 材料:中医药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优质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我国历代疫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面对复杂顽固的新冠肺炎病毒,中医诊疗强调辩证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制宜,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病

37、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抗疫防控中如何实现中医药文化创新?【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实现中医药创新的根本途径。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出发,结合临床实践,遵循中西医治疗并重的原则;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中医优秀传统,将中医药和中西医治疗相结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西医治疗的优点、长处,提升中医治疗效果;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8、”。要把握好当代中医药文化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与西医文化的关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为话题情景,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难度一般。【详解】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如何实现中医药文化创新。依据材料“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病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可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中医优秀传统,将中医药和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来回答。根据材料“结合临床实践”可用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实现中医药创新的根本途径。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出发,结

39、合临床实践,遵循中西医治疗并重的原则来回答。根据材料“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可用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西医治疗的优点、长处,提升中医治疗效果来回答。综合归纳材料还体现了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把握好当代中医药文化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与西医文化的关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点睛】对于解答措施类试题,要从教材找答题要素。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答题要素,同时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

40、家重大政策中找答题要素。27. 材料: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今天,我们要继续发扬伟

41、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主题,铭记伟大胜利、凝聚奋进力量,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1)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抗美援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答案】(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美援朝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

42、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2)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解析】【分析】本题以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背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

43、,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解】(1)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要求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抗美援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此题考查学生知识识记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材料“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美援朝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

44、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2)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本题知识限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根据材料中阐释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基本内涵可知,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45、“铭记伟大胜利、凝聚奋进力量,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表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表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点睛】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