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A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排除;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所说的首辅权力来源于皇帝,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不断加强。答案:B2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A完善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弥合君相矛盾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图主要涉及中央官制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君主
2、专制,故B项正确,A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只是表面现象,故C项错误;宰相制度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已废止,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均不涉及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3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在本质中反映了当时中国()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军机处效率低下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的命令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解析:据题干“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都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
3、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故选A项。答案:A4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解析:明朝初期,明太祖担心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以“胡惟庸案”为理由废丞相,主要是为了强化皇权,加强统治,故选B项。答案:B5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A设立军机处 B设置枢密院C实行一省制 D废除丞相制度解析:材料中朱元璋的话针对的是元朝和明初的宰相专权,故选D项。答案:D6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
4、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正式确立内阁制度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解析:材料“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反映了明太祖为处理全国政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事物,所以A项符合题意;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是在明成祖时期,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票拟权是在内阁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内阁地位日益提高而取得的,所以C、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7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
5、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夷洲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解析:根据题干“15世纪早期”“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间,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与沿线多国进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故选A项。答案:A8如图表达了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他()A促进民族团结 B取得抗倭胜利C完成祖国统一 D加强中外交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是中国明朝时期的航海家,他曾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
6、交往,故本题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丝绸和香料从原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摘编自
7、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3)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统治者支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示例:人物:郑和。理由: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流。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
8、的关系日益紧张。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非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摘编自全汉羿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材料二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
9、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的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连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朱棣迁都北京。答案:(1)特征:由西向东转移或由关中向中原转移;都城多在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原因: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粮食短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2)背景:历史上统一政权的都城多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存在,南京远离要防;意在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御。影响: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有利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认识: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