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6).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5771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 第40期课题: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核心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1)表现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

2、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示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3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说的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侧重点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见证或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命题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典例

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有顽强生命力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文与经相互促进A B C D典例2(2012天津高考)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典例3(2012海南高考)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

4、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1流头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朝鲜族男女老少都到向东流的河里洗头沐浴,祭拜农神祖先,求丰收、求健康。2007年,宁安流头节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

5、2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头文化节开幕式上,朝鲜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已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 B C D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

6、合3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2012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

7、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在关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提醒(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4)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典例4(2012新课标全国卷)在澳门,道教、

8、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 B C D典例5(2010福建高考)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

9、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4当前,在上海文化的发展中,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继涌入,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使上海文化精华荟萃。这表明上海文化具有()A特有的包容性 B稳定的继承性C独特的地域性 D相对的稳定性5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其中重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说明()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

10、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6.随着2012年9月30日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天空中静静的明月,为中秋佳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凝望,山东各地形式多样的欢庆中秋活动也彰显出山东民俗文化的“和而不同”。这里的“和而不同”主要说明了( )A.各国的文化一律平等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C.要和平不要战争D.各国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易错点1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矫正训练1佛教自

11、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易错点2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醒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矫正训练2(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易错点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提醒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矫正训练3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这一艺术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薪火相传、博大精深尊重差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沿袭传统、洋为中用A B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