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5585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8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狗包弟教学目标1、 补充关于“文革”的部分历史资料。2、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者情感;3、自主阅读、圈点分析与小组讨论、交流。4、 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勇于剖析自己的伟大人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及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教学难点:感爱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课时安排:课时填充以下有关小狗包弟的资料卡姓名包 弟种族日本起名缘由瑞典旧主人起名“斯包弟”,为了简化,称“包弟”;“弟”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当作是自己 家人来看待。性格特点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何时被巴金收

2、养1959 年何时被害文革期间(1966 年8 月下旬)9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巴金对其的感情变化(二).内容分析1. 阅读“开端、发展、结局”部分,回忆包弟特点(聪明、可爱、通人性、有情义)。 思考: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 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明确:正面描写第 2 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第 3 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 3 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第 5

3、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重点)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可爱与聪明,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重点)小狗包 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 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 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 无暇他顾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2. 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尾声”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

4、心是如何变 化的?(轻松 沉重 自责),这期间作家的思想斗争是剧烈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为什么会轻松?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 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 自然而然就轻松了。他为什么会沉重?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 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最能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3.

5、 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 几个故事?两个。有什么作用?对照这两个故事,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 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 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

6、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 “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也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三).写法探究结合课后第二题的 5,6 小段,来谈谈对于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你觉得它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小结: 对比手法的应用。(两只狗的经历对比;狗与人的对比;真与伪的对比) 拓展: 表达真情。 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四).情感评价1.你的评价(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有两种意见,一种

7、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 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 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2.巴金的自我评价请同学们看课后第二题的 2,3,4 标题,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言壮语”) 3.社

8、会的评价巴金先生,年届八旬,地位显赫,又是一个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处一种全民族的控诉氛围中在这氛围里,几乎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冤屈者受难者他却出来拷问灵魂,反省自己,这不仅 表现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体现了他对那场浩劫认知的深度。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2003 年度人物巴 金,影像链接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 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4. 设问(小狗包弟悲惨命运错在哪里?)提供方向(分别小狗、社会、作者

9、三方面来探究),注意(从文中去找,扣住文中的词和句子去概括。) ppt 展示:小狗包弟人性和兽性的拷问:小狗的命运(悲惨)?错在哪里小狗?(日本种的小狗 瑞典的旧主人) 社会?(破四旧人人自危)作者?(怯懦和怕事自私)认错(一生追求光明崇尚激情正直勇敢)良心的谴责 良知的坚守真社会的责任 人类的要求爱对社会的反思善五主题归纳真善美,是每个社会需要的,也是每个人应该要求自己的。这篇文章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 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都难以幸免,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 从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作者呼唤人性,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六“

10、认识你自己” 忏悔意识与我联系自身实际,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的过错。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强调: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犯一些错误。敢于正视错误,既 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我认识提高的表现。或许在我们说出羞于启齿的错误之后,我们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内心会更平和、人会更真实,同时我们也完成了一次灵魂洗礼和人格升华。希望大 家在生活中把巴老作为榜样,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设计意图:“文学即人学”,抓住阅读教学契机,深化情感教育,深挖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坦诚真实的人格)七、 课堂总结个人只有忏悔自己的过失,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的历史,才能远离专制野蛮走向 理

11、性和文明。这让我们记起,1970 年 12 月 7 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忏悔谢罪;2009 年 11 月 16 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向多达 50 万“被遗忘的澳大利亚人”致歉。巴金老人生前有个愿望,就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把当时混乱动荡的情景展示出来警示后人。今天我们通过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既加深了对那段特殊岁月的认识,又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 礼和人格的提升,这便是对巴老最好的纪念。八布置作业选取一件令自己后悔、难过或遗憾的事例,以坦诚的心写下自己的忏悔,写成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小短文,进行自我剖析。板书设计:小狗包弟情节情感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开端(包弟来历)欢快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忧虑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