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上都是古人对“春”的描绘,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现代人是如何称 颂“春天”的。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 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 CONTENTS 教学目录1.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抓住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3.体会本文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学习目标朱自清(1898
2、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绿等。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本文大致写于1933年。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其取材广泛自由,结构方式不用遵循特别的章法和结构模式,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可以描写人物,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等等。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3、。散文酝酿()窠巢()繁花嫩叶()抖擞()披着蓑()戴着笠()k susunnl 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ning(zhng)涨价 (zhng)头昏脑涨 涨(zun)钻戒 (zun)钻研(qio)静悄悄 (qio)悄然 钻 悄 散(sn)散步 (sn)散漫 嘹 嘹亮 缭 缭绕 潦 潦草(h)应和(h)和平、和蔼(hu)和面(hu)和稀泥 lio和 朗润:明亮滋润。黄晕:昏黄,不明亮。舒活:舒展活动(手脚等)。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这里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 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
4、的思想感情。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形象生动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2-7):第三部分(8-10):盼春。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绘春。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赞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春天的新、美、力。第一部分(1):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作者着力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春草图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品味第一部分 盼春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运用反复修辞,表现出人们急切欣
5、喜的盼春之情。1.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用“脚步”描述春天的来临,化抽象为具体,十分生动形象。2.为什么说“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拟人和反复。作用:通过两种修辞手法,表现了对春天的盼望,这是文章的总起。3.在第1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两种修辞?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绘春 品味第二部分 春草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春花图 修辞手法角度:“睡醒”“张开了眼”用拟人手法,从总体上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状。1.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角度,赏析“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6、脸红起来了。”词语运用角度:“朗润”“涨”“红”分别写出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暖暖的特点。这一段从总体上描写春天:先写“一切”,画出春的轮廓,再从大处着笔,描绘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2.课文第2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春草图 3.第3段从哪些方面写春草?体现在哪些词语上?分别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情态:“偷偷地”“钻”旺盛的生命力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柔嫩颜色:“绿绿的”生机勃勃长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旺盛、多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拟 人 修 辞,“偷 偷地”“钻”赋予小草人的情态,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状态。5.“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此处连用六个动词短语,有什么好处?连用六个短语写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描写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从侧面表现了春草的可爱。运用叠词,写出了初春风轻草柔的特点。6.“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句话有什么特点?春草图 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