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八)现实的联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973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八)现实的联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八)现实的联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听课随笔之十八现实的联系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地区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观摩会,听了十几节课。授课人都是青年教师,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努力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在对教材的钻研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上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每堂课都各

2、有特色,每位教师也是各具风采。然而,在这些观摩课上,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加以探讨,其中一个就是在历史课上如何联系现实的问题。在课堂上,一些教师经常是刻意地将历史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直接挂钩,其初衷很好,但效果不佳。举一个例子吧。一位教师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这一课,当讲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时,教师对学生说:“今天少数民族还相对落后,作为有志青年我们能为少数民族做些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多吃羊肉串。”有的说:“喝牛奶就喝蒙牛和依利的,别的牌子的不卖。”有的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对他们进行科技支援。”有的说:“我们应该让少数民族知道,靠自己

3、最重要,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 在这节课的结尾,教师又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是怎么回答的呢?第一个学生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第二个学生说:“党的政策伟大英明。”第三个学生说:“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四个学生说:“民族团结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还有些教师在课的最后更是直接地对学生进行鼓动,或是说:“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出贡献。”或是说:“我们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自强不息,将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还有的教师在最后号召学生:“我们要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然后带着学生一起高

4、唱红旗飘飘的歌曲。类似的做法有不少。我在听课时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都会感到不自在,也会感到惋惜。本来,一节课的内容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经过师生在课堂上的共同努力,教学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很不错了,但一到联系实际时,怎么就出现这种教师生拉硬拽、学生空话连篇的状况呢?我甚至想,如果历史课联系现实是这样做的,那不联系也罢。应该指出,这样的现象在现在的课堂上并不是偶有发生,尤其是新课改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的,很多教师认为必须在历史课堂上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即使是以简单、径直的方式,也要在课上落实。然而,这样的做法将导致什么样的效果呢?显然是比较糟糕的。究其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与教师在认识

5、上和教法上的简单化肯定有一定的关系。毋庸置疑,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1。从历史教学的角度上讲,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确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教师应当认识到,这种联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认识现实。即使是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要从历史的角度上进行发掘,通过对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探讨,用历史的视野来观察社会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基于历史感的生成的。“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有关当今

6、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2 然而,认识历史的过程,运用历史的思维,汲取历史的智慧,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简单地记住某些现成的结论,更不是让学生鹦鹉学舌般地说出几句响亮的大道理,而是要使学生学会用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古今的联系,应当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寓论于史,而不要直接说教。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表现,这种认识或解释是基于历史的实际的。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展现了历史的发展与演进、变化与延续,其中的知识本身已内涵了一定的价值取向,所具有思想教育因素不是外来附加

7、的。教师应认识到,支撑道理的是史事,而不是道理本身。在处理教材和实施教学时,重要的是考虑如何体现出历史知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通过历史的叙述来阐明有关的道理,揭示有关的联系,让学生从历史的事物中有所感悟和认识。历史学科的教学艺术之一,就是教师对史事与道理的渗透融汇,而不是采取贴标签的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教,机械地加以套用。二是要具体生动,而不要空泛议论。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都是具体的,是来源于历史上曾是活生生的人与事。学生要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认识,其前提是对历史事物的了解和理解。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建构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反之,任何观念和观点若是无源之水、无本

8、之木,都不可能在学生的心底里真正确立起来。因此,历史教学的大忌之一,就是脱离具体生动的历史原本而进行凭空论说。三是要有机结合,而不要牵强附会。任何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意义,关键都是确立它们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也是这样,通过实事求是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现实,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划上“加号”或是“等号”。尤其是这种联系不能生拉硬拽,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中教师号召学生要报效国家、大唱爱国歌曲等做法,都难免是脱离了教学意义,而属刻意渲染,实无必要。古有成语“画蛇添足”“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喻其多此一举,必是弄巧成拙。历史课上的联系实际,尤要避免不实在的做法。-1 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2 同上书,第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