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知识的储备不成体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些漏洞。但学生的情感和历史认识还是比较丰富的。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学生对有关列宁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但主要局限在我们已经学过的1917年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我布置了课本的课前预习阅读,学生自己了解列宁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我确立教学重点是通过材料的补充,理解列宁创建国家和巩固国家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时期的主导性和策略性,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人
2、物的评价,认识到列宁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俄国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复习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两课的基础上,知道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为巩固新政权所做的贡献。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师给定的文字材料、表格、数据和图片,练习解析材料的方法。学生通过分析教师给定的各种材料,评价列宁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的贡献,练习对人物进行评价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有关列宁的图片资料和文字史料的学习,感受当时的历史情境,感悟和认识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主导性和关键领导作用,感怀列宁在
3、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过渡转变中面对现实、勇于纠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灵活的策略性;特别是,感受和深刻认识列宁缔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俄国和人类历史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列宁创建国家和巩固国家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材结构第一目 年轻的反叛者第二目 建党活动第三目 领导十月革命第四目 巩固新生政权第五目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五、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音乐辅助教学七、教学过程导入:上课前,教师出示华沙革命歌歌词并播放华沙革命歌。伴随列宁五幅图片的出现。上课后,教师提问:这
4、首歌听完后有什么感受?学生:非常慷慨激昂,非常有力量,让人感受到一种正义感。教师:这首华沙革命歌是为了纪念1863年华沙反对沙皇的起义而作的,后来传到俄国,迅速在革命者之间流传。列宁生前最喜欢这首歌曲。在这首歌的精神引导下,列宁一生反抗暴政,崇尚正义。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伟人,看看他对自己的国家、对共产主义运动、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 出示课题: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正课:师: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块看一下列宁的主要事迹。早年的列宁受他哥哥影响投身革命,反抗沙皇政府,成为年轻的反叛者。后来,他遇到了普列汉诺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来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
5、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学案上都有介绍)领导十月革命是列宁一生最伟大的活动,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列宁领导颁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在列宁的这些活动中哪些最能体现伟大的贡献呢?生: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师:纵观列宁的一生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两个方面。教师出示板书:一、理论与实践师:列宁在实践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领导了十月革命,可以说没有列宁就没有十月革命。我们通过分析十月革命的过程来体会列宁的领导性。纵观十月革命的过程,主要有几件大事?生: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
6、副板书: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师:列宁在这两次革命之间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呢?在学习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俄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 出示图片 “1916年俄军在前线作战”师:俄国作为协约国一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在前线俄国伤亡惨重。 出示材料 1917年来临之际,俄国经济已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1月底,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10天的面粉储备,肉类在市场已经匿迹。战乱饥荒威胁着千百万人。12月,全国有67万名工人罢工。军队厌战情绪不断高涨。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师:当时俄国面临怎样的状况呢?生:经济崩溃、物资缺乏、民不聊生。师:俄国可谓内外交困,而民众需要的是什么呢? 出示材料俄
7、历1917年2月23日,彼得格勒出现罢工游行,市区出现写着“打倒战争”“反对饥饿”“革命万岁”的红旗和标语牌。 2月24日,示威队伍的口号多半是“要求面包”、“抗议饥饿” ,当晚出现“打倒战争”“打倒沙皇政府”的旗帜和标语。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师:通过这些口号,可以看出当时俄国民众最需要的是什么?生:和平、面包和土地。师:这是民众的诉求,谁抓住了这个问题,就会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爆发了二月革命,它具有什么意义呢?生: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副板书: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是合法
8、政府,开始执政,而其军队仍在前线作战。 它没有满足人民的什么要求?生:和平。师:而此时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呢? 出示图片 “1917年列宁与工人在一起”师:观察图片,你觉得比较醒目的是什么?生:列宁、枪师:工人有“枪”,这说明了什么?生:工人掌握了武装力量。这是革命成功的重要条件。师: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出现了,布尔什维克党该何去何从? 在此关键的历史时刻,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国内,发表了重要的四月提纲。 出示材料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摘自列宁四
9、月提纲师:列宁提出的革命策略、途径和任务各是什么?生:允诺民众的和平、土地、面包要求;和平夺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师:列宁的目标非常明确,在此关键时刻,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和策略,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此后的革命活动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充分体现了列宁的领导性。作为当时执政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坚持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也没有满足工人的八小时工作日要求和农民的土地要求,也就是说,没有满足人们最关切的和平、土地、面包问题。1917年7月,工人群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残酷镇压了游行示威的群众,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这说明了什么?生:资产阶级临时政
10、府与沙俄政府一样,本质上是反人民的。师:人民群众看清了临时政府的反动面目。四月提纲提出的和平夺权的目的能达到吗?生:不能。师:那怎么办?生:武装起义。师:英雄所见略同,同学们的想法与列宁不谋而合。出示材料1917年9月列宁强调指出:“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应当立即着手组织起义队伍的司令部,配置力量,把可靠的部队调到最重要的据点去,像对待艺术一样对待起义”。摘自列宁全集第32卷师:列宁由原来的和平夺权改为非常坚决地要求进行武装起义。但是布尔什维克党内部意见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加米涅夫反对,列宁就以退出中央委员会来表达自己要求武装起义的决心。师:在此关键时刻,列宁抓住时机进行武装起义,排除困难,充
11、分体现了列宁在引领革命向前发展的主导作用。 由于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列宁的坚强领导,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奏响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号角。师:十月革命胜利了,建立了新的政权,然后就要巩固政权。假如你是当时的领导人,你会怎样做来满足民众的诉求?生:颁布法令,解决和平、土地问题。师: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就是这样做的。出示材料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1917年10月25日晚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苏维埃政权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进行谈判,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1917年10月26日和平法令废除土地私有权,没收地主、皇族、寺院教堂
12、的土地,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1917年10月26日土地法令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当天晚上,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就颁布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第二天,又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我们可以看出,它打算解决民众的什么要求?生:和平、土地。师:新生的政权与以往政权有什么不同?土地没收后,归国家所有,说明这个政权的采取什么所有制形式?生:社会公有制。师:而社会公有制是什么社会的特征?生:社会主义社会。师:苏维埃的一切权力归谁所有?生:工人、士兵、农民。师:这就是社会的大多数。可见这个政权是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的。 十月革命有什么意义?生: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
13、局面,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所以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教师板书: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国胜利论”师:一国胜利论是指导十月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会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而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是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列宁主义的核心。一个新生的政权会面临重重困难,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又是列宁不断探索与创新,使政权不断巩固,使理想贴近现实。教师板书:二、理想与现实师:出示苏俄形势图。教师介绍: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建立就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和沙俄旧军官的反对,他们相互勾结企图把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英法美意四国约4万人从摩尔曼
14、斯克登陆干涉苏俄政权;日本、美国军队约10万人自海参崴登陆开始干涉;沙俄旧军官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从前线归来,40多万兵力自东、西、南三个方向进攻苏俄政权。苏维埃政权此时并没有自己的正规军队。请概括苏俄面临的形势。生:形势严峻、内忧外患。师: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苏俄政府当务之急是做什么?生:组织武装力量反对国内外武装干涉。师:苏俄组织了红军和红海军投入到艰难的反击斗争中。然而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保证前线的物资供应呢? 出示表格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生:战时共产主
15、义政策(副板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师:请说一下具体内容。生:实行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师:哪个政策是核心呢?生:余粮征集制。师:余粮征集制:由政府机关规定农民消费所需的粮食、种子和饲料量,然后由国家按固定价格强行向农民征购全部余粮。 此处的“固定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体现出一种强制性,满足战时的需要。 在此需指出:工业国有化和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需品具有共产主义的性质。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积极影响?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师:但是1920年卫国战争结束后
16、,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并没有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是想通过此政策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然而,事情却在起变化。 出示图示 “1920年底至1921年春苏俄农民暴动状况”师:1920年底至1921年春在苏俄的西南、靠近乌克兰的地方、中部、伏尔加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出现了农民暴动,其中伊施姆一县参加暴动的农民即达6万多人。更为严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喀琅施塔得出现兵变。 “喀琅施塔得兵变图片”“喀琅施塔得、莫斯科、彼得格勒的位置关系”师:喀琅施塔得在波罗的海中的科特林岛上,苏俄的统治中心就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喀琅施塔得离彼得格勒仅有30千米,距离莫斯科600多公里。师:在喀琅施塔得这个地方出现兵
17、变对苏俄有什么影响?生:直接影响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师:虽然说起来是军人暴动,但实质上仍是农民暴动,因为暴动的参加者大多为新入伍的农民,他们对余粮征集制强烈不满。师:为什么民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意?生:它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师: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土地归农民所有,而农民的产品却被国家占有,损害其生产积极性。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但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但鱼却属于你们。”综上可见,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痕,布尔什维克党的统治基础动摇了。出示图片农民们的倾诉列宁认识到必须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使理想更加贴近现实。列宁经过调整,推行了什么政策呢?生:
18、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实物税);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按劳分配。(副板书:新经济政策)出示表格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实物税)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师:新经济政策的核心还是农业方面,固定的粮食税。固定粮食税: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两个政策在农业方面有何不同?生:一个是强制征集,一个是定额征集。师: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生:调动农民的生
19、产积极性。师:那我们就通过具体的数字来看一看它的效果。请概括变化的趋势。 出示材料 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师:同学们要学会读表格的方法:先看表头,如果没有,我们就看表格里的项目,观察其变化趋势,如果出现相反的趋势,就采取分段表述的方法。生:从1913年到1921年,粮食作物的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不断下降;从1921年到1925年,粮食作物的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不断上升;1925年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1913年。师:为什么1913到19
20、21年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还是一战和卫国战争的影响。师:为什么1921到1925年会出现上升的趋势?生: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师:可见新经济政策发挥了作用。(到1925年,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的75%。)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制征集到新经济政策的定额征集体现了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采取灵活策略,放松对农民的控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赢得了工人、农民的支持,调整了工农联盟,重新让大多数人当家作主,使得社会主义的理想更加贴近现实。 出示材料 1921年12月列宁指出:“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
21、渡的共产党来说,最重要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摘自列宁全集教师板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当其不适应社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之时,列宁又根据苏俄当时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让自己的理想逐渐贴近现实。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本身也是种创新,充分体现出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策略性。 师:然而,正当列宁大展宏图之时,他病倒了,即使在身体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列宁仍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那列宁还进行了哪些社会主义探索呢?生: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他还写文章论述了民族问题、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
22、,反映出一位领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思考。1924年1月21日,列宁病逝,终年54岁。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然而,列宁为自己的国家、为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死重如泰山。教师板书:三、国家与国际 教师出示列宁墓及相关一组图片。师:1924年1月21日,在慷慨激昂的华沙革命歌中列宁离开人世,终年54岁。 在列宁逝世的四天之中,几十万男女老幼不分昼夜,冒着严寒,在结了冰的大街上,一连几个小时站在那里,排着长队依次前往瞻仰列宁的遗容。 作为列宁的继任者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评价列宁:列宁这样质朴谦逊,不愿惹人注目、不摆架子的特点,是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所具有的最大长处。 而
23、作为普通群众代表的苏联农民评价到:他犹如长者那样地实现群众的愿望,他是闪烁着一切智慧的、群众的灵魂。 苏联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长,一位和蔼的领袖,一个根据实践要求为苏联谋划未来的舵手。苏联政府在红场外修建了列宁墓,以表达对列宁的纪念。师:注意观察墓上的是什么意思?生:列宁。师:俄语,列宁。 苏联民众对列宁有什么样的情感呢?生:爱戴、代表民意、平易近人、和蔼。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生:领导十月革命、满足农民的要求。师:列宁不但受到了国内民众的爱戴和拥护,在国际社会上也有崇高的威望。 教师出示另一组图片。 曾撰写过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的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约翰里德这样评价列宁:列宁是一位非凡的领袖
24、,很朴实,然而人们对他的爱戴和尊敬,历史上可能只有少数几个领袖可以比美。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我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核心,他们也深受列宁和苏联的影响。毛泽东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早期的革命深受列宁及苏俄的影响。主要是理论的影响。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可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也受到列宁的启示和影响。这主要是实践的影响。其中李大钊受到苏俄的影响,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列宁建立了第三国际(共产国际)向其他国家传播共产主义,带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5、。(副板书:李大钊)师:无论当时的外国经历者还是后来的外国人为什么对列宁有这样的评价?生:列宁的理论及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各国共产党大都深受列宁主义的影响,今天仍旧矗立着的列宁墓像一座丰碑昭示着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列宁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教师板书:列宁主义 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师:通过自己的预习和今天的学习,想必大家对列宁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请用关键词概括你对列宁的评价,并且做到史论结合。3分钟时间,可以讨论一下,也可以整理一下思路。生:发言(略)师:要评价一个人物要看这个人一生的主要贡献、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史
26、论结合)(对板书进行总结)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在一国胜利论的指导下,他领导了十月革命,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这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伟大探索。 他能够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适时调整自己的政策,是规划苏联未来的伟大舵手。同时,他果敢坚毅、平易近人,是一位和蔼的领袖,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兼传记作家路易斯费希尔以美国人的视角、超越了国别和阶级的界限,全面、真实、详尽地诠释了列宁伟大的一生。真到今天,列宁仍是人们研究和尊崇的对象。列宁的伟大与时代同在,与日月同辉。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下华沙革命歌,更真切地体味列宁的精神世界。【板书设计】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一、理论与实践“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胜利二、理想与现实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三、国家与国际 列宁主义 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课后作业】 以“列宁和我们在一起”为主题,搜集列宁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要以史实为依托,做到史论结合。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