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整合提升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材P2读图思考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2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发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教材P3活动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 0002%4 000(人);第一年年末的总人口数为200 000200 0002%200 000(12%)204 000(人);依此类推,10年后的总人口为200 000(12%)10243 799人。若10年
2、后,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7%,一年应增加243 7991.7%4 145(人)。2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同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该地10年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降了,但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反而增多了。由此可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比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仍较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仍不能放松。教材P5读图思考(上)不能。因为各国国情不同,应根据人口与环境、经济的协调程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如日本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印度则控制人口增长。教材P5读图思考(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出
3、生率死亡率。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下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型 高高低增长缓慢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迅速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缓慢教材P7活动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及主要方向。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因素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材P9活动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2观点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匈牙利等国的自然增长率已降至0以下,这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对
4、人口数量增减的影响已经很小,其人口数量的增减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观点二:有些欧美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劳动力缺乏,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些国家来说,人口的自由迁移是实现人力资源空间重新配置的前提条件。观点三:人口迁移的发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迁移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人口迁移还可以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迁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材P11活动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
5、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新航路的开辟为人们顺利地迁移扫除了障碍;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进程。2第一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战争因素;第二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化;第三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即西部和南部新资源的发现和新兴工业的发展。3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旅游业,经济发展较快,而且这里开发较晚,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条件好。同时也与东北部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有关。而美国老年人退休后向墨西哥湾沿岸迁移则主要是由于这里气候条件优越
6、,适于居住。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材P12读图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例如,我国西部地区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但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成为制约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2会。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教材P14活动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但也应该看到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净增人口近1 000万,这是不容回
7、避的事实,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国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报告中认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这是就我国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而言的,目前的人口数量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不堪重负了。16亿左右人口是最大的极限容量,并不是人口的合理容量。无论从人口增长的趋势看,还是从环境人口容量看,我国必须采取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甚至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还要继续实行。教材P1516问题研究资料1资料分析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中,即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
8、产业转移。具体事例根据所在地举例说明。2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1)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促使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3)1984年我国推出的允许农民工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提供了契机。(4)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村中大批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显性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迫切地要求进城寻找就业机会。资料2资料分析1除了增加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外,农民外出打工还有以下方面的好处:(1)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
9、和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人口迁出适当地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有积极作用;(3)农民工外出打工对于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以及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外来农民工从事的城市建设、环卫、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资料3资料分析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言之有理即可。如:取消户口制度。一方面国家已放松了对户籍的管理,另一方面户口制度的存在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地限制人口无序的自发流动等。开放大城市,建设大都市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应严格控制大
10、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2解决热点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等。(2018高考全国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
11、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且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误;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错误。故选C。第2题,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北京、天津、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口迁入地区,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人口迁出地区,D正确。故选D。答案:1.C2.D(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7
12、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34题。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4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异常偏大,说明该国产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大,从而导致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C。第4题,北美和西欧的老年人口比重大,南美洲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且三地的男女性别比相对较低;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从而导致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 B。答案:3.C4.B(2018高考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
13、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回答56题。5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6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5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该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
14、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省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6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答案:5.B6.C(2016高考全国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
15、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回答78题。7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8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A BC D解析:第7题,上海市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动力在于其经济发达,工、商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可以为外来劳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外来人口减少反映其产业结构发生了
16、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结合材料 “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判断:由于上海市的劳动力导向型企业转移到了周边中小城市,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出现了负增长;食品价格、环境质量、交通状况是影响人口变化的次要因素。第8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外来常住人口”。结合我国实际可知,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就业和生活,因此人口迁往中小城市说明中小城市适宜的就业机会多。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人口流动趋势与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的产业转移有关。答案:7.A8.C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区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910题。9城乡65岁及其以
17、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区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10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解析:第9题,由统计图可知,天津、北京和上海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大于6%,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小于2%,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广西、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区,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5%,B项错误;广东城镇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4%,C项错误;辽宁、黑龙江、
18、吉林等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城镇,D项错误。第10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机会少,大量农村中青年人口向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迁移,造成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相对上升,A项错误,B项正确;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人口死亡率较高,会降低农村老年人口占比,C项错误;人口密度对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答案:9.A10.B(2016高考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1题。1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选D。从常住人口数量19902014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的,但增加的
19、幅度总体逐渐减小,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2(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解析: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人口密度和外来人口的时空分布特点。人口密度的时空分布要结合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和面积来分析。答案: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13(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
20、两项。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主要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个人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因素主要指服务设施(包括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等,结合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9河北衡水中学联考)下图为2004年至2014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示意图(港澳台资料缺失)。回答 13题。1图示时间内,新疆人口增长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双选)()A少数民族人口出生率高B环
21、境优美,人口迁入C资源开发,人口迁入D医疗水平高,死亡率低2四川省的人口变化状况将会(双选)()A提高城市化水平B加剧人口老龄化C人地关系矛盾加重D提高妇女生育率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性别构成C职业构成D年龄构成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时间内,新疆人口增长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人口出生率高,资源开发,人口迁入,故选AC。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省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剧人口老龄化,人地关系矛盾减轻,故选AB。第3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出生人口增加,与少儿相关的职业需求大,因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首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职
22、业构成,故选C。答案:1.AC2.AB3.C(2019合肥质检)读中国1922岁人口变化趋势统计图,回答46题。4据图推测,我国人口出生高峰年段可能是()A20082010年B19881990年C19491952年D20042006年5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双选)()A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自2009年后递减B我国老龄化社会将于2024年到来C人口红利减少,社会负担加重D我国在2018年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的问题6政府推出二孩政策,反响没有预期强烈的原因主要是()A绝大多数年轻人受西方思潮影响,丁克家庭激增B我国近三十年来男女婴儿比例失调,未婚大龄男性数量较大C大城市的年轻
23、人考虑的是育儿成本过高D目前我国大量劳动力失业解析:第4题,据图可得,2009年是1922岁人口最多的年份,用2009分别减去19和22,可得其出生年份约为19881990年,因此我国人口出生高峰年段可能是19881990年,故选B。第5题,高考报名的学生大多数年龄在18岁左右,可推测出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自2009年后递减,A正确;图上信息不能反映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因此判断不出什么时间进入老龄化社会,B错误;1922岁的人口从2009年开始减少,说明新增劳动力在递减,我国人口红利减少,社会负担加重,C正确;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6%,人口增长缓慢,并没有出现负增长,D错误。第6题,二
24、孩政策出台后,出生率没有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幼儿抚养成本高,C正确。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更大,丁克家庭在中国数量极少,A错误。二孩主要涉及婚姻家庭,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男女婴儿比例失调影响小,B错误。目前,我国并不存在大量劳动力失业的情况,D错误。故选 C。答案:4.B5.AC6.C甲、乙为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某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回答78题。7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8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C提升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
25、表现在乙国少年儿童比重远大于甲国,主要原因是两国的人口政策有差异。第8题,甲国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多,后期老龄化问题会突出。因此,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解决甲国人口问题的根本措施。答案:7.D8.C(2019赣州高一期中)性别比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回答911题。9我国近30年()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D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10我国目前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的影响有(双选)()A“剩男”现象明显增加B女性择偶标准
26、降低C“老夫少妻”现象增加D不会引发社会问题11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有(双选)()A实行胎儿性别鉴定B提倡养儿防老C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D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我国近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呈波动上升,总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变化不大,说明出生人口中男婴比重高于女婴,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人口性别结构没有优化,故A、D项错误;B项正确;妇女生育率无法从图中读出,故C项错误。第10题,由于近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动上升,“剩男”现象明显增加,A正确;女性择偶标准升高,B错误;“老夫少妻”现象增加,C正确;男女比例不协调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D错误。
27、第11题,实行胎儿性别鉴定,进行选择性的生育,可能会加重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A错误;应提倡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B错误;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C正确;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老有所依,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D正确。答案:9.B10.AC11.CD(2019郑州高一期末)下图为19992014年部分国家迁入韩国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人口在2002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A中国和越南与韩国的距离比较近B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吸引不断增强C中国和越南与韩国文化氛围接近D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多,向国外转移压力增大13大量人
28、口迁入韩国会()A导致韩国人口老龄化加重B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C大幅度提升韩国城市化水平D促进韩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解析:第1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2002年以后,韩国经济增长快,对国外劳动力吸引力增强,有利于国际人口迁入,故B正确。第13题,迁入韩国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因此会导致韩国人口老龄化减轻,故A项错误。人口迁入对韩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没有直接影响,故B项错误。韩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增速较慢,故C项错误。大量人口迁入,带来各自地区不同的文化,促进韩国与国外文化的交流,故D项正确。答案:12.B13.D(2019中原名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
29、(含预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416题。14下列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B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下降缓慢C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加速下降D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15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将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制约产业结构升级B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C劳动力从沿海流向内地D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16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是()A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B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C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D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图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并非逐年下降,A错。20202030年劳
30、动力供给下降较快,B错。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下降速度趋缓,C错。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D对。故选D。第15题,读图可知,图中时间段,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呈下降趋势,会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错。虽然劳动力供给减少,但是短期内劳动力不会从国外大量输入,B错。沿海地区经济较内地发达,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迁移,C错。由于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上涨,D对。故选D。第16题,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可以增加城市劳动力数量,A对。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不利于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B错。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不会吸引劳动力进城,C错。加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主要
31、影响农业生产,D错。故选A。答案:14.D15.D16.A (2019天津部分区期末)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据材料和下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A人口密度很大B人口分布比较均衡C人口分布极不平衡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18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双选)()A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B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C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D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而余下的
32、60%人口却分布在天津市更大的土地面积上。这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大;通过此图无法分析出天津市人口的密度,故选C。第18题,由上题可知,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40%的人口集中在市区,会加剧市区的交通拥堵,加剧市区环境污染,故选A、C。答案:17.C18.AC读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1921题。19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如战争、地震等)20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如战争、地震等)2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
33、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如战争、地震等)解析:第19题,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第20题,人口容量受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第21题,表示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指向的箭头表示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答案:19.A20.B21.C下图为我国2005年与205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下列关于20052050年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负担大大减轻B少年人口比重增
34、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3形成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双选)()A自然环境B生产力水平C宗教信仰D国家政策解析:第22题,从三角坐标图中不难看出我国2005年到2050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是少年人口和青壮年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负担加重,这必然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第2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的生育观念、国家政策等影响
35、。答案:22.C23.BD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45万25万35万24.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aBbCcDd25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数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AZYXBXYZCYZXDZXY解析:第24题,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量最小的那一个,信息显示abcd,故d是该地
36、的环境承载力。第25题,环境承载力是指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表中显示为45万人;人口合理容量代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表中显示为25万人;该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为35万人,故三者的关系是ZXY。答案:24.D25.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
37、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甲,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3分)(2)根据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5分)(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
38、施。(8分)解析:(1)由人口金字塔图可知,上海市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这是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中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2)由人口金字塔图可知,上海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分析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阐述。(3)由1990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图可知,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度增加,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出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4)上海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限制了人口容量,所以就从改善水质等方面回答。开发新的水源地,节约用水,防
39、治水污染。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越大,上海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答案:(1)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处于严重老龄化阶段。(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利影响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有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度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为提升人口容量,上
40、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27(2019菏泽高一检测)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目前乙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解决措施有哪些?(8分)(2)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解析:(1)读图可知,乙国64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以上,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制度、鼓励生育及移民等角度分析。(2)读图可知,甲国人口出生率较高,增长快,应
41、为发展中国家;乙国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劳动力不足,所以目前从甲国流向乙国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3)甲国向乙国的人口迁移对甲国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缓解本国就业压力大的局面,同时可以有外汇收入。答案:(1)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制度,发展养老事业和家政服务;适当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效率;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等。(任答三点即可)(2)甲国人口向乙国迁移。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3)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我国目前正处于
42、人口红利期,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2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解析:(1)根据材料抚养比和就业比的定义分析,抚养比(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比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由此可见,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3、初期,从少儿抚养比上升分析;2013年后,从老年抚养比上升方面分析。(3)从图中看,人口红利期的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少儿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因此该时期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但就业压力较大。答案:(1)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较高,少儿抚养比迅速上升,导致总抚养比快速上升。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迅速上升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3)人口红利期的特点是劳动人口的比重大,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其有利影响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且价格低廉;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保障支出少,财富积累速度快。不利影响是就业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