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508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一中高一诊断性测试题语文一、(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蛟龙(jio)跬步(ku)编辑(j)给以(gi)B.骐骥(j)中绳(zhn)经传(zhun)句读(du)C.驽马(n)偈子(j)记载(zi)缁衣(z)D.累及(li)着重(zho)玷污(zhn)繁芜(w)【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B,中绳(zhn);C,记载(zi);D,着重(zhu);玷污(di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哂笑(shn)炽热(zh)脉博再接再厉B.剽悍(pio)濡染(r)松弛呕心沥血

2、C.万籁(li)暂时(zhn)寒暄蓝天白云D.指甲(zh)给养(j)痉挛世外桃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炽热(ch);脉搏;C,暂时(zn);D,世外桃源。 3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是A.竟相咀咒诽谤浅尝辄止B.悼念涅磐潦草急于事攻C.隔膜书藉驰骋人心惟危D.苍穹屹立安详郑重其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竞相;诅咒。B,涅槃;急于事功。C,书籍。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人们的国家设施、法

3、的观点、艺术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王铁生着手整理自己在“长征”途中的影像资料,并编出了画册长征路上。A.摸索以致必需搜集B.探索以至必须收集C.摸索以至必需搜集D.探索以致必须收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摸索”与“探索”都有“寻求”之意,但“摸索”着重指在方向不明、经验不多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而“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面寻求答案,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本句“在黑暗中”强调经验不足,因此选用“摸索”。“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

4、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小到多,从浅到深。“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本句“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宗教观念”表示范围的延伸,因此选用“以至”。“必需”侧重“需要”,“必须”强调“必要性”,本句所说的“常识”是公民“需要”的,因此选用“必需”。“收集”强调“收”,指东西放在眼前,人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搜集”强调“搜”,包含了一个比较辛苦的搜索过程。本句长征途中的影像资料应是比较辛苦搜索得到的,因此选用“搜集”。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沈从文把沅水流域几百码头的人事哀乐、山光水

5、色、历史沿革搬入文学殿堂,构成独特的文学世界。B.离开初中来到高中已经两个多月了,大家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张江他们聚在起商量着一起回母校去看看。C.王强的学习近来有大的滑坡。问他昨天为什么没来上课,他支支吾吾,隐约其辞,我想其中必有文章。D.我们的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艰巨任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本句使用正确。B,“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丝难断。本句指同学之间还有联系,使用对象错误。C,

6、“隐约其辞”:形容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本句使用正确。D,“同日而语”: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本句使用正确。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B.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卓有成效和坚韧不拔地进行斗争。C.人脑库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对人脑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水平。D.他告诉我,近几年来,他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介词的滥用造成主

7、语残缺,可删去“中”;B,语序不当,三个形容词的排列顺序应改为“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按照“开始、过程、结果”的顺序排列;C,搭配不当,“进入水平”不搭配,可把“水平”改为“时代”。 7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北方地区的旱情已经崭露头角,若后期出现少雨高温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B.在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各地各部门展示的一个个新举措、新做法,令人耳目一新。C.报刊上关于湖北省某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竟将附近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D.会议刚开始时,研讨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

8、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逐渐踊跃起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多指青少年。本句用于形容旱情,使用对象错误。B,“耳目一新”:所见所闻都有变化,令人感到新鲜。本句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本句是指对报道内容惊叹,望文生义。D,“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本句用于指张教授的话,谦敬失当。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募捐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B.我国今后将加强食品的销售、

9、流通、生产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民众能够吃到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果。C.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五个“强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D.故宫展品失窃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给如何防备展览会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敲响了警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表意不明,“许多学校老师”有歧义;B,语序不当,应改为“生产、流通、销售”;D,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可把“免遭”改为“遭遇”。 9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而不从师C.传道受业解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假舟楫者善假于物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

10、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假”:两句都是“借,凭借”的意思。A,“道”:道理/风尚。B,“惑”:名词,疑惑(的问题)/动词,有了疑惑。C,“传”:动词,传授/名词,传文。 10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作师说以贻之B.锲而舍之蟹六跪而二螯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下众人也亦远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也”:两句都是语气词,表句中停顿,无实义。A,“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B,“而”: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并列。D,“其”:代词,他们/语气副词

11、,表反问,难道。 二、(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12、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11对下面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D.云归而岩穴暝归:归来12下

13、列各项中画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学而时习之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C.公输盘之攻械尽禽鸟知山林之乐D.其诗以养父母族为意醒能述以文者13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全文以“环滁皆山”五字领起,先将滁州美好秀丽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层层推进,托出主景醉翁亭,给人以引人入胜之感。B.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先写四时景物的不同,再写早晚的阴晴变幻,语言精练,令人神往。C.第三段写滁人游乐和太守的宴饮。由景及人,写出了在太守治下政治的清明,也勾勒出了太守醉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形象。D.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融叙事、议论和抒情为一体。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

14、淡雅而有情致。【答案】11D12C13B【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归”:聚拢。1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之”:两句都是结构助词,“的”。A,“于”:介词,和,跟/介词,在。B,“而”:连词,表顺承,“并且”/连词,表递进,“而且”。D,“以”:介词,把,凭借/介词,用。13无 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问题。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何,家果失火,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15、。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选自说苑权谋)1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客有过主人者经过B.家果失火结果C.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同情D.今论功而请宾商讨15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余各以功次坐按照B.而不录言曲突者而且C.主人乃寤而请之才D.焦头烂额为上客耶成为16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划线句子。(1)曲其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2)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答案】14C15B16(1)把直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2)(你)当

16、初如果听从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杀牛摆酒席,始终也不会发生火灾。【解析】1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过:拜访。B,果:果然。D,论:评论。1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而:却,表转折。1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特别注意得分点。得分点:(1)“曲”:使弯曲。“突”:烟囱。“远徙”:使远离。“不”:通“否”。“且”:将要。(2)“向使”:假使。“终”:最终,始终。【备注】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客人便对主人说:“把直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

17、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过了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邻人们同情他赶紧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把直烟囱改成弯的建议的那位客人。有人对主人说:“(你)当初如果听从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杀牛摆酒席,始终也不会发生火灾。现在论赏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

18、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草青柳黄、桃李飘香,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特点(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一二句写景,可先找出意象草、柳、桃花、李花,对于草、柳的描写是从色彩角度,对于桃

19、花、李花的描写是从香味角度,从视觉和嗅觉上综合呈现出色彩艳丽、生机盎然的景象。(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问,需根据全诗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诗中有明显表现情感的句子“春日偏能惹恨长”,“恨”字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愁思。第二问,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会想到鲜妍明媚的景色与愁恨的情感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必然是以乐景写哀情,同时,写景也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1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2),用心躁也。(劝学)(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4)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5)锦江春色来天地,。(杜

20、甫登楼)(6),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7)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8),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山山唯落晖(5)玉垒浮云变古今(6)槲叶落山路(7)风正一帆悬(8)天街小雨润如酥(9)濯清涟而不妖【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填空式默写相对容易,考生需熟记课文内容,写出相应的上下句即可,注意易错字词,如“跂”“蛇鳝”“晖”“槲”“清涟”等。 四、作文19以“品”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

21、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虽是命题作文,但“品”字含义丰富,给考生提供了很广阔的思维空间,考生也会因为立意太宽泛而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使“品”字的含义具体化,如“品”组成的名词有品德、品位、品质、品格、品种等;组成的动词有品尝、品味、品读、品评等。这些词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如根据组合的名词,要点出具体内涵,可立意为“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言谈举止体现一个人的品味”,“讲究生活品质”等。根据组合的动词,要在其后加上具体对象,可以“品”人,可以“品”事,可以“品”物,可以“品”情,可以“品”文化,可以“品”自然,可以“品”人生,可立意为“品尝茶(酒、花)”,“品味人生百态(苦难、曲折、幸福等)”,“品读文化经典”,“品评他人的言行品德”等。写作时要注意“化大为小”,不要就着抽象的概念泛泛而谈,而要把概念具体化,抓住其中的一个点谈细谈透,这样的文章才会有实质性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