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803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红对勾》2016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及人文精神之源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西方文明史中说:“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组成四百人议事会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A BC D解析:本题可以采用错误项代入排除法。“民主原则”的含义是在政治制度中体现人民(公民)作主,是为了缓和社会矛

2、盾,维护民主体制,与“民主原则”无关,不符合题意。由此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为C。答案:C2(2015廊坊期末)伯利克里的老师、科学家阿那格萨拉声称太阳是一团燃烧着的物质,月亮借助太阳而发光,这触犯了传统宗教信条,他被判以渎神罪而遭驱逐出境。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怀疑神灵的存在,被以“无神论者”的罪名驱逐出境。这表明()A雅典公民都尊奉神明意志B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具有相对性C雅典通过放逐法来维护民主D雅典民主造成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阿那格萨拉和普罗泰格拉被驱逐出境的原因可知,雅典的言论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在不违背雅典主体意识的前提下的言论自由,因此B项

3、正确。答案:B3(2015湖北六校调考)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建筑,在半圆形建筑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对该建筑的认识错误的是()A体现古希腊公开、平等的政治理念B神祗崇拜影响了建筑艺术的发展C它是根据具体的地形而设计的D体现了数学在建筑中的巧妙运用解析:“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古代雅典,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思想上盛行人文主义,这些形成了题干材料所述的建筑特点,这与“

4、神祗崇拜”无关,B项错误,符合题意。由“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建筑”可知,这是根据具体地形而设计的,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可知,这与数学在建筑中的运用有关,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B4(2015丹东五校联考)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雅典这项改革的主要意义是()A彻底消灭了氏族贵族保守势力B削弱了氏族贵族对政治的影响C解放了平民,扩大了公民的基础D

5、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改革打破了过去按照地域划分部落的形式,这样可以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削弱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故选B项。答案:B5(2015贵州七校联考)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成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6、)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最终导致雅典灭亡B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公民的革命与造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雅典民主政治的衰亡。结合题干材料可知,雅典的大多数自由民因不甘于与奴隶进行工商业的竞争而沦落为穷光蛋,即“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不仅使雅典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逐渐淡化,而且使雅典经济停滞,最终导致亡国。故答案为C。答案:C6(2015合肥一模)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九条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

7、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失的罚金。”由此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重罪轻罚 B保护私有财产C法律严酷 D保护未成年人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材料中的处罚针对的是“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说明其强调的是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答案:B7(2015齐鲁名校联考)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D“死者

8、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材料内容反映了十二铜表法对物权的规定,B项内容与此精神一致,答案为B。答案:B8(2015丹东五校联考)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A罗马法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法律B罗马法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C罗马法的很多原则仍具有生命力D罗马法具有永恒的普世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材料强调了罗马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罗马法在保护私有财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从罗马法中寻找借鉴

9、的史实可以判断出,C项符合题意。答案:C9(2015新余统考)秦律下秦帝国仅仅从公元前221年延续至前207年,与之相比,同时代罗马法下古罗马帝国国运居然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公元476年。其主要原因是()A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政治传统B万民法广泛地借鉴外邦的法律C天主教对罗马臣民的凝聚力量D罗马私法有效地保护平民权利解析:题干材料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罗马帝国比秦帝国存在时间长的原因,即秦朝的暴政以及古罗马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和扩大公民的权利,与此存在对应关系的只有D项。答案为D。答案:D10(2015云南名校联考)法国史学家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中提出:“罗

10、马人创造了西方意义上的人本身。”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A罗马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B罗马法界定并保护了私有财产权C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D罗马法开创了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解析:“西方意义上的人本身”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保护人的私有财产权有利于维护人的主体地位,B项符合题意。罗马法维护罗马国家的统治,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答案:B11(2015云南名校统考)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

11、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制定法律的依据解析:由题干材料中“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可知,题干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D项正确。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义并不具有永恒性,A项错误。智者学派反对束缚人性的法律、法规,B项错误。启蒙运动萌发于17世纪末的英国,C项错误。答案:D12(2015乐山一模)下图中的两位思想家()A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B思想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需要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D其思想后来

12、都成为正统思想解析:从苏格拉底的话中可知他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从孔子的言论中可知他主张加强个人修养,故C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符合需要”与史实不符,苏格拉底的思想后来并没有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B、D三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烟台高三统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古希腊社会作了全面的分析评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促成这些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中东、印度和中

13、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差异对两国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材料二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利克里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

14、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大会的性质、职能是什么?材料中“一年召开40次例会”指的是什么机构?说明它与公民大会的关系如何?材料三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随着希腊社会情况日渐复杂,哲学家们将他们的注意重心从物质世界转移到有关人的各种问题上。就智者学派而言,尤其如此。其最杰出的代言人是普罗泰格拉。他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界上决没有绝对真理可言。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3

15、)依据材料三,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的关注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出于对智者学派的主张“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的“担心”,苏格拉底做了怎样的补充和纠正?答案:(1)希腊:山脉众多,把陆地隔成小块,海岸线长;中国:大河流域,广阔的平原。希腊:形成众多独立的城邦,建立民主制度;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并决定内政外交的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3)关注点:从关注物质世界到关注人自身。评价: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16、。补充和纠正: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14(2015长沙十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材料二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

17、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周枏罗马法原论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周枏罗马法原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罗马法的有关规定,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3)材料三反映了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

18、怎样的态度?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得基于怀疑”“公民要求法律受理”“为自己辩护”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从罗马法律的场合、内容和解释者等方面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内容,可知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概括。第(4)问结合罗马的法律精神等进行分析。答案:(1)重证据;法律至上;辩护制度等。(2)由秘密走向公开;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3)转变: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原因: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4)崇尚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