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75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教师文档:第五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局部精读 学案16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16抓住重点,整合转换观点态度分析概括题之要诀学案引语观点是论述类文本的核心,把握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又是高考考查的核心。虽然说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论述类文本中很鲜明,但因表达方式的复杂化、多样化,所以分析、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我们从论述类文本的特点出发,仔细勾画圈点,认真推敲思考,相信掌握这类题型并非难事。自学在前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历史是否有逻辑陈乐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走经世致用的路线,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多么博大精深,最终离不开当时的为世所用。中国人写史,离不了记言记事,到今天还是这样,脱不出以史为鉴。稍微有些哲学意味的史论几乎没有。历史哲学

2、是欧洲的特产,主要是因为欧洲的哲学比较发达。先也是从叙事开始,到近代便有了对历史的理性批判,把人文因素融进历史。伏尔泰、赫尔德、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这是几大家。他们的历史观,无论是唯心唯物,都是理性历史。然而,大历史是理性的,人们经验的历史却不是理性的。理性批判的历史,是“宿命的”,似乎历史是按照人的理想意图安排的,所以是理想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却相反,它经常是不合逻辑的。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是理性的;要以新代旧便难免发生革命,则革命是理性的。但历史是人表演的,革命是人干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是说他有按理性行事的能力,但并不能由此说人天然就是理性的。否则古今中

3、外就没有坏人、败类,没有疯子了。历史是任人“装扮”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道德学家从中看出道德律;崇尚格致之学者从中看出器物奇技的代代翻新;尚武者从中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兵燹征战;博学深思者从中看出精神的升华和沉沦;唯理主义者说历史是理性的、有序的;经验论者说历史充斥了非理性,是无序的;乐观派说历史总是随着文明的脚步向好处发展的;悲观派说否!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负面的、无法克服的后果。19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历史是沿着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路前进的;20世纪的史学家们则认为历史根本没有定向施宾格勒在世纪初就曾问道:历史是否有逻辑?20世纪的欧洲史学家们自有他们自己的特殊的时代经验人

4、们还是相信经验胜过理智他们向19世纪的理性批判史学发难:你们太过相信人类的理智,你们的头脑清醒得把一切不符合理想的浑浊的秽物都滤掉了,历史绝没有那么透体通明。理智、理性,这些崇高无比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人世间的理念,或者叫作目标;也可以适用于某人某时某事,如说某人在某时某事上是很理智的,但不可能说某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上都是理智的。更何况,理智会异化,异化到它的反面,变成非理智、反理智;当把理智神圣化的时候,“理智”尤其会转为非理智,直到变为疯癫。或许仍是东坡居士有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20世纪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其中;等到下个世纪或再下个世纪可能就比较客观了。然而也

5、不尽然;因为人既是理性的动物,又是有愿望、有情感、有利害关系缠身的动物,所以纯客观是没有的。于是在看历史问题时不免戴上今天利害关系的眼镜,历史终于还是客观不了。有一种说法,说历史从来不是如黑格尔说的“精神的历史”,而是不折不扣的“行动的历史”“实践的历史”。诚然,实践是离不开精神的,但对历史进行判断的根据又总是人的行为。(选自敬畏思想家)1阅读第段,简要说说20世纪的史学家为什么要向19世纪理性批判史学发难。答:_答案20世纪的史学家认为:不要太相信人类的理智,理想的标准筛除了不理性的历史。理智理性适用于某人某时某事,但个人并非任何时候、任何事上都理智。理智有时会异化,会转化为不理智。2作者认

6、为,历史常常是没有逻辑的,试结合全文概括其理由。(6分)答: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如何微信姜赟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不经意间,有人问起,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思来想去,答案竟有些不可思议: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这不仅仅是个人感受,也有数据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微信掀起了一股潮流,日均卷入5.7亿登录用户,一线城市渗透率高达93%。可以说,目之所及,身之所处,皆有微信包围。收获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喜怒哀乐的奔涌,拥有随时随地的交互

7、,舒张无聊时刻的排遣“微信是个生活方式”,已清晰地呈现在无数用户的生活世界。对此,有些人心甘情愿地“醉”在其中,有些人无可抗拒地“裹”在里面,大有一种“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中落伍”的趋势。然而,我们享受微信带来的千般好,就不得不承受其衍生的万般恼。既然舍不得错过朋友之间的新鲜事、热议话题,就有可能面对想退又不易退的微信群,接受垃圾信息轰炸的烦扰,忍耐朋友圈里“鸡汤”养生的腻歪。也不止一次听见抱怨“生活被微信殖民了”“我的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晚上十点领导还布置任务”在微信无时无刻“假定在场”的推动下,世俗的牵绊将许多人的生活缠绕得无法喘息。恐怕,这也算是“技术改变生活”的另一种表达。进一步

8、说,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有多重,异化的程度就有多深。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明明面对面,心思却飘到微信群”,一如微信开屏动画折射的隐喻:一个人站在地球面前,连接了全世界,却感到无可抑制的孤独。如果借用美国摄影师埃里克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离来演绎这种异化,更具震撼力。他去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那个瞬间里的人们虽然都在一起,但都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无表情地仿佛丢掉了灵魂。可以说,微信方便了社交,却让我们稀释了面对面的交往,沉迷于无数陌生人举办的假面舞会。这就不只是生活层面的问题,更是精神层面的课题。于是,有人想到了逃离,或卸载微信,或停用朋友圈。豆瓣上有篇日记这样写道:停用朋友圈半年,看过电影43

9、部,看过书14本,这些电影和书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但我还真的很难回忆起刷朋友圈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确实,人们更看重的,是这种“痕迹”。选择逃离终究是消极的抵御,而非主动的驾驭,不然有些人就不会卸而复装了。只是因为朋友一句“你不用,会让我很不方便”,足以让他再次臣服。要知道,摔跟头主要跟地没关系,跟人有关系。矫正微信使用造成的错位与扭曲,限制其在生活世界的位置,才能将自己从焦虑纠结、寂寞疏离中释放出来,使生命更为丰富、生活更加精彩。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实际上,微信上发生的事,依然遵循着生活本来的规律;微信上发生的交往,仍然符合现实做人的基本原则。毋宁将其看作

10、第二生活,是第一位生活的延伸和补充。(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02日05版,有删改)3作者认为对微信应持有怎样的态度?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6分)答:_自我反思1在论述类文本中,表明文章观点、作者态度的词语、句子,其位置、表达都有什么特点?答:_2在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的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答:_现场答案批语完善1作者认为,历史常常是没有逻辑的,试结合全文概括其理由。(6分)原文见“自学在前”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第点是从创造历史的人的人性角度概括“原因”的,角度很好,可是后半句是否定性说法,文章有肯定性说法,必须以肯定性说法为根本理由。第点是从文中第段提取出来的,是中心句,与作者

11、的观点能构成因果关系,故正确。第点是从第段末句摘取出来的,明显看出是片面的,因为末句是个并列分句,只摘了前半句,而且末句前有“更何况”,表明是递进关系,前面也是理由,为什么单单把它摘出来呢?再者,该点又与第点是交叉重复,完全可以合并。第点是第段的关键性句子,能与作者的观点构成因果关系。如把该点与联系,发现谈的是同一角度的理由:人性特点。而第点正是第点的肯定性说法。理由一一找出来,该甄别一下,归一下类。该答案尽管存在机械抄录、缺少整合、要点不全等问题,但还是答出了两点。最后得分:4分。学生乙第点错的理由同学生甲的第点一样。第点正确,表述很准确。第点只要用因果关系法检验,就能发现其错误。可是该考生

12、为何会抄录最后一段的重要句子呢?他还是未辨清两段的主次关系,第段是对第段的补充、追加。该答案有两点答非所问。最后得分:2分。总批语该题考查对作者所持观点的依据、理由的概括,是论述类文本考查中常见的原因概括题。做此题,当然是要用因果检验法验证答案正确与否。可是,要想真正答准答全绝非易事。因为文本本身多用长句,理性分析文字很多,这时,分清观点与材料,区分“主干”与“枝叶”很重要。不少考生都把“枝叶”当“主干”。应如何抓住“主干”呢?先从思路上讲,第段中的“然而”一词特别重要,表明由段理性历史转谈历史非逻辑。“大历史却不是理性的”是该段的中心句,其余是展开部分。第段很清楚。第段共两句,重点是讲20世

13、纪史学家对理性史学家发难及其理由,第段又从未来角度分析其理由。如果把全文的层次搞清楚,提取了关键句,分清了观点文字与解释,展开文字,那么理由就一清二楚了。满分答案人们经验的历史不是理性的。不同的人看历史有不同的视角。20世纪史学家有相信经验胜过理智的特殊的时代经验。人不免依据今天的利害关系看历史问题。(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2作者认为对微信应持有怎样的态度?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6分)原文见“自学在前”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初读答案,点点在理。细究起来,发现该考生是在结合文字在谈自己的态度,不是题干中说的“作者认为”。文中作者直接表明态度的词语几乎一个都没有。再说题干要求是“概括”,而该答

14、案分点太细、太碎,未加概括。最后得分:0分。学生乙该答案找准了表明作者态度的文字,提取得好,所犯错误同学生甲一样,是用自己的态度代替了作者的态度。最后得分:4分。总批语这是一道作者观点态度概括题。为此,先要知道文中哪些段落、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态度。纵观全文,前六段谈的是微信给人们带来的利弊,重点谈了弊,而作者真正阐明自己态度的文字在后两段,找出后两段的关键词语即可。不可由前几段的弊自然而然地推出“我们”的态度。满分答案主动驾驭微信,而非选择逃离。拒绝过度使用微信,矫正使用错误。端正生活态度,将微信看作第一生活的延伸和补充。(每点2分)借题发挥突破题点一、阅读有道:提纲挈领,洞烛幽微分析概括观点态

15、度题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阅读只能是:提纲挈领。就是在阅读时,首先要抓住能表明文章基本观点与作者观点态度的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及句中的关键词,特别要抓住这些重要信息所在的位置:标题、开头、段首、段尾、结尾等。洞烛幽微。应该说,文章观点、作者态度在文中多数情况下不是很直接、明显的,但也有少数是分散的、间接性、含蓄的,它们往往分散于文章很不显眼的位置,附着在一些叙述、评说文字中,隐含在注释、说明文字里,因此,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把上述的隐性、分散信息挖掘出来,借助这些信息,我们才能更全面、完整地把握观点态度。无论哪种阅读,对明显或隐含信息的文字进行勾画圈点是必要的。二、答题有径:抓住重点,整合转换1抓住

16、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的两个重点(1)观点态度的非直接、集中、鲜明的表达文字。特别注意几类句子:形象化语句,需要把蕴含其中的观点态度换成直接表达。材料分析句子,要把附着其中的观点态度剥离出来。比较性句子,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与其他观点态度放在一起比较,注意区分哪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哪是别人的观点,哪又是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2)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与原因。这是常见的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命题角度。解决这个重点需要:一是从思维上讲要树立因果意识,题干关键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为因、据,只要能将这两者建立起既合理又合乎原文意思的因果关系就行;二是从方法上讲更多的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筛选、整合,尤其

17、对信息密集区域(指一些复杂句子或段落)进行合理划分层次、分层提取即可。2组织答案善于整合转换(1)以摘录词语而非句子为主,抽取主要信息加以整合。(2)有时要会转换。如文本里说“不能怎样”“有怎样的弊端”之类的否定性说法,我们可以转换为正确的“需要怎样”“怎样做才好”;文本里有时故意采用假设性语气、疑问性口吻,我们要转换为肯定性说法。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演戏要带“三分生”刘连群在学生觉得荀慧生的戏总有生疏之处,“没准谱儿”而难学时,荀慧生指出:“这个熟字,摆在哪儿都好,唯独摆在演戏上,要不得。”他说:“熟是应当熟的,但是熟了也容易出许许多多的毛病。”以演武家坡的王宝钏这样的熟戏

18、为例,如果坐下化妆就“没精打采”,上台只是按熟的路数按部就班地唱,戏唱下来了,但“跟没唱一样”。“怎么说呢?自打你存了那个又是王宝钏的念头开始,这出戏已经注定了就是那么回事。”稀松平常,疲疲沓沓,这就属于“熟能生流,也能生油”。“熟”还会使演员凭借嗓子好,武功、水袖功好,脱离剧情和人物,不管是否合适,可着劲儿地唱,拼着力气地耍,“好”是要下来了,却只能落个卖弄。针对这样的现象,荀慧生提出:“生!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而是三分生!”所谓“三分生”,其实是在“熟”的前提下的“生”,演熟知熟会的戏要带有一定的陌生感。“哪儿生呢?要看到你和角色就存在着个生字,你是你,角色是角色,相差得很远,这就是生。

19、”演员和角色天然存在着距离,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因此演戏是这一个体逐步走近、深入另一个体的过程,熟只是渐近的一个阶段。仍以王宝钏“打比”:她是谁呢?相府千金;干吗又挖野菜?跟她爹较劲儿呢这点儿事谁都知道,用得着老去琢磨吗?用得着。荀慧生说:“只要你每次都对角色有陌生的感觉,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注意,这些新发现就会引着你往角色深里头去,哪怕是戏演完了,它还会扯着你:某处某处还有点儿事儿没琢磨到家呢,下次再唱时,得把它弄明白了。于是乎无尽无休,越研究越透。所谓千锤百炼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三分生”是要演员不断深入探索角色的性格、感情,配以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表达出来,使所演角色

20、不断深化、丰满、鲜活。实践“三分生”的主张,还能让观众看戏时产生持久的兴致。人们通常认为“生书熟戏”,意思是看戏只要故事好,唱、念、做、打精彩,是可以反复欣赏的。其实不然,荀慧生说:“观众眼睛可尖着哪,你挑帘一出来,一看你那份心里满没事儿的神气,观众就明白了:又是她,某某人;又是那么一道汤,对付着听吧。”如此兴味索然,欣赏能持久吗?荀慧生说:“只有你唱戏的对角色有新鲜的感觉,观众才会对你有新鲜的感觉,而且,越新鲜就更新鲜。”“生可以生兴致,你越有兴致,观众也越觉得新鲜,台上就不可能老落死套。”“由生入熟易,由熟入生难。生到熟是个练的问题,熟到生却是个想的问题,得动脑筋、动心。”这,应是大师留给

21、后学的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选自文汇报, 有删改)1请结合全文概括“熟”给演戏带来的弊病。答:_答案使演员演戏不认真,熟能生流,也能生油;脱离剧情和人物,卖弄功夫;落入死套,无法进行艺术创新;让观众缺少新鲜感,欣赏不能持久。2怎样才能真正贯彻“三分生”的艺术主张?请简述。答:_答案正确认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对“熟戏”要保持一定的陌生感,避免“流”和“油”;不断研究角色,用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来表达对角色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焚坑之事没商量张鸣先秦法家,到了韩非这里,已经演变成绝对君主主义。韩非子的信徒李斯,在秦统一之后,推动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是应有之义。战国时的儒家,

22、信奉的是君臣相对主义,如果君主待臣如草芥,那么臣子也可以当君主如仇寇。所以,韩非子非儒,因为儒以文乱法,坏了尊君的规矩。那么,找个借口,把讨人嫌的儒生坑掉,按道理也该是令他们快意之事。但是,坑儒是在焚书之后的一年发生的,主导者是皇帝,不是丞相。事情的缘起,不是儒生议政,对皇帝的政策说三道四,而是姓卢姓侯的两个宝贝,为秦始皇找仙药,花了皇帝不少银子,结果当然找不到,溜之乎也。被骗惨了的秦始皇,不由得不怒。卢、侯两位,无疑都是读书人,但到底是方士还是儒生,已经无从考证。我们知道的结果是,秦始皇盛怒之下,抓不到该抓的,就拿他们的同类出气。诸生转相告引,牵连多至460余人,一并都给坑了。这些人里,肯定

23、有儒生,但整的重点却是方士。后世说坑儒,实际上是夸张,这个夸张,是受前一年焚书的影响,因为焚书的重点,是跟儒家有关的诗书和史书。再加上,后世所谓读书人,儒生是代名词,但在当年,并不是这样的。孔夫子当年,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后辈门徒,居然被骗钱的方士牵连,大批丢了性命,多少有点冤枉。春秋战国之际,儒墨号称显学,但最终都没有显过法家。法家其实是从儒家脱胎而来的,但这个恶胚胎,长大之后,居然欺师灭祖,把个儒家当敌对势力来对待。只是,在这个政策里,所谓的焚书坑儒,焚书才是重点;坑儒,不过是一个点缀。当年焚书,针对的是两类书,一、史书,除了秦国史之外,全烧。二、诗书百家语。不仅烧,而且今后不许人提及。谈及

24、历史,就是以古非今,要族灭。谈起诗书百家语,则弃市(杀掉弃之于市,示众)。所以,读书人即使没有被坑,也没有被发配,肯定也不能靠自己的知识过活了。春秋以来将近五百年的私学传统,到了秦朝,就被迫中断。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是学点技术,医药、卜筮、种树。再就是学法律,还只能放下架子,跟着官吏学。坑掉的460个人,只能算秦朝文化禁锢政策的一点无意之中的补充。相对于坑儒而言,烧书的危害显然要大得多。对于诸子百家和各国史书,伤害尤其明显。儒家经典,儒生是可以背诵的,即使文字版被烧掉,凭着记忆,也可以写出来。但春秋以来流传下来的各种书籍,在没有印刷术之前,每每有各种各样的抄本,人们也不大可能把它们都背诵记熟。烧

25、书,杀人,都是为了毁掉民间讲学的传统,进而毁掉春秋以来的文化。仅仅在法令学习的意义上,恢复过去的王官之学的面目。从此而后,只有官府才有书,书只是法律书,想学,只能跟官吏学法令,进而成为预备官吏。所以,秦人就业,除了农工商之外,还有“学为吏”一途。除此之外,就是做医卜,靠治病打卦混日子了。这样的社会,当然特别的没劲儿。不仅对先秦之世,是一种大反动,就是对于秦自己之前的社会,也是倒退。因为,连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此时也不能读了。幸亏秦朝二世而亡,否则,读书人这样过日子,岂不是跟蹲监狱差不多了?当然,在暴政的高压之下,这样的日子也是能过的,因为,坐牢受刑的担忧,已经压过了日子本身的枯燥。(有删改)3作者为什么说“坑儒,不过是一个点缀”?答:_答案相对于焚书,坑儒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当时被坑杀的主要是方士,不是儒生;焚书的危害要比坑儒大得多。4作者说法家是个“恶胚胎”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他们把儒家信奉的君臣相对主义演变成绝对君臣主义,推动了焚书坑儒这一恶政;他们推动的焚书坑儒毁掉了民间讲学的传统,毁掉了春秋以来的文化;他们是文化禁锢政策的始作俑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