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A级抓基础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陕北黄土高原上三水村的故事。下图为黄土高原农业劳动的场面。读图,完成12题。1该图片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追求人地协调2该剧照所示人类活动给当地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雾霾增多 B森林破坏C水土流失 D环境污染解析:第1题,图示反映农业劳动的场面,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人地关系。第2题,黄土高原人类过度开垦会加剧水土流失。答案:1.B2.C“光盘”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完成34题。3“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
2、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C社会可持续发展 D生活可持续发展4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解析:第3题,“光盘”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粮食,避免浪费,以保证个人或人类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能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满足生活需要,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因此“光盘”行动主要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第4题,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对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所以A正确。答案:3.C4.A5近年
3、来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其形成的人为因素是()A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B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C建筑物密集、空气流通不畅D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解析:我国东部大城市经济发达,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多,雾霾天气频发。答案:B2017年我国完成快递数量401亿件,快递包装用纸不断增加。因此有商家推出一款“共享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
4、 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据此,完成67题。6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环境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发展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7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将会 ()增加快递包装成本增加快递发送速度减少森林破坏减少快递垃圾A BC D解析:第6题,共享快递盒能够循环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第7题,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能够循环利用、减少纸箱的运用,从而减少森林破坏、减小快递垃圾。答案:6.A7.DB级提能力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
5、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据此,完成第8题。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即湿地面积缩小,湖泊中盐分不会减少,会使湖水的含盐量增大,A错。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使湖中鱼类密度减少,B错。湖泊自净能力减弱,C对。湖水面积减小,蒸发总量减小,D错。答案:C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C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D人
6、地关系协调发展10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解析:第9题,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据图可知,1985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C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A错误;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B错误;人地关系不协调,D错误。故选C。第10题,据图分析可知,19952000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最低的时期,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故选C。答案:9.C10.C(2019江苏卷)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
7、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 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1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解析:第11题,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最少,但PM 2.5浓度仍然较高,说明户外活动减少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显影响,A错误;城市降水日变化不明显,10时以后降水增多的情况不确定,B错误;10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
8、大,加上人为原因排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正确;白天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夜间PM 2.5浓度并不比白天低,说明PM 2.5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第12题,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大,SO2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SO2排放量较小,A正确。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但SO2浓度高,B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大气SO2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SO2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C错误;两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相似,D错误。答案:11.C12.A
9、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1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有_、_、_、_、_等;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有_、_等。(2)图1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按照其性质各属于哪种类型?(3)图2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据图1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解析:第(1)题,图1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火山爆发、海啸等,其中火山爆发、海啸为自然原因造成的。第(2)题,环境问题按照性质分三种类型:环境污染、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分类。第(3)题,图2反映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等问题,其成因
10、结合图1分析可知,与人类排放大量CO2及乱砍滥伐有关。答案:(1)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火山爆发海啸(2)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森林砍伐;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资源减少。(3)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的吸收量减少14读图,回答问题。(1)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对应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c酸雨 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
11、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框图、箭头方向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氟氯烃可以消耗臭氧造成臭氧空洞;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入空中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滥伐和木材过度生产使森林锐减。第(2)题,对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应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大的方面,主要是人为原因。第(3)题,根据材料提出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提出的防治建议,虽然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但主要应该针对原因中的人为因素,即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