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学年高中语文 1.3大堰河 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2、【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3、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 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
4、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教
5、师活动学生活动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 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步探悉作者感情。
6、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
7、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书)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2生:分为四个部分。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
8、眷恋与尊敬。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五、本课小结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
9、的一生眷恋与感激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
10、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3第4段中
11、“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读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第7、8段?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12、。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母的陌生。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繁重而多样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质?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
13、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爱。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 典押 忸怩 冰屑 悉索 凌侮 叱骂 漂泊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的艺术效果。(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个性练习设计】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教学探讨与反思】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