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469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四单元质量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宋朝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一路下同时存在三个平级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D)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解析根据材料中“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的信息,可以看出宋代以创建路制的方式,来避免地方割据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D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信息可知“创建了路制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样

2、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扩大宋朝疆域,A项排除;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宋代以创建路制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并未体现宋代文武分权的特点以及市坊制度的信息,B、C两项排除。2(2020菏泽A)宋金对峙期间,岳家军战功卓著,岳飞威望大增。宋高宗忧内之心甚于忧外,士大夫也难以容忍武人力量的崛起,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据此可知,岳飞被害主要是由于(A)A南宋统治者重文抑武政策B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C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D岳飞反对政府与金媾和解析材料信息是,岳飞因为战功卓著、威望大增,而使宋高宗和士大夫难以容忍,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据此可知,岳飞被害主要是由于军功太大、威望大增,这不

3、符合重文抑武政策,故A项正确;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属于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故B项错误;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岳飞反对政府与金媾和不是材料表达的信息,故D项错误。3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A)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B早于汉字创立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解析根据“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西夏文字的创制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汉字在西夏文字创制之前就存在,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西夏文字的作用和与汉族交流的信息,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4

4、(2020北京东城)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C)A铁器牛耕出现B隋唐大运河的开凿C经济重心南移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北宋以后,南方人才比重逐渐高于北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唯物史观角度来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重心南移影响到人才比重的变化,故C项正确;铁器牛耕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和人才比重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和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5“自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场和娱乐场彻夜开业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乡村的草市被允许存在。”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这段记述表明

5、 (C)A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B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C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 “1063年”中国处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商场和娱乐场彻夜开业”,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乡村的草市被允许存在。”市坊的界限也被打破,农村地区的草市合法化,C项符合题意。6中唐以后,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剧烈变动,至宋代,“天下之自耕而食,为天子之农者十无二三;耕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盖七八矣。”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B)A中央政府管理失控 B农村租佃关系盛行C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D封建经济严重衰退解析根据“耕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盖七八矣”可知,宋代

6、农民租佃富人土地耕作的现象很盛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管理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农民租佃土地耕作的现象很盛行,不能反映政府财政收入情况,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7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D)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教育的兴盛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印刷技术的进步解析“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反映了印刷术的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效率得到了提升,故选D项。8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

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证明元政府重视天文学发展,但不能证明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劳动人民推动科技发展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专制统治的强化,D项错误。9(2020北京昌平)有文献记载:“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材料中所体现的制度是(C)A辽设南、北面官B金朝“

8、猛安谋克”C明朝内阁制D清朝奏折制度解析根据材料“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明成祖设置的内阁制度,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0(2020济南)明朝时期,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家天下”色彩更加突出。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权势的膨胀C阳明心学的传播D奏折制度的形成解析据材料“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的长官对皇帝负责,因此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

9、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权势的膨胀,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阳明心学”及“奏折制度”,C、D两项错误。11“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B)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一位进士因为写下“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说明他是因言获罪,体现了这一时期实行文化高压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12(2020菏泽B)自宋代以来,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流传着妈祖护航的传说,到明代更加普遍;这种虔诚的海神信仰在宋代多次被帝王

10、敕封,但是明朝敕封只有一次,清初三十五年间,朝廷未进行任何敕封。该现象说明了(B)A宋代开放政策推动海外贸易发达B民间信仰与官方态度逐渐背离C明清政府海禁闭关禁绝对外贸易D民间信仰愚昧迷信政府不支持解析明朝到清初,民间信仰妈祖更加普遍,但是政府很少对妈祖进行敕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间和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不同,即政府反对民间海外贸易,厉行海禁政策。因此这一现象说明了民间信仰与官方态度的背离,故B项正确;宋代开放政策推动海外贸易发达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海禁政策不是禁绝对外贸易,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民间信仰愚昧迷信,故D项错误。13元明以来藏传佛教传入

11、蒙古。清朝入关前,在蒙古修建、保护寺庙,宣扬优礼藏传佛教的政策。入关后,清政府对藏传佛教大喇嘛制定职衔、名号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到清代中期,蒙古地区的寺庙达到1 800余座,喇嘛人数达到15万人。这说明清代(B)A佛教基本实现对蒙古地区的统治B宗教被纳入国家礼制范畴C蒙古地区风俗习惯发生重大改变D朝廷推崇佛教治国的理念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对藏传佛教实行优待政策,并把对藏传佛教的管理纳入国家的礼仪制度,故选B项;藏传佛教只是清政府用来加强对蒙古地区统治的手段之一,而非佛教统治了蒙古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发展与盛行,而非蒙古地区的其他风俗习惯发生重大改变,排除C

12、项;明清时期朝廷推崇佛教治国的理念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4(2020北京西城)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D)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年4.00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解析根据材料,清朝中期人口增长远远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加,人均耕地日益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

13、知,这一现象反映了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项错误;边疆国土开发缓解人地矛盾,高产作物传入提高粮食产量等,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C两项错误。15(2020菏泽A)在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涉及市民;“二拍”中,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描写市民。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极其罕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B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明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如材料中

14、“三言两拍”较多的描写市民的现象。由此可知,D项是主要原因;明代主流社会价值观念没有发生动摇,故A项错误;政府大力倡导的是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是市民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原因,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1分,共55分)16(10分)(2020泰安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

15、生的背景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史学集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4分)答案(1)措施:中央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6分,任答3点)(2)影响:巩固了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4分)解析(1)措施:据材料并结合

16、所学可从中央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等方面回答。(2)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巩固了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等方面回答。17(12分)(2020菏泽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也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

17、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论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在政治上铲除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安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推动了理学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繁荣。示例二: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论述:宋朝强化皇权实施“重文轻武”政策,军事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量文职官员的设置,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造成了严重的冗官、冗费的局面,财政

18、支出紧张,国力虚弱。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贫积弱的局面,与其宋代军事上的失利、失败有重要关联。示例三: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一方面推动了宋代社会繁荣,同时也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论述:言之有理即可,兼采观点一与观点二论述。综上,宋代“重文轻武”国策既有其积极意义,又有社会局限,因此,对国家政策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辩证的方法,既要看到其积极方面,又要看到其不足。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该观点和论题必须明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论题”,由材料信息“国内学界一般提

19、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概括得出“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由材料信息“但也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得出“宋代重文轻式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论述”,如果选择“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则依据所学知识从“重文轻武”政策的消极作用的角度论述;如果选择“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则从“重文轻武”政策的积极作用的角度论述。18(10分)方法与认识:建构历史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揭示客观事物整体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进程。材料下边

20、所示为电视剧康熙王朝主题曲再活五百年歌词的节选: (1)举出康熙帝统治时期,“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两例。(2分)(2)作为历史剧的主题曲,词作者在歌词中透显出了怎样的史观?该史观以哪类人群为治史的重心?(3分)(3)如果康熙帝再活五百年,他是否还能在“风口浪尖中紧握住日月旋转”?为什么?(5分)答案(1)中俄雅克萨之战,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降服台湾郑氏势力,设置台湾府等。(2分)(2)传统史观。 以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为历史重心。(3分)(3)不能。虽然康熙帝曾创造过盛世景象,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

21、发展);但君主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极端,小农经济、闭关政策、禁锢思想;同时,中西方差距拉大,更加滞后于世界剧变的总趋势。(5分)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康熙皇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即可。如:雅克萨之战、平定准噶尔叛乱等。 (2)依据歌词内容,主要是以帝王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史观。(3)第一小问是否还能在“风口浪尖中紧握住日月的旋转”,据所学乾隆后期,清朝走向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可知不能。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和材料“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得出康熙帝曾创造过盛世景象,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2、;据所学军机处的设置、闭关锁国、文字狱政策实施和中国小农经济社会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可知君主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极端,小农经济、闭关政策、禁锢思想;同时,中西方差距拉大,更加滞后于世界剧变的总趋势。 19(12分)(2020济南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民族关系上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据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材料二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

23、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清朝“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并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8分)答案(1)从“和亲”(或:和)到反击战争(或:战;北击匈奴)。(4分)(2)举例:清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派驻藏大臣,共治西藏;设台湾府,隶属福建;改土归流。(任举其中2例即可,4分)意义:统一(或: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或:奠定了中国的疆域);有效管辖边疆;促

24、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经济文化往来。(4分)解析(1)据材料“西汉民族关系上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由于国力贫困,对匈奴采取“和亲”;据材料“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了反击战争。(2)举例:结合所学可知,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意义:统一结合所学可从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有效管辖边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经济文化往来等方面回答。20(11分)中国古

25、代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材料二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制瓷部门的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5分)(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业关系的?这体现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经济观念?结

26、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答案(1)特点: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2分)不能说明;(1分)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2分)(4)关系: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2分)观念:重农抑商。(1分)评价:这一观念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巩固封建制度和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也给分);另一方面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是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历史原因之一。(3分)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可知,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

27、业中心”);根据材料“(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可知,当时在手工业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根据所学可知,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不能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2)关系:根据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材料四认为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观念:根据所学可知,古代统治者的经济观念是重农抑商。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农和抑商两个方面回答。从重农角度看,这一政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巩固封建制度和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也给分);从抑商角度看,这一政策另一方面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尤其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历史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