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展,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主张维护现有国家利益与殖民地,故选A项。2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2、)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C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答案】B【解析】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扩张性,故B项正确。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位德国官员说:“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屈辱和约”指的是()A九国公约B凡尔赛条约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四国条约【答案】B【解析】一战后德国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就是指巴黎和会,而会上通过的
3、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处置德国的产物,所以对德国来讲就是等于一个“屈辱和约”,故选B项。4国际联盟成立后,其实权被英法两国所掌握。这一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法B美国反对英法争夺霸权C美国无意操纵国际联盟D欧洲仍是世界格局中心【答案】D【解析】英法两国控制国际联盟,说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欧洲为中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的史实不符,排除。5.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A无产阶级
4、革命条件基本成熟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前夜,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故A项正确;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拥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6列宁认识到:“在经济战线上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要严重得多,重
5、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了这次“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运动C新经济政策D大规模国内战争【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故选A项。7列宁在俄国这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成功探索。这一举措是指()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的建立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混合经济体制的实施【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俄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故选A项。8“(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
6、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脱离现实,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D强调国家利益,忽视民生改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五年计划虽然使得国家经济得以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了民生的改善,故选D项。9甘地曾说:“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由此可知,甘地()A主张抵制西方工业品B反对印度走工业化道路C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D反对西方资本控制印度【答案】B【解析】“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
7、就要被摧毁了”反映了甘地用道德衡量经济生产方式,他极力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主张复兴印度农村手工业,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故B项正确。10希特勒对外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义”,其实质是()A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C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等国D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答案】C【解析】希特勒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国内许诺实行社会主义,通过欺骗手段赢得包括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支持,对外“反对赤祸”即反对社会主义,是为了迷惑英、法等国,趁机发展法西斯势力,故选C项。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
8、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C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D美、苏、中、英四国的共同努力【答案】B【解析】材料“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故选B项。12.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请求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后来不断增兵。中国政府出兵援助英国,一方面出于道义,另一方面是哪一国际文件在起作用()A中英南京
9、条约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答案】B【解析】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中国组织远征军入缅与英美盟军共同作战,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1 000万人2 000万人3 400多亿美元材料二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征服土耳其主要是依靠印度的人力,但是英国对古老土耳其帝国残存部分的主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插曲。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
10、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摘编自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产生的严重后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英国、美国、日本及俄国的影响。【答案】(1)后果: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影响: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日两国崛起;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
11、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解析】(1)从材料一中读取相关数字,从人口伤亡、财产损失等方面归纳。(2)从材料二对每个国家的叙述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归纳。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摘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12、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启示: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二小问。(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改变,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两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第二小问,从国情、客观规律角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