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单元第十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C)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御史王鹏运建议允许民间开矿,清政府接受了该建议。结合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896年初”可知,该事件发生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2、,清政府采纳了上述建议。故选C项。2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D)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解析根据时间“民国初年”和“政治前提”可知,D项符合题意。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D)A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B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C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3、的关键信息“19121919年”、“外部条件”可以判断,D项正确;A、B、C三项是内部原因。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D)A化工业、卷烟业B制碱业、橡胶业C手工业、农业D面粉业、纺织业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故选D项。5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D)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解析A、B、C三项都是阻碍近代民族资
4、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这些因素都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导致的,故选D项。6“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使中国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A国民政府政策支持B西方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国内政治局势稳定D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如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A项正确;西方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是在第
5、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项错误;当时军阀之间战争不断,国内政局并不稳定,C项错误;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采取的措施,D项错误。7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 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D)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解析由题干中“1942年”这一关键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特别是四川省工厂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故选D项。8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
6、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C)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解析材料主要反映外国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官僚资本无从反映,故选C项。9(2019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D)A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B官僚资本开始出现C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D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解析
7、政府接收了日伪的企业,由此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这使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故D项正确。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近代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A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解析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故选A项。B项是政治方面;C项说的是思想方面;D项说的是消极方面,是民族工业的不足,与题干意思不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8、)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 65369 564474.7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 0476 766330.5缫丝业出口量(担)3 0394 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 56945 278117.4内地丝车数(台)7 94329 270368.5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水泥业产量(万吨)68190279.4机械采煤业产量(万吨)8914
9、5162.3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二下表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表(单位:%)进口商品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年代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030.714.315.022.362.785.019101.516.017.517.065.482.4出口商品时间原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417.211.932.96.8191039.10.713.114.728.38.0严中平中
10、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解析第一小问,需要从材料一中提炼,应从整体、行业与地区分布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成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等。(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解析应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对比材料二表格中的进出口情况
11、,逐一概括。答案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甲午中日战争后:现代化加快,进出口贸易发展。12荣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缩影,在内忧重重、外患频频的近代中国,演绎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商业传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春天。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被毁纱锭18.7万枚、布机2 726台、粉磨36部为支援抗战,荣氏兄
12、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麦指给中国军队做军粮。1941年,汪伪政权威胁荣德生,要求他将申新一、八两厂卖给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当即严词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荣氏家族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解析主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内”主要包括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等方面,“外”主要指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主要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的境况,并说说你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解析材料中“被毁纱锭18.7万枚、布机2726台、粉磨36部”“要求他将申新一、八两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等信息反映出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表现出民族资本家在抗战时期的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答案境况:日益萎缩(陷入困境)。理解: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