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974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北宋元丰元年,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提出了一个在儒学史和庄学史上都颇为著名的命题一一“庄子阴助孔子”,提出“庄子盖助孔子者”,对孔子“阳挤而阴助之”。此说一出,有人击节赞赏,也有人大不以为然,此说遂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我们认为苏轼所说的庄子,并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庄子,而是一个苏轼化了、士大夫化了的庄子。只有从士大夫精神的视角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苏轼“庄子阴助孔子”说的价值。概括地说,苏轼提出士大夫化的庄子具有如下意义:第一,“庄子阴助孔子”说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2、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论社会如何动荡,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朝廷的正统思想。苏轼在理论上为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庄子阴助孔子”说并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公然背叛,它的大前提就是以孔为尊,维护孔子在学术史的独尊地位,维持儒学在士大夫精神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庄子阴助孔子”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调和了儒庄矛盾。一般人看来,庄子是一个“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的道家代表。北宋朝廷亦反对庄子思想的传播。宋史吕公著传:“(元祜元年)令禁主司不得出题老庄书,举子不得以申、韩、佛书为学,经义参用古今诸儒说,毋得专取王氏(安石)。”当苏轼提出“庄子阴助孔子”说之后,庄子成为儒家队伍中

3、的一员,庄子思想从此在儒家殿堂中可以光明正大地存在。此说分化和削弱了道家队伍,把敌方阵营中的二号人物纳入孔子阵营中,壮大了儒家的声势,增强了孔门的势力。第三,将庄子思想引入士大夫精神层面,为士大夫阶层指出了一条通往精神自由的路向。苏轼意在为士大夫阶层构建这样一种精神范式:孔子是大圣,孟子是亚圣,庄子是爱儒尊孔、教外别传的孔门弟子。孟子与庄子,一主一副,从不同的角度弘扬孔子思想。士大夫阶层本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政治人格,进入官场之后,在精神层面有诸多压抑焦虑,很容易产生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矛盾心态。而庄子思想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生的自适,在士大夫精神中引入庄子思想,为士大夫精神增加了新内涵。庄子思

4、想客观上可以缓解士大夫的身心紧张,让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能够有所舒缓。解决了庙堂与江湖的矛盾,引起后世许多朝廷之士精神层面的共鸣。苏轼提出“庄子阴助孔子”之说乃是出于维护儒家发展的需要,是为了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此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儒庄矛盾,为庄子思想的发展开拓了新局面。从这个角度看,“庄子阴助孔子”说自有其历史合理性。(选自孙明君苏轼与士大夫化的庄子,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阴助孔子”说强调庄子表面上排挤儒家思想,实际上是爱儒尊孔的。B. “庄子阴助孔子”说的大前提是以孔为尊,它没有影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 将庄子纳入孔子阵营中,可以在一定程度

5、上化解、调和儒学与庄学的矛盾。D. 庄子思想可以缓解士大夫们的压抑焦虑,为他们指出一条通往精神自由的途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分析了苏轼“庄子阴助孔子”说的目的、意义,以说明其具有历史合理性。B. 文章讨论的“庄子”是苏轼化了的、士大夫化了的庄子,不是史学意义上的庄子。C. 文章第四段引用宋史吕公著传是为了说明当时朝廷中对庄子思想的反对态度。D. 文章主体部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概括分析了苏轼提出士大夫化庄子的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提出的“庄子阴助孔子”说获得人们的广泛支持,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 苏轼为士大夫构建的精

6、神范式中,孟子、庄子并驾齐驱,从各自角度弘扬孔子思想。C. 将庄子思想引入士大夫精神层面是一种现实需要,可以增加其内涵,解决庙堂与江湖的矛盾。D. 将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就能维持儒学的正统地位,发展开拓它的崭新局面。【答案】1. D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庄子思想可以缓解士大夫们的压抑焦虑”错误。结合“庄子思想客观上可以缓解士大夫的身心紧张,让

7、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能够有所舒缓”分析,“可以缓解”应为“客观上可以缓解”。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8、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层层递进、逐层深入”错。结合“第一,庄子阴助孔子说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第二,庄子阴助孔子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调和了儒庄矛盾”“第三,将庄子思想引入士大夫精神层面,为士大夫阶层指出了一条通往精神自由的路向。苏轼意在为士大夫阶层构建这样一种精神范式”等分析,是并列关系,不是逐层深入。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

9、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获得广泛支持”错误。结合“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提出了一个在儒学史和庄学史上都颇为著名的命题一一庄子阴助孔子此说遂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分析,“获得广泛支持”无中生有。B项,“孟子、庄子并驾齐驱”错误。结合“孟子与庄子,一主一副,从不同的角度弘扬孔子思想”分析,“孟子与庄子一主一副”,不是并驾齐驱。D项,“庄子阴助孔子”说不等同于“将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就能真正维持”不正确,“发展开

10、拓崭新局面”是庄子思想。故选C。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

11、劳动者有权拒绝。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4月16日)材料二: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

12、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

13、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材料三:互联网各类企业分布比例图(选自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材料四: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

14、涌流。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 5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

15、定的正常工作时间。B.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C. 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D. 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B. 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

16、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C. 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D. 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6. 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B 5. C 6. 材料一侧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996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材料二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论述996工作制的弊端,企业应做好平衡兼顾才能提高效率。材料四侧重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

17、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表达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材料二中“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T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

18、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平衡兼顾的内涵不是指“工作和休息”,还包含了“家人陪伴、身体健康以及意义的饱满”等信息。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于文无据,材料三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没有996工作制是否盛行之意。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

19、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题干要求答的是“报道的侧重点”,也就是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每一则材料的中心意思,看每一则材料的侧重即强调什么内容。第则材料,引用了我国劳动法规定的部分内容以及张律师的解读,是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论述996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第则材料,第二段第一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是从企业角度分析996工作制的弊端,以及解决的措施。第三则材料,根据这句话“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

20、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回答本题要分三点根据材料概括回答。【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

21、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新闻时评类,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谎言高沧海一切要从夏至的丈夫说起。夏至的丈夫是一名生意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四十七岁又零十天的一个黄昏,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客死他乡。噩运当头,夏至第一个接到了消息。就在那天黄昏还早些时候,丈夫还和夏

22、至通过电话,他说平安抵达,莫念。她则告诉他,妈才吃了一碗大米粥,还吃了一块甜瓜,现在正在看动画片,安静安详,勿念。妈是丈夫的妈,早年丧夫,只守着这一个独子。老来瘫痪在床,全凭夏至照料。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托了借口,处理完丈夫的身后事,夏至回家来。夏至的样子憔悴且衣裳显宽,摇摇晃晃,精神恍惚,老太太十分诧异,你这是怎么了?夏至抱住老太太,好一番号啕大哭。她说,妈,你那好儿子,不要我了!夏至哭哭啼啼,时至今日,她也不再瞒老太太了,她这几天就是在交涉这件事。她已被老太太的儿子无情地抛弃了,嫌她年纪大了,不好看了,老太太的儿子在外面又重新有了一个家

23、,重新有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至少比他年轻二十岁。老太太激动地拍着床板,畜生,畜生!老太太说,你给那个畜生打电话,让他来见我!换号了,打不通。你去他那里闹!说是在上海,也有说在北京,隔这样远,哪里找他去。老太太问夏至,姑娘,这么说,他真不要媳妇了?夏至点头。他也真不要妈了?夏至再点头。老太太哭着说,畜生啊,白眼狼啊!夏至轻轻拍着老太太的背,妈,你放心,还有我呢,你永远是我妈。老太太说,权当我没养儿子了,丢人现眼!我去看望夏至。夏至住在一个叫兰陵的地方。兰陵是我可以想到的最美的城市,那里有一座国家公园,从夏至的门前伸展一条柳阴大道,一直通向兰陵国家公园的北门。夏至撩开门上的珠帘子,她转头向屋里喊,

24、妈,我同学来了。桌上是一篮洗好的甜瓜,翠玉似的,老太太坐在床上招呼说,同学,你吃,你吃。夏至说,老太太喜欢吃甜瓜,便以为天底下的人都喜欢吃。她声音也不悄悄,也不怕老太太听见。说完了笑,我便接了甜瓜,不客气地吃了。老太太目不转睛地看我,我说,好吃,好吃。老太太笑了。老太太说,同学,你也不是外人,你认识的人里有合适的青年,介绍给夏至啊。夏至说,妈,说哪里去了呀。老太太说,我老太婆年岁大了,指不定哪天就咔嚓了事,我那个儿子不顶事,就当废了没了,你说,不找一个人,夏至多孤单。夏至说,妈,跟您说多少回了,哪天您老人家老了,不在了,差不多我也就退休了,我就回郑州老家。夏至说她的老父老母住在郑州的郊区,小桥

25、流水,有一大片田地,她将来可以帮着他们种菜种瓜,栽树栽花。老太太让夏至带我去公园玩,她正好也要自个儿眯困一会儿小觉。夏至说她早上六点半起床,去小区对过儿早点摊上来一碗热豆浆,她可以吃下四根老油条。八点十分她出门上班,老太太床边伸手可及的木桌上,纱罩下有一碗豆浆,两根老油条,或者两个小素包,那是夏至给她捎带回来的早餐。中午十二点,夏至回家吃饭,路上也会捎点小菜回来。白天家里雇了一位帮忙的老阿姨。蒸屉里热着馒头,馒头要暄腾腾地热着才会有麦子的味道,老太太总是这样说。傍晚,老阿姨拾掇好了,老太太有时倚靠在床上,也捏花边水饺,数算着时间,一锅水坐在炉上咕嘟咕嘟开花时,正好夏至到家。这边洗手擦脸的工夫,

26、一群小白鹅已出锅,挨挨挤挤。老阿姨这时告辞。老太太眼巴巴瞅着,夏至正吃着,牙齿一紧,吐出一粒花生仁,老太太开心地笑了,她说,祝我姑娘事事如意,早早遇上一位好青年呀!我说,这件事,就不怕不小心穿了帮,被老太太看穿?夏至说,老太太年纪越大,也是稀里糊涂了。我说,夏至,节哀顺变,别苦了自己,真心祝福你,遇上合适的就嫁了吧。夏至摇头,她说,忘不了他。以后再说吧。我与夏至坐在一起,她憧憬着向日葵花开,或许她自己也就相信了郑州的乡下一说。而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哪里有什么老父老母,哪里有什么郑州的乡下,哪里有什么一大片田地,我的同学夏至,自小就父母双亡。(选自天池)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27、,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的开头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写夏至的丈夫去世,这样就把小说的矛盾揭示出来夏至和婆婆怎么生活。B. “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这第一反应表现了夏至的善良。C. 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这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可以灵活地设置情节。中间插入“我”这个角色,我就是作者本人。D. 本文情节清晰,语言简洁,用平凡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但是就是这平凡的故事反映了中华儿女的不平凡。8. 生活中“谎言”不让人喜欢,小说却以“谎言”为标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 小说在情节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答案】7. C 8. “

28、谎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写了两个谎言:一个是丈夫去世,夏至骗婆婆说丈夫另有新欢不要自己和婆婆了;一个是夏至骗婆婆说自己父母住在郑州郊区,小桥流水,有一大片田地,将来可以回到父母那里去。揭示了文章主旨。两个谎言都表现了夏至善良、替婆婆着想、不让婆婆替自己担忧的美好品德。“谎言”是贬义性的,和文章表现的夏至的美德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夏至的美德。“谎言”贯穿全文,可以做全文的线索。 9. 前后文多处呼应,使情节完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文章开头夏至丈夫抢救无效,客死他乡的情节,与结尾我劝她“节哀顺变,别苦了自己”相照应。结尾出人意料。结尾真相大白,夏至自小父母双亡,对她命运的揭示增加了文

29、章的悲剧感,引发人深思。小说以“谎言”为线索,贯穿故事始终,使情节更加紧凑。以点带面。小说后半部分详细叙述了夏至和婆婆从早上六点半起床到傍晚吃晚饭的一天,展示了夏至和婆婆典型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两人生活的和谐美好。【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我就是作者本人”分析错误,“我”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不能等同于作者。故选C。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

30、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标题内涵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

31、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结合“夏至抱住老太太,好一番号啕大哭。她说,妈,你那好儿子,不要我了!夏至哭哭啼啼,时至今日,她也不再瞒老太太了,她这几天就是在交涉这件事。她已被老太太的儿子无情地抛弃了,嫌她年纪大了,不好看了,老太太的儿子在外面又重新有了一个家,重新有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至少比他年轻二十岁”“而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哪里有什么老父老母,哪里有什么郑州的乡下,哪里有什么一大片田地,我的同学夏至,自小就父母双亡”分析,全文写了两个谎言:一个是丈夫去世,夏至骗婆婆说丈夫另有新欢不要自己和婆

32、婆了;一个是夏至骗婆婆说自己父母住在郑州郊区等。两个谎言都表现了夏至善良、替婆婆着想、不让婆婆替自己担忧的美好品德。用贬义词“谎言”突出夏至的善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谎言”概括全文内容,贯穿全文等。【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情节安排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可以从线索、收尾呼应、结尾突转、伏笔等方面分析。结合“夏至的丈夫是一名生意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四十七岁又零十天的一个黄昏,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客死他乡”“我说,夏至,节哀顺变,别苦了自己,真心祝福

33、你,遇上合适的就嫁了吧”“夏至说,妈,跟您说多少回了,哪天您老人家老了,不在了,差不多我也就退休了,我就回郑州老家”分析,前后文多处呼应,使情节完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结合“而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哪里有什么老父老母,哪里有什么郑州的乡下,哪里有什么一大片田地,我的同学夏至,自小就父母双亡”分析,结尾真相大白,夏至自小父母双亡,对她命运的揭示增加了文章的悲剧感,引发人深思。结合“夏至说她早上六点半起床,去小区对过儿早点摊上来一碗热豆浆,她可以吃下四根老油条她说,祝我姑娘事事如意,早早遇上一位好青年呀”分析,以点带面,表现了两人生活的和谐美好。结合“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

34、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夏至抱住老太太,好一番号啕大哭。她说,妈,你那好儿子,不要我了”“说是在上海,也有说在北京,隔这样远,哪里找他去”“夏至说,妈,跟您说多少回了,哪天您老人家老了,不在了,差不多我也就退休了,我就回郑州老家”“夏至说她的老父老母住在郑州的郊区,小桥流水,有一大片田地,她将来可以帮着他们种菜种瓜,栽树栽花”“我说,这件事,就不怕不小心穿了帮,被老太太看穿”等分析,小说以“谎言”为线索,贯穿故事始终,使情节更加紧凑。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陈天嘉中,父荔

35、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

36、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

37、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帝手诏魏王泰曰:“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选自新唐书虞世南传有删减)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宫体诗:指产生于宫廷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B.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C.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D.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

38、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旬,古时十日为一句,累旬,几十天。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十旬”即“旬休”,唐代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B. 黄门侍郎,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隋唐时,黄门侍郎隶属门下省。C. 践祚,亦作“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阼阶主位,此处指秦王李世民登上国君宝座。D. 拾遗,指匡正别人的过失或缺点;也指职官名,掌供奉讽谏,以救补君主言行的缺失。文中指后一种情况。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虞世南笃志勤学,博闻强记。他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

39、余年,勤奋专注,有时很多天不梳洗。他为皇帝书写列女传,没有一个字的差错。B. 虞世南忠直恳诚,为人峭正。唐太宗与他商讨古今政事,有一句话的差错,他也会怅惘恼恨;而隋炀帝则因他为人刚直,让他沉居下僚,多年未得提拔。C. 虞世南体恤百姓,刚烈敢谏。虞世南借陇右山崩之事,劝谏太宗施惠天下、重审冤狱。他认为皇上所做宫体诗不够雅正,也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传于世,影响不好。D. 虞世南身兼五绝,深受追思。李世民曾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不仅为人忠谠友悌,且通晓文献诗书。他去世后,皇帝下诏让他陪葬昭陵,追赠官职。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

40、改。(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贵族一样,虞世南家里却清贫节俭,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2)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弑”的宾语是“帝”,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号诉”是哭诉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

41、A项。句意: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嚎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故选C。点睛:文言断句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

42、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文中指后一种情况”错误。结合“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分析,虞世南与我就像是一个人一样,拾遗补阙,没有一天忘记的,实在是当代的名臣,做人的楷模。此处为第一种情况。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也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传于世”错误。结合“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

43、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分析可知,“此诗一传”,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自己唱和的诗”。故选C。【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佞”,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得君”,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日”,日益,一天天(名词作状语);“被服”,指被子、衣服之类;“拟”,比拟、比;“而”,连词,表转折;“贫约”,清贫节俭;“改”,改变自己的节操。(2)“然”,意动,认为对的;“之”,代词,指他说

44、的话;“遣”,派遣;“使”,使者;“赈”,赈济;“申挺”,谓辨明而从宽处理;“原赦”,宽恕赦免。【点睛】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陈朝灭亡,和哥哥世基在隋朝任职。世基的文章清劲,超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声望,评论者将他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大业年

45、间,虞世南多次变动官至秘书郎。隋炀帝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贵族一样,虞世南家里却清贫节俭,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嚎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窦建德俘获,任他为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

46、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虞世南外貌儒雅谨慎,从外表来看,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太宗李世民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当时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地震,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天下人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欢乐融洽,也没有造成灾害。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它生活的地方。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

47、灾,恐怕有无罪而被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合天意呢。”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皇上曾经作了首宫体诗,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虞世南说:“圣上作的诗确实好,但诗体不雅正。上面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这诗一传开,天下就会风靡起来。所以不敢奉诏唱和。”皇上说:“我是在试你的。”赏赐给他布帛五十匹。皇上多次外出打猎,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皇上曾叫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虞世南开始跟随僧

48、人智永学习书法,穷究其要领,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皇帝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皇帝还下亲笔诏书给魏王泰说:“虞世南与我就像是一个人一样,拾遗补阙,没有一天忘记的,实在是当代的名臣,做人的楷模。”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江夏别宋之悌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注: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宋之悌:为初唐时

49、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以事流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武汉武昌)与他分别而作这首诗。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高诗首联紧扣标题,写李侍御即将远征。“飞蓬”指“行子”,借代手法写出友人飘泊无依,自伤身世的悲情;“金鞭”一句,则意气振发,有跌宕之势。B. 高诗颈联意在点明李侍御前往的安西,与秦城长安天涯相隔,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C. 李诗首联写到眼前清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友人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遥将”一句暗示其将往之处的偏僻。D. 李诗颈联上句点出送别时天气晴朗,谷鸟吟唱,反衬作者内心的悲凉;下句写晚风中传来江猿的啸声,更是断人肠。

50、15. 两首送别诗,都有“一杯中”,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4. A 15. 相同之处:都含有与友人惜别的深挚之情。(不同之处:高诗,万里征途的担忧之情。功名早立的期望之情(或勉励之情)。李诗,对友人被贬的同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借代”“自伤身世”错。送别友人时

51、,心中本来就为惜别伤离的情绪所苦恼,自己作为送行者,也是象风中的蓬草一样,到处飘泊,踪迹不定,更增加了无限惆怅的心情。这里作者以“飞蓬”来形容,就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心中的感慨。故选A。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

52、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高诗,最后两句是劝慰的话。尽管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万里之遥,朋友之间的离别之苦也的确令人难过,但是要把心放宽些,不要因别离而心情惆怅,应该为捍卫国家的安全而贡献力量。“看取宝刀雄”,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意思是让宝刀发挥威力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

53、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李诗,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相同之处:都含有与友人惜别的深挚之情。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_”一句化静为动,悬崖高耸入云;浪涛汹涌,拍打着江堤,好似“_”。(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宋荣子能够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

54、是:“_,_。”(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答案】 (1). (1)卷起千堆雪 (2). 乱石穿空 (3). (2)定乎内外之分 (4). 辩乎荣辱之境 (5). (3)谈笑有鸿儒 (6). 往来无白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卷”“辩”“儒”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2016年,中美合拍片长城折戟沉沙,张

55、艺谋 。而令,张艺谋 历四年之久打造出的影已经公映。上映以来,影片票房多少有些 ,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观众的掌声。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很多观众表示在观赏影时,仿佛置身于围棋的世界。张导对画面的追求始终 ,由此营造出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水墨意境”;影片中的斗争也如围棋般烧脑。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让不同人物拥有了多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整部电影仿佛一盘大棋,棋手身在棋局而不自知自己其实只是命运的棋子。这与电影中的太极图意境相仿,因为太韫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

56、的意味,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即( )。影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故事内核,用古典的画风、蕴藏其中的文化符号和哲学内涵探索东方极致蔓学,这无疑是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改编自谚湃新闻网作者:阿树树)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B.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C. 根据对现

57、场观众采访的结果,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D.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昕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对立的,也是转化的B.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是对立的,而是转化的C.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非对立的,亦非转化的D.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是对立的,而非转化的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孚众望 处心积虑 不如人意 独树

58、一帜B. 深孚众望 呕心沥血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C. 深孚众望 处心积虑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D. 不孚众望 呕心沥血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是结构混乱,该句把“根据结果”和“结果显示”两句杂糅,去掉“根据”或“显

59、示”即可,由此排除BD两项;“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语序不当,属于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两分句主语前后不一致,一为“情节”,一为“中国传统元素”,因此第一个分句中的关联词“虽然”需放在主语“情节”之前,故排除A项。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一定要注意前文的语意限制,括号前面说“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太极图所表

60、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色彩”,“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由此可知,文中并未谈及“对立”,而只是在说“转化”,故括号中的内容应该是强调“转化”,A项,既肯定“对立”,也肯定“转化”,C项,否定了“对立”和“转化”,D项,否定了“转化”,这就排除这三项,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词。“深孚众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褒义词。第一处,从前面“折戟沉沙”这一评价来看,应该是说不符合大家的

61、期望,应使用“不孚众望”。“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褒义。“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思虑了很长时间。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现多含贬义。第二处,从后面对影的评价来看,此处应是肯定张艺谋用尽心思,应使用“呕心沥血”。“差强人意”,差:尚,略,还;强:振奋。表示勉强还算能让人接受。含褒义,形容尚能令人满意。“不如人意”,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有点失望。第三处,从后面“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观众的掌声”这一转折句来看,前面应是说影片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应使用“不如人意”。“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行其是”,指不考虑别人

62、的意见,只按白己的主张去做。一般含贬义。第四处,从后面所营造的“水墨意境”来看,此处是说张导对画面的追求很新奇,应使用“独树一帜”。故选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

6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 _,不管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它们总是向外界表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_,才能成为鲜活、可亲的大众文化。可以说,_,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而今,当综艺“爱上”诗词,当故宫变得“萌萌哒”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经历“蝶变”,正在用老百姓更加享受的方式,悄然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答案】 (1). 这些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 (2).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生活(只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

64、活) (3). 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我们不缺少传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处,结合“不管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它们总是向外界表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分析,这些传统文化被束之高阁;第处,结合“才能成为鲜活、可亲的大众文化”“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等分析,此处主要讲只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第处,结合“而是”,此处需要用关联词“不是”,结合后面“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分析,此处主要讲我们不是缺少传统。【点睛】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

65、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21.2019年6月7日是端午节,学校要求每班准备一期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黑板报,结合屈原列传所涉及的内容,为黑板报设置三个板块,请你拟出三个

66、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不能超过10字。三个标题中至少有一处使用修辞格。【答案】忠君爱国,离骚明志;洁身自好,宁为玉碎;屈子精神,影响深远。【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学校要求每班准备一期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黑板报,结合屈原列传所涉及的内容,为黑板报设置三个板块”,需要理解屈原列传的内容,注意黑板报的主题,然后拟写板块标题。可以从屈原的精神、屈原的品格、屈原的作品等方面来写。如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注意需

67、要三个标题中至少有一处使用修辞格。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贾谊:国而忘家,公而患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天下为公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联想?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弘扬爱国精神在中国民族的史册上,爱国主义是光辉灿烂的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永垂不朽的精神。说起爱国,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不能没有基础的妄想干大事,否则,将会在爱国的起跑线上

68、输掉。我们应该在过马路时,多献一点爱心,扶一下身旁的老人;在公交车上,多站一会儿,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解决问题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先学会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就可以在爱国的起跑线上迈出第一步。有谁知道屈原投江殉国的故事?有谁知道苏武持节牧羊的过程?有谁知道黄遵宪的光耀事迹?但有一点是可知的,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祖国爱得很深,把祖国的尊严,祖国的利益系于一身,忠诚爱国,以天下为已任。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几千年凝结,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69、传统美德,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爱国主义表现为坚贞不屈的民族持节,坚守国土,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一代代爱国者,舍生取义,为祖国捐躯,为民族殉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更多的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壮怀激烈,而是表现为奉公守法,敬业爱岗;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祖国;表现为各族人民团结互相,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不要认为我们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只享受祖国的阳光雨露;我们同时还是祖国的成员,国家兴亡,匹夫有

70、责。我们要时刻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牢记心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面对关乎祖国利益的事情,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坚决捍卫祖国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勇于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每周一升国旗时大声唱国歌,对国旗行注目礼;对国家文化遗产,自觉承担保护责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71、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青年人对国家的责任意识,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国而忘家,公而患私”,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不考虑自己的私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72、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天下为公”,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参考立意:青年人还要顺应时代潮流,担负民族使命;传承家国精神,承担青春使命;弘扬家国精神,唱响青春之歌;做一个新时代的有志青年;理想与奋斗;责任与担当;爱国精神;正确认识“大我”与“小我”;为民服务

73、等。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传承家国精神,放飞青春梦想,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六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其次简洁入题,开篇点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涌上心头,那就是传承家国精神,放飞青春梦想”。正文主体部分先写传承“家国”精神是青年学生的使命,接着从“乐于奉献”“勤奋学习”“不畏困难”“为民服务”几个方面阐述该如何传承“家国”精神,放飞青春梦想。结尾总结全文,并发出号召让我们一起用青春点燃未来,用行动弘扬家国精神吧。【素材】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

74、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

75、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这群热血青年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做好自己,回报社会,弘扬五四精神!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

76、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