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946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1.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比B.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C. 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2、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B正确;C、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

3、验,C错误;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现象,D正确。故选C。2. 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作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交至F2,则F2中d基因的频率为1/2B.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交至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C.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由交配至F2,则F2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由交配至F2,则F2中完全正常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2【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显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详解】AB.基因D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的到F2,因此F2植株为DD:Dd:dd=1:2:1,那么基因频率不变,F2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为Dd,所占比例为1/2,A、B正确;CD.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进行自由交配时,F1植株为DD:Dd:dd=1:2:1,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

5、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由于dd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1:2,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dd的比例=1/32/3=2/9,DD的比例=2/31/3=2/9,正常植株(Dd)的比例为5/9,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C正确、D错误。故选D。3. 果蝇具有易饲养、性状明显等优点,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A.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B【解析】【分析】

6、根据题意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伴性遗传,设用A和a这对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详解】A、XAXa(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判断子代红眼果蝇的性别,A错误;B、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正确;C、XAXa(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错误;D、Xa

7、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故选B4. 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 R(雄性可育)对 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 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R、r 和 N、S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 6 种基因型C. 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D. 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答案】C【解析

8、】【分析】题意分析,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N(RR)、N(Rr)、N(rr)、S(RR)、S(Rr)、S(rr)。由于“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详解】A、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即R、r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由分析可知,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即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B错误;C、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所产生的后代细胞质基因均来自母本,而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9、因此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为S,细胞核基因为rr,即产生的后代均为雄性不育,C正确;D、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S(Rr)、S(rr),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D错误。故选C。【点睛】5.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将一包混有基因型为DD、Dd和dd的豌豆种子种在同一块试验田内自然繁殖一代,若子代中高茎矮茎31,则该包种子中DDDddd的比值最不可能的是A. 321B. 341C. 943D. 52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基因型为Dd的豌豆自交

10、,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因此子代中高茎:矮茎=3:1。【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若该包种子中DDDddd的比值为3:2:1,让其自然繁殖,即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2/61/4+1/6=1/4,因此后代高茎:矮茎=3:1,与题意相符,A正确;若该包种子中DDDddd的比值为341,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4/81/4+1/8=1/4,因此后代高茎:矮茎=3:1,与题意相符,B正确;若该包种子中DDDddd的比值为943,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4/161/4+3/16=1/4,因此后代高茎:矮茎=3:1,与题意相符,C正确;若该包种子中DDDddd的

11、比值为523,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2/101/4+3/10=7/20,因此后代高茎:矮茎=13:7,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D6. 下列与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女性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大于男性人群B. 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可来自祖父,也可来自外祖父C.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可来自祖母,也可来自外祖母D. 若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2%,则女性群体中纯合子患者的比例为0.04%【答案】D【解析】【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为:(1)世代相传;(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

12、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详解】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等于男性人群,A错误;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来自外祖父,不会来自祖父,B错误;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来自外祖母,不会来自祖母,C错误;若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2%,则整个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2%,则女性群体中纯合子患者的比例为0.04%,D正确。7.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 aabbcc:AaBbCc:aaBbce: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测交

13、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据此答题。【详解】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的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故选B。8. 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

14、和多颗粒(B)属显性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抗病多颗粒的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9:3:3:1B. 24:8:3:1C. 15:5:3:1D. 25:15:15: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抗旱与多颗粒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真实反映杂合体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推测出其基因型。【详解】由题意可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的遗

15、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对测交结果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性敏感=21,多颗粒少颗粒=11,则提供的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配子中Aa=21,Bb=11,让这些植株相互授粉,敏感(aa)占(1/3)2=1/9,则抗旱占8/9;少颗粒(bb)占1/4,则多颗粒占3/4;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为(81)(31)=24831。故选B。9. 某同学研究了水稻的抗稻瘟病与感稻瘟病(用G/g表示)和晚熟与早熟(用F/f表示)两对性状。他用纯种抗病早熟水稻与感病晚熟水稻杂交,F1全部是抗病晚熟水稻。F1自交后,F2表现型种类及数目如表所示,请据此推断F1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16、()F2表现型抗病晚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感病早熟F2数量(株)514423582354144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纯种抗病早熟水稻与感病晚熟水稻杂交,F1全部是抗病晚熟水稻,说明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晚熟对早熟为显性。F1自交后,F2表现型种类有四种,但数目比例不符合9:3:3:1,说明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根据分析,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不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F1抗病晚熟水稻自交产生的F2中,感病早熟(ggff)比例很小,应该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又抗病晚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略大于2:1:1,所以可判断F1中两对基因

17、的位置关系是。故选B。【点睛】本题要求掌握和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10. 若有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基因用 E、e 表示)和白化病(基因用 A、a 表示),某男性的基因型为 AaEe,且产生AE 精子细胞的几率为 20%,则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 最有可能来自此男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基因用E、e表示)和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某男性的基因型为AaEe,若这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四种

18、配子AE:Ae:aE:ae=1:1:1:1;若两对基因是连锁的,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只能产生2种配子,而交叉互换能够增加配子的种类。【详解】该男性的基因型为AaEe,若这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AE精子细胞的几率应该为25%,而题干AE精子细胞的几率为20%低于正常值,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E这种配子最可能是经过交叉互换得到的, A、E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即A、e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E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故选B。11. 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

19、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F1,F1自交得到的 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A. AAbb 与 aaBBB. Aabb 与 aaBBC. AAbb 与 aaBbD. Aabb 与 aaBb【答案】B【解析】【分析】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即后代红花:白花=3:1,顶生:腋生=3:1,说明红花和顶生是显性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

20、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_,两者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其中白花:红花5:3,说明F1为1Aa、1aa,顶生:腋生为3:1,说明F1为Bb,因此亲本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aaBb。故选B。【点睛】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题中自交后代的两对性状分离比,确定子一代基因型,进而确定亲本基因型。12. 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甲、丙

21、容器共同表示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乙、丁容器共同表示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卡片上的字母表示基因(如表所示)。容器中卡片的种类及数量(张)黄Y的卡片数绿y的卡片数圆R的卡片数皱r的卡片数甲容器()101000乙容器()101000丙容器()001010丁容器()00101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从甲容器中随机取出1张卡片,是模拟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B. 将甲、乙容器中取出的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是模拟自由组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C. 从乙、丁容器中随机取1张卡片并组合在一起,是模拟基因重组形成配子D. 从容器中取出的卡片,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的目的是保证下次取的卡片是随机的【答案】C【解析】【分

22、析】本题以“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已知甲、丙容器共同表示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乙、丁容器共同表示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甲容器()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Y和y,因此从甲容器中随机取出1张卡片,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产生卵细胞的过程,A错误;甲容器()和乙容器()中均含有一对等位基因Y和y,将甲、乙容器中取出的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B错误;乙容器()、丁容器()中含有的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是Y和y、R和r,从乙、丁容器中随机取1张卡片并组合在一起,

23、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形成配子的过程,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C正确;从容器中取出的卡片,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下次取的卡片的概率相等,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容器、卡片和卡片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13.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 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 m。如果已知亲代

24、玉米是1 m和2.6 m高,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A. 1.2 m,6种B. 1.8 m, 6种C. 1.2 m,9种D. 1.8 m,9种【答案】D【解析】据题意,亲代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F1为AaBbCcDd,高度为(2.61)21.8(m),F2中的表现型包含基因组成为08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共9种。14.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进行自交,子代出现以下结果: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

25、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 B在1号染色体上,D在3号染色体上B. 均在2号染色体上C. 均在3号染色体上D. 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可知短纤维抗虫占子代的比例为2/4,短纤维不抗虫占子代比例为1/4,长纤维抗虫占1/4,所以与分离定律中杂合子自交后代比例相吻合,由此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短和能否抗虫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由图可知,抗虫基因应在1号染色体或2号染色体上。【详解】若B在1号染色体上,D在3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

26、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不抗虫=9:3:4,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若均在2号染色体上,亲本为:AaBDAaBD,子代:AA:AaBD:aaBBDD=短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长纤维抗虫=1:2:1,即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符合题意,故B正确;若均在3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9:3:3:1,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若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6:6:2:2,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27、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区分清楚: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结合选项,利用假设的方法写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在于题干信息对比,即可做出准确选择。15. 某种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和B、b (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Fl,Fl雌雄个体杂交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与控制该植物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5种B. 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

28、aaXBXbC. 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4D. 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蓝色=13: 3【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所以有关的基因型一共有35=15种,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开蓝花个体必须没有a有B基因,即其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B正确;C、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Fl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C错误;D、F2中蓝色的比例为1/43/4=3/16,所以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

29、比例是白色:蓝色=13: 3,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判断蓝色的基因型和白色的基因型,根据亲本基因型判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二、不定项选择16. 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B. -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 -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 -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答案】AC【解析】【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

30、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只能遗传给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来自于母亲,也可以来自于父亲,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在MN血型系统中,M型、N型和MN型的基因型依次为LMLM、LNLN和LMLN。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依据图示呈现的亲子代的表现型推知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详解】仅研究红绿色盲,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的基因型为XbY,由此推知:-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2和-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XBXb11。仅研究MN血型,-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1、-2和-3的基因型均

31、为LMLN。综上分析,-3的基因型为LMLNXBXB或LMLNXBXb,-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1/2,A、C正确;-3和-4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4的基因型为LMLN,表现型为MN型,B错误;-1和-4的基因型均为XBY,因此-1携带的Xb来自于-3,-3携带的Xb来自于-2,即-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2,D错误。故选AC。【点睛】遗传系谱图试题的解题技巧(1)遗传系谱图解题思路 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从隐性个体开始。学会双向探究:逆向反推(从子代的分离比着手);顺向直推(已知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

32、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先写出基因型,再看亲子关系)。(2)对于系谱图中遗传病概率的计算。若不知道遗传方式,则首先要以系谱图中“各家庭成员的亲子代的表现型”的为切入点,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已知遗传方式,则需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是两种遗传病相结合的类型,可采用“分解组合法”,即从每一种遗传病入手,算出其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答案。17. 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

33、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导致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F1,F1毛色呈白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B. 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 若F1自交,F2中黑毛黄毛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D. 若F1自交,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则F2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分析可知,纯合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1代的基因型为AaBb,由题干“当A、B基因

34、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F1表现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自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10:3:3;如果Ab、aB连锁,则F2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2:1:1。【详解】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A正确;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含A、B基因的个体为白色,B正确;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

35、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Ab、aB连锁,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D错误。故选D。18. 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F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只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B. 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C. F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D

36、. 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答案】ABC【解析】【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可把两对性状分开考虑,根据灰身果蝇进行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均为Bb;大翅脉与小翅脉杂交后代中大翅脉:小翅脉=1: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为:Dd和dd。【详解】A、由题中数据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灰身小翅脉雄蝇基因型是Bbdd,A正确;B、由A项可知亲本

37、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B正确;C、由题中数据可知F1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C正确;D、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D错误。故选ABC。19.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

38、是( )品种F1表现型及个体数S1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S2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S3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S4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A. 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B. 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C. 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D. 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在S1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感9331,说明S1是向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转入1个抗病基

39、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S2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453151 (3红1黄) (15抗1 感),说明S2为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台定律;在S3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 )和果实颜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S4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和果实颜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A正确;B、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B正确;C、如果控制红果的基因为A

40、,则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 1/9AATT、2/9AATt、2/9AaTT、 4/9AaTt), 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C正确;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红果1/3AA、抗病1/15TTTT )的概率为1/45,D错误。故选ABC。20. 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 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 基

41、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答案】ACD【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d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它们一般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详解】A、由图可知: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基因A、a和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先分析一对基因Aaaa,其子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再分析另一对基因Dddd,其子代有2种

42、表现型,比例为31,故AaDdaaDd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B正确;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只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C错误;D、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D错误。故选A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三、非选择题21.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

43、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

44、,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种。【答案】 (1). 有角:无角=1:3 (2). 有角:无角=3:1 (3). 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4). 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5). 3 (6). 5 (7). 7【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题意分析,羊的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

45、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即羊的有角无角性状表现为从性遗传。【详解】(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即NnNnNN、Nn、nn,比例为121。由于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13;由于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31。(2)如果M/m是位于X染色体上,则纯合黑毛母羊为XMXM,纯合白毛公羊为Xm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MXm和XMY,子二代中黑毛(XMXM、XMXm、XMY):白毛(XmY)=3:1,但白毛个体全为雄性。如果M/m是位

46、于常染色体上,则纯合黑毛母羊为MM,纯合白毛公羊为mm,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Mm,子二代中黑毛(1MM、2Mm):白毛(1mm)=3:1,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是雌:雄=1:1,没有性别差异。因此根据上述分析,需要补充的数据是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白毛个体均表现为雄性,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白毛个体有雄性也有雌性(雄性:雌性=1:1),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AA、Aa、aa共3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共5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

47、区段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并应用遗传规律解答问题,学会应用演绎推理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并预期结果获取结论。22.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亲本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长翅刚毛()残翅截毛()长翅刚毛长翅 长翅 长翅 残翅 残翅 残翅刚毛 刚毛 截毛 刚毛 刚毛 截毛() () () () () ()6 3 3 2 1 1实验二长翅刚毛()残翅截毛()长翅刚毛长翅 长翅 长翅

48、残翅 残翅 残翅刚毛 刚毛 截毛 刚毛 刚毛 截毛() () () () () ()6 3 3 2 1 1(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和_。(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

49、,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用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答案】 (1). 常 (

50、2). X (3). X和Y (4). AAXBYB、aaXbXb (5). 1/3 (6). 0 (7). 1/2 (8). 品系1和品系2(或两个品系) (9). 黑体 (10). 灰体黑体97 (11). 灰体黑体11【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实验一、二:长翅与残翅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长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子二代在雌雄性中长翅:残翅都是3: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一代都是Aa;实验一:刚毛截毛,子一代全部是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性状,子二代在雌性全部是刚毛,雄性刚毛:截毛=1:1,说明与性别相关联,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实验二:

51、刚毛截毛,子一代全部是刚毛,子二代在雌性是刚毛:截毛=1:1,雄性全部是刚毛,说明与性别相关联,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B,则亲本基因型为XBYB、XbXb。则实验一中的果蝇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b,则亲本基因型为XbYb、XBXB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刚毛(B)对截毛(b)的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Xb,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子一代都是Aa,所以F2的长翅果蝇(1/3AA、2/3Aa)中,

52、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3。(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则符合要求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_YB,实验一的后代不存在这样的雄性个体,实验二中这样的雄性个体占后代的1/2。(4)如果突变为图甲所示,则用品系1和品系2做亲本进行交配,子代表现型都是黑体;如果亲本杂交子代是灰体,可以是图乙、图丙突变体。如果突变体为图乙所示,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突变体1和突变体杂交,得到子一代,让子一代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是E_D_:E_dd:eeD_:eedd=9:3:3:1,其中E_D_表现为灰体,其他表现为黑体;如果突变体是图丙,则符合连锁定律,突变体1和突变体

53、杂交,得到子一代,让子一代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是ddEE:DDee:DdEe=1:1:2,其中,ddEE、DDee表现为黑体,DdEe表现为灰体。【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要点,学会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学会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23.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

54、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性突变。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上

55、述推测正确。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答案】 (1). 2 (2). aabb (3). 3 (4). 8/9 (5). 黑 (6). aaBB、aaBb (7). A (8). 显 (9). 黄鼠灰鼠黑鼠211 (10). 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56、由组合。题意分析,根据实验一F2代9灰鼠3黑鼠4白鼠比例判断,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显然物质2为灰色物质,据此可推测物质1为黑色物质;亲本小鼠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二F2的性状分离比推出实验二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丙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含有A,B的是物质2,呈现灰色,故物质1为黑色。只有显性突变后代才能表现,F1黄鼠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3黄鼠:1黑鼠所以黄色性状应由A基因的显性突变。【详解】(1)由实验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A

57、/a 和B/b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甲为AABB,乙为aabb。由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可知F2中白鼠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三种。灰鼠中AABBAaBBAABbAaBb=1224。除了AABB外皆为杂合子,即灰鼠中杂合子比例为8/9 。 由分析可知有色物质1是黑色,实验二中,丙为纯合子,F1全为黑色,丙为aaBB,F1为aaBb,F2中aaB_(aaBB、aaBb)aabb=31,显然F2中 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2)实验三中丁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说明丁为杂合子,且杂交后代中有灰色个体,说明新基因相对于A为显性,即

58、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且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结合F1、F2未出现白鼠可知,丁不含b基因,其基因型为A1ABB。 若推论正确,则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灰鼠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BBA1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灰黑=211。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由于小鼠丁的基因型为A1ABB,则正常情况下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和A1A1BB,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两种荧光点,现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则一定是基因A与新基因A1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1ABB的次级精母细胞。【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以及基因突变的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并解答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基因突变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易错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