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案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 分类点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规律。2.掌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分类点拨 类题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阅读鉴赏 (2014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
2、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阅读导引 1.本文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答题思路:这是阅读论述类文章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论述类文本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并且一般会在开篇提出论点。本文开篇,作者就表明了写作的目的:告诉“有求学研究之志”的人一个道理。第一段的冒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快速读完
3、全文,可知第一段是全文的总领段,第一段最后说“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后面的几段都是围绕“调理心理”来谈的。答案:学会调理自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
4、人一毫用处也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2.调理心理、调理心思、调理心情三者之间是一种
5、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述。答题思路:在明确文本中心、梳理清楚论述层次和文本结构的基础上,我们确定调理心理是本文的论题,调理心情是本文论述的最重要的概念。首先确定答题的区间:第三段。然后进一步理清本段的几句话,第一句话就明确了“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第二、三、四句主要以说话、写文章为例谈调理“心思方面”;最后两句谈“心思”与“心情”之间的关系。答案:调理心理包括调理心思和调理心情两个方面;调理心情是根本,调理好心情才能调理好心思。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
6、气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3.调理心情应注意什么,请简要 分析。答题思路:调理心情是本文的重要概念,答题的有效区间在第四段,开头就明确了“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分析第四段的论述内容和层次,就会很明确地知道“调理心情”为什么要注意“懈”和“乱”。作者以写文章为例
7、来谈“懈”这个毛病的坏处:“苟且随便”,然后又扩大到有了懈心理,“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容易与自己、旁人、环境冲突。第四段最后总论:调理心情就应不“懈”不“乱”,心情平和。答案:调理心情应注意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会苟且随便,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容易与自己、旁人、环境冲突。第四段最后总论:调理心情就应不“懈”不“乱”,心情平和。【真题呈现】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3分)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静”“敬”“竞”四个大字。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
8、,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解析:C 解答这种考查概念外延的题,要紧扣概念的内涵,结合相关句段作答。题目要求找出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第一步,审题干),答题区间在第5段(第二步,搜索信息区间)。A、B、D三项都属于对心情的调理,A项中的“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B项中的“净”“静”“敬”“竞”,D项中的“冷静思考”都是属于心情层面的表现。而C项只是做事前具体的准备工作,而且“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正属于作者所说的“苟且从事”,并且,C项中是写文章的一种方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做法。(第三步,比照分析)常见命题 1.下列关
9、于“”的表述(说法),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下列对文中“”的理解(表述),恰当(不恰当)的一项是。3.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4.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的一项是。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好题干。首先,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其次,审准修饰语。再次,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的选项,还是“不正确”的选项;是“最准确的”,还是“不符合文意的”选项等。第二步,搜索信息区间。即找到题干、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所处的位置。必须注意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某一段落(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几个段落甚至全文而设。第三步,比照分析。就是迅
10、速将选项与锁定的区间内的相关句子进行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之后,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可采用如下应对方法:方法突破(1)前后勾连,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连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含义。(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含义。(3)以文解文,即根据构成文章诸因素之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进行同义互解、连义互解、主宾互解,或作以实证虚、以虚证实乃至以虚代实的处理。答题方法 1.抓住阐释概
11、念的文字,确定其位置和区间。2.抓住分类解说的文字,把握分类标准和相关阐释,明确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3.借给概念下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作出直观判断。类题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阅读鉴赏 (2014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 问题。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阅读导引 1.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题思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首先必须弄清要回答的问题的答题区间。一般情况
12、下,第一段是答题区间。本文确实是在第一段用欧拉这个天才的例子,阐明了本文的中心。答案: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
13、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2.文中说,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请结合原文中有关语句,阐释“科学美”的内涵。答题思路:本文的中心就是论述科学美是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很多重要的语句都是阐释“科学美”的。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二、三、四段。然后找到中心句、关键句。在筛选时注意剔除举例的文字。答案:科学美是: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
14、从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和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数
15、学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3.文章倒数第二段说“漠视
16、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请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答题思路:首先看段落的结构层次,是一个典型的总分式结构。然后抓住语言标志,“在教育中”“在科研中”“在科普活动中”,就可以很轻松地答出三个 方面。答案: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教育、科研、科普活动中多一些对美的追寻之心。【真题呈现】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
17、的对称之美 解析:B 解答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依题溯文。根据选项内容,找到选项涉及的句子。比对分析。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反复比对,看其是否相同。确认正误。根据对比的结果,确认该选项的正误。原文第一段中说到“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而A选项表述为“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强加了逻辑关系,故A项表述不当。原文第二段中说到“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这说明引用的诗句是为了表现杨振宁所受到的精神震撼,故C项表述不当。原文第四段中说到“狄拉克的单磁核假
18、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这句话的一层含意是指“单磁核”假说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的启示,而选项D中表述为“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故D项表述不当。B项表述正确,其信息体现在第二段中。方法突破 常见命题 1.联系上下文,对段画线句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关于“”的表述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恰当(不恰当)的一项是。答题思路 1.从复杂单句看,要特别注意显示信息功能的词语,如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程度副词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筛选其所包含的信息,另外还要具有压缩句子主干的能力
19、,删繁就简,迅速把握长句表达的主要意思。2.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复指、总分(分总)、说明(含阐述、解说、指代)等。3.明确中心句通常所处的位置,关注文首、段首或文末、段末,关注提挈句、结论句、过渡句等,要能够提取关键句。4.对于含意丰富隐晦的句子,可以采用横切三段的方法,进行信息扫描检查,发现谬误;也可以采用纵劈两层的方法,分析检查浅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从而全面准确把握句子含意。答题步骤 1.审准题干,明确题目的指向。2.找到句子的位置,选定句子的“管辖”范围。3.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点击进入对点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