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尖子生学语文文学作品信息筛选题解答方法略淡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刘海燕在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即C能力层级)的考查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围绕阅读目的,借助语感、分析、比较等手段,按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并将相关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摘要转述出来。筛选,是根据语境,通过上下文对材料的限制来准确选择。整合,是根据试题要求认真分析思考,在介绍几种常见的筛选整合方法,以帮助考生提高答题的准确度。一、圈定范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答题方法。“范围”,就是我们根据题干要求找的“答案区域”(亦称“有效信息库”)。要特别关注一些关联词前后的内容。首括句、过渡句和结尾句均是
2、重要部位,偏正复句或句群(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递进复句、目的复句等)的中心分句及并列复句或句群(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选择复句等)中的分句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例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4分)(2006年湖北高考卷现代文阅读第16题)既然此题题干已经作了比较明确的提示:“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那么,考生就要在原文中对应圈定答案区域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经过筛选,整合成答案:期
3、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二、辨明主次文学作品中,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大多是定向的。重要信息一般集中在少数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上。一般说来,文章标题、文中指代词的对象是重要信息,表示作者和年代,重要的时间、数据和有关资料,主要事实、典型文学形象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主旨的句子,体现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句子,及文中的新思想和独特风格的句子等也都是重要信息。例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6分)(2006年高考安徽卷现代文阅读第14题)对这道筛选整合信息题,应扣紧题目(“行吟阁的遐想”)中的“遐想”,抓住重点词句,通过第5
4、段中“我仿佛看到”第6段的“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和“我又忽生遐想”中的“遐想”、“联想”来整合答案: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三、摘录提取高考命题专家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考生不需凭空去想。”因此,准确表述最重要、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原文,依文解文。摘录法,即从原文中摘录有关语句作为答案的方法。例2004年上海春考的选文想北平中的一题:从第6、7段中,找出与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此题只要找到与“家住巴黎”不同感受的一句即可。【答案
5、】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四、提要钩玄它是指依照题目的要求,将原文加以压缩、简化,提取要旨来回答问题的一种方法。有时答案的位置找到了,但因字数限制,不能照搬原文,这就须对原文进行浓缩和提炼。浓缩的方法可凭借原文,凭借语感,提取重要词语;也可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找出相干句子的主干。例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4分)(2006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戏文阅读第14题)文章第5段开始写“绵绵土”,那里的人“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第6段写道“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第7段写道“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第9段有祖母叮咛“我”的话“那是
6、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从这些地方筛选重要信息,加以提炼,组合成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五、拼接组合它是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选出相关要点,然后加以组合、拼接来答题的一种方法。现代阅读题的答案往往是不集中在文章的某一处、某一段,有时它会分散在几处、几段,甚至在全文中,答题时段(须)将它分别找出来,然后按要求灵活地拼接在一起。例“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6分)(2006年福建高考卷第五大题第12题)当一位极亲密的朋友忽然说出一句冷酷无情冰一般的冷话来,而且他自己还需要(不)知道他说的会使人
7、心寒,这时候我们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因为若是不笑着,叫我们怎么样好呢?我们这个强笑或者是出于看到他真正的性格和我们先前所认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是我们要勉强这么一笑来表示我们是不会被他的话所震动,我们自己另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话是不能损坏我们于毫发的,或者但是那时节我们只觉到不好不这么大笑一声,所以才笑,实在也没有闲暇去仔细分析自己了。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正要向人细诉。那时我们平时尊敬的人却用个极无聊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哀,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们除开无聊赖地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轮铁,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
8、天打算,可是自己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着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哀。由于这些内容分散在原文段中,因而需要分层筛选,拼接概括出答案:当一位亲密的朋友说也冷酷无情的话时,我们只好莫名其妙地笑。当我们向尊敬的人倾诉悲苦,他却轻描淡写地加以应付时,我们只好无聊赖地笑。当我们一生忙碌,费尽心机,却不知生的意义而感到悲哀时,我们只好吃吃地笑。六、结构解剖阅读文学作品时,最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最容易把握的则是其结构形式,而不是思想内容。通过解剖结构,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
9、之间、层与层之间、层与全文之间的关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内容在言语中所体现也的深浅、轻重、疏密等轨迹。解读文学界作品,如果不会运用有关句群、段落、篇章等结构知识去解剖结构,而光凭感觉走,是很难做好的。例乡土情结中的一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烙印”?(不超过28字)。关于“童年的烙印”,主要集中在下面一段(原文的第二段),共七句话。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属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
10、。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里、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分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2003年高考广东卷现代阅读题第20题)分析可知:题目在句,第句是的总结性语句。题目所问的“哪些”涵盖在中。由第句得到答案的第一点“父母亲族的爱”,由第句得到答案的第二点“家乡的山水草木”,由第句得到答案的第三点“悲欢离合的家史”,由第句得到答案的第四点“邻里乡亲的情感”。解读文学作品中,上述筛选整合的方法往往要根据题干要求综合运用;而且,筛选、整合作为分析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解题干和文句的含义(即B能力层级)紧密联系。答案的准确性还跟表达应用能力(即D能力层级)密切相关。因而,解读作品应着眼全文,“法”用其道;扣住要点,表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