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认识分子学习目标:1.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说明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阐明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2.描述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说明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3.结合动手实验,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象能力;激发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从而乐于探索微观世界。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是否观察到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水滴石穿”?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为什么会变小?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走近花园,为什么很远就能闻到花香?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就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最后提出了猜想,最后
2、物理学家们又是什么结论? 二、教材研究 问题1什么是分子? 1.在古希腊哲学家 的猜想中,把组成物质的微粒叫做 ,这个词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2.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 ,首先提出了物体是由 组成的。 3.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来越小,如果不断分割下去,最后保持玻璃性质不变的微粒是 ,这说明物质是由 组成的。 问题2分子有多大? 4.分子的质量很小,为了认识分子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小球,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拿一个分子与一个乒乓球进行比较,那就好比是拿一个乒乓球与地球进行比较。 5.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约为 m。 三、典例分析 【
3、例1】下列事例中,关于分子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扫地时,尘灰四起,尘灰是分子B.花开时,花香满园,闻到花的分子C.下雪时,雪花飘飘,雪花是分子D.刮风时,黄沙满面,黄沙是分子 【解析】研究指出,大多数的分子直径为10-10m(0.1nm),也就是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但分子运动后产生的现象是能观察到的。因此A、C、D看到的都不是分子在运动,它们是小颗粒的运动。【答案】B。 四、达标训练 知识点1认识分子 1.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 A.电子B.中子C.分子D.质子知识点2分子的大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一个细小的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
4、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一个的水分子C.把一铁块锉成极小的铁粉,一粒铁粉就是一个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单个分子 3.氢分子的直径约为2.310-10m,人的头发的直径约为710-5m,把 个氢分子排成一排才比得上一根头发的直径 知识点3通过事例分析,知道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 4.分子的体积很小,通常1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一个中学生深吸一口 气,约能吸进3000cm3 空气,相当于一口气吞进 个空气分子。5.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kg。 五、课堂测评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2.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3.下列说法
5、正确的是() A.晴朗的夜晚,天上繁星点点,每个星星就是一个分子 B.狂风四起,尘土飞扬,小华看见很多尘土分子在空中“游走”C.春夏之交,池塘中有很多蝌蚪都是一个“青蛙分子”D.分子是不能被人眼所见的很小微粒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的显微镜看到C.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5.研究发现,1cm3的水里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200g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 6.当你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看见五年级的学生好高,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你一般都是“仰视”;你现在是八年级的学生了,在上学的路上会经过一所小学,当一群小学生从你身边走过时,你终于可以“俯视”他们了,倘若有天,你不再长大,反而在缩小,直到可以缩小的“分子”大小,你的所见所闻一定会新鲜无比。 发挥你的想象,猜测一下你会看见些什么,会遇到什么困难?你还能为人类服务吗?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