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学会鉴赏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3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对人物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学习重点1. 文言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2. 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学习难点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对人物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1人物简介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史上的战神。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
2、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2作品简介 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楚汉纷争、垓下之战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3时代背景 鸿门之宴拉开了项、刘楚汉相争的序幕,项、刘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政权争夺战。 项羽在鸿门宴后进
3、入咸阳,烧杀抢掠后又东归,分封天下诸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不久又派人击杀楚怀王。刘邦被项羽分封到蜀地为汉王,仅三个月就率先引发了楚汉战争,并于公元前205年春率50万军队东伐项羽。虽屡遭败困,但均得逃脱,并用反间计除去项羽身边的范增。公元前203年,刘、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议和罢兵后,刘邦又违约击楚。几经反复,项羽不断被削弱,终于在公元前202年,被刘邦主力和诸侯联军合力包围于垓下。项羽在悲歌别姬后,率仅28骑残部,与数千汉军展开了生平最后一次“快战”,终于自刎于乌江边。4注音阳夏( ) 深堑( ) 垓下( ) 睢阳( ) 縠城( ) 乌骓( )虞( )姬 数阕( ) 麾下( ) 绐(
4、 )曰 刈( )旗 自度( ) 披靡( ) 瞋( )目 辟易( ) 舣( )船 十余创( )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梳理课文结构内容2、 项羽不是帝王,但司马迁却把他编在“本纪”之中,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于项羽的推崇和敬慕,但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英雄人物。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什么?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当堂达标:1、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鸿沟约定,中分天下”之后,项羽和刘邦各有什么行动?3、刘邦为什么听从建议背盟弃约?4、韩信、彭越为何不遵守约定?5、评价张良在垓下之战中的作用。四、总结提升1、四面楚歌歌词:九月
5、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 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 思考:汉军为何唱楚歌?2、从项羽垓下歌的内容中,分析项羽“泣下数行”的原因。五、拓展延伸历代名家对项羽的评论: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江(胡曾)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阅读有关知识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要结合具体句子。可讨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