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668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检测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姓 名: 学 号: 装订线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2.引起下列曲线变化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的实施3.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

2、“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4.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5.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苏联 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与西方国

3、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A B C D6.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赫鲁晓夫有关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7.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8.某班黑板报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首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从工业领域整顿

4、全国经济。农场主经营良好可以使用蓝鹰标记。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中与历史不符的有A0处 B1处 C2处 D3处 9.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10.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5、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11.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 和“机会”两层含义。就当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跨国企业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生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

6、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7、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2) 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 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计时栏: 分钟 书写等级 综合评价及等级 批阅时间 答案:1-5 BBBDB 6-10CADCC 11B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系超载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4、 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