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秋季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文科)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2.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
2、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A. 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B. 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C. 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D. 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A项排除;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争霸的需要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中的表述变化的原因,B项正确;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 “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C
3、项排除;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D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生需要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并能区分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点,才能正确解题。3. 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 独尊儒术B. 大一统C 天人感应D. 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详解】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具有警示皇帝暴政作用,“
4、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正是这一思想表现,故项正确;属于思想上大一统表现,一般指政治大一统,属于神化皇权思想表现,排除。4.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不断改造和发展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荀子主张礼法并施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发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创立时期,不是改造和发展,故错误;荀子处于战国时期,当时儒家思想没有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错误;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此后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正
5、确;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也属于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发展,且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D项正确,ABC项都错误,故选D。5. 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一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A. 程朱理学思想主张B.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 王阳明的心学主张D.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
6、干中的关键信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知习近平主席倡导实干,反对空谈,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详解】6.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A. 经世致用和发展工商业的思想B. 君民共主思想C. 自由平等思想D. 重农抑商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经世致用和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7.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
7、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A.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B.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的,即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选项B不符
8、合题意,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8.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轻科技特点,故A错误;从图中数 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
9、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错误; 从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地学 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 故D正确。9. 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A.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 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C. 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答案】C【解析】正统的社会秩序强调男尊女卑,而反映民间思想观念的小说却塑造出文武双全的女性形象,说明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故答案为C项。A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B
10、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没有实现男女平等。10. 论元曲中妇女形象的反抗精神指出:“在关汉卿的笔下,写的最出色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妇女形象”,如“以自己的美丽、勇敢与机智设计营救同行姐妹的赵盼儿;有胆有识、巧扮渔妇智赚杨衙内势力金牌的谭记儿;力图摆脱奴婢的悲惨地位、敢于在贵族的婚宴上闹婚的燕燕”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B. 关汉卿为妇女们打抱不平C.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D.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文字“普通的妇女形象”可知,作者认为关汉卿用市民的眼光来描写市民(妇女)的反抗精神,这体现了文学发展的世俗化趋势,故选D。
11、ABC不是最佳答案,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曲11.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A. 缺少近代化色彩B. 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 不够系统和完善D. 继承了封建专制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由海国图志的主导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意在强调海国图志的局限性并没有要求中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并不缺少近代
12、化色彩,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海国图志的全部内容,不够系统和完善不合题意,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材料说明海国图志有学习的内容,但是没有对政治制度进行学习,与是否继承了封建专制思想无关,排除。12.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 从技术到器物B. 从制度到思想C. 从制度到文化D. 从器物到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
13、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13.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解析】【详解】A项含义为“中体西用”,主张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沿用中国制度,为洋务派观点,故A错误。B项主张用中华文明拯救西方文明,贬低西方文明的价值,反对学习西方文明,故B项错误。C项反对
14、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观点,主张全方位的向西方学习,此为维新派观点,故C项正确。D项强调科学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两大旗帜,该项观点应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D错误。14.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A. 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B. 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梁启超的“
15、新民”,谭嗣同的“新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强调的均是改造人才来改造社会。故A项符合题意。B项,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故“影响政治变革”说法有误,排除。C项中的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的,不能涵盖从维新变法到文革的时间历程。故排除; D项,近现代思想解放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开始,故材料时间、内容涵盖不充分,排除。15. 新文化运动认为,人们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就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主要意图是A. 推翻儒学地
16、位B. 批判封建礼教本质C. 宣扬科学精神D. 倡导西方普世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可得出新文化运动中宣扬民主与科学,要求从愚昧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推翻儒学不是其目的,排除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16. “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A. 民族主义理论B. 民权主义理论C. 民生主义理论D. 民本主义理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讲到
17、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可见是强调建立民国,创立共和;A是强调反对清政府,属于民族革命;C是强调平均地权,改善民生,属于社会革命;D不符合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概念。所以答案选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名师点睛】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发展)。17.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
18、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 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 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 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答案】B【解析】【详解】百日维新模式主张君主立宪,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不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故A错误。孙中山模式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具有市场导向性,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故选B。毛泽东模式实行计
19、划经济,由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排斥市场导向。故C项错误。邓小平模式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故D错误。18. 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A 土地革命路线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 国共合作方针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选项符合题意;土
20、地革命属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组成部分,A选项排除;C选项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影响,D选项排除。19.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A. 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 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C. 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D.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体,且广大农民深受封建的剥削压榨,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具有很强的反封建要求,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
21、本条件。”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公十年对峙20.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它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题目中的信息“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表明邓小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以符合题意;题目中未涉及邓小平对四项基
22、本原则的坚持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所以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中都含有不符合题意的或,排除;D项,该项包含符合题意的序号不全,漏掉了,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21. 歌曲
23、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三代领导人,以他们为代表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确定下来的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B.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答案】C【解析】【详解】三句歌词所对应的分别是中共三代领导人,其所对应的思想理论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
24、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22. 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中,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C.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D. 研制成功“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答案】C【解析】第二次绿色革命是指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运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的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功能菌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在促进农业生产及食品增长的同时,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故答
25、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含义不符,排除A、B、D项。23. 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A.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B.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 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D. 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花齐放”的含义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的含义是: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故B正确,AC错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众多,但阵线分明,主要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努力阶级的斗争,“双百方针”中“
26、百家争鸣”是在学术范围内的自由争论,目的是推动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繁荣,故D错误。24.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 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答案】B【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以看出是高考制度的恢复,此制度在文革时期中断了,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故B项正确;198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D是在改革开放新
27、时期提出,时间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详解】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0分,26题20分,27题12分)25.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
28、。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三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摧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29、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的成果,并说明时代赋予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介质及典型事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答案】(1)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打着自强求富旗号,兴办洋务运动。主题:救亡。(2)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成果:维新思想。使命:启蒙。(3)介质: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事件:五四运动。特点: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析】【详解】(1)策略: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等,结合所
30、学知识,可得出其策略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根据“19世纪后半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为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兴办“洋务运动”。主题:根据材料一中“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等,联系所学知识及时代环境可得出“救亡”为其主题。(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原因为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等。成果:结合材料二中的时间等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成果为维新思想。使命:根据材料二中“理性的智的层次”等,可得出其使命为启蒙。 (3)介质:根据材料三中“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等信息,结合所学
31、知识可知其介质为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的事件主要是五四运动。特点:结合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和材料二中“19世纪末”,材料三中“20世纪初”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近代思想变化具有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制度到文化的发展进程等特点。26.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孙中山三民主义(192
32、4年)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3、。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详解】(1)孙中山对民权认识的变化,联系所学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材料中的“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可知,表现在由推翻帝制
34、、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其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来回答。(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联系所学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该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果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中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以得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根据“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等信息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实践成果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4)根据材料信息
35、并结合所学可知,从理论的产生发展和理论的立足点等方面可以得出,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表现在: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际,不断完善。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
36、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根据材料,提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任意一条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示例1:论题:儒学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阐述: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了正人君子观念,对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
37、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孔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以及儒家和合观念有助于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既认同自身,又尊重他人,从而发挥儒家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使东方文明的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示例2:论题: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成就。阐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
38、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示例3:论题:中国科举制实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阐述:中国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其内涵是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人才。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也将这一制度传入西方并为西方国家推崇和借鉴,西方文官政体是西方各国结合本国国情所创立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西方文官政体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而又在中国的科举制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并用史实加以说明,据材料“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依据题干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及其作用方面加以立论,如儒家思想的作用,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及其影响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