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267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导与练》2015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滚动检测:第十单元(含14新题含详解).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单元滚动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第六、七、八、九单元1、2、3、4、5、6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7罗斯福新政8、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11、12、13、14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5、16、1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8、19、20综合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临沂模拟)“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休耕轮作D.精耕细

2、作解析:D“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据材料中“代田法”内容的叙述,可知它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2.(2013潍坊联考)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解析:C首先应理解题干说的“近代的前夜”的含义,是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依据是雇佣关系的出现。A项说的是手工业的工序复杂,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反映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排除;D项说明的

3、是商业的发展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的“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反映了雇佣关系的出现,符合题意。3.(2013潍坊四县联考)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西方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A.B.C.D.解析: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象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依据时间先后答案是B。4.(2013盐城调研)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

4、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 281779692304 25010018853 071403 9235171497 70810019114 8101620 441694 4451529 696100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A.B.C.D.解析:C据表格材料可知正确,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在改变,另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故正确;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是在“一战”期间,可排除,故C项符合题意。5.(2014珠海质检)道光以后四川省开始大量种植鸦片,鸦片的种植和

5、贸易成为近代四川商业性农业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体现了()A.外部市场对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B.清政府中央集权的逐步削弱C.四川农民“唯利是图”的经济意识D.近代农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因素解析:A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的大量输入,高额利润的刺激,使鸦片的种植和贸易逐渐扩大,这体现了市场对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6.(2013温州模拟)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

6、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解析:D材料反映农业、轻工业比重越来越大,重工业比重越来越小。农、轻、重工业比重趋于平衡合理,这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A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其比重不会超过农业,B、C两个时期处于“一五”计划和“大跃进”时期,重工业比重应不断上升,故排除A、B、C三项。7.(2014汕头质检)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查尔

7、斯里克特则说:“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讲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18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解析:D据“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和题干材料提示“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判断应是20世纪初经济危机时期的措施,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8.(2013广州海珠区测试)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

8、想的是()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解析:B据题干罗斯福主张限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工人工资,这反映在新政措施中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选B。9.(2013湖北调研)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B

9、.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解析:B1935年与1929年相比,美国税收的税率增长了3倍多,过快增长的税率使得民众的实际收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的消费能力,影响到经济发展,故选B项。10.(2013湖南模拟)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解析:B根据所学

10、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方式有: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联系表格材料,本题选B项,由于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使各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11.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国家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B.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C.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D.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解析:C“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

11、予20%的补助”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的实施,促使更多人开办旅馆,从而为国家剩余劳动力开辟了就业渠道,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故A、B两项正确。C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符合题意。12.(2013安徽联考)下表为美国19291941年经济数据,材料不能用来证明()项目1929年1933年1938年1939年1941年失业率3%25%15%17.2%9.9%人均GDP697美元372美元526美元556美元717美元A.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比较有限B.凯恩斯经济理论在美国并不适用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力、破坏力巨大D.“二战”是美国经济恢复的重

12、要动力解析:B由材料几个时间点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A、D两项结论是正确的;美国经济一直到1939年还没有真正恢复,说明这次经济危机的巨大影响,由此得出C项结论。罗斯福新政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与凯恩斯理论不谋而合,新政虽然成效有限但毕竟还是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13.(2013烟台模拟)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C.可以缩小贫富差

13、距D.富人乐于交纳解析:C根据题干税前和税后工资差距明显缩小,反映的是通过国家税收政策可以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现象,故选C项。14.(2014日照一模)2009年,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像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20世纪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B.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解析:B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像社会主义”指的是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宏观

14、干预,这体现出“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注意发挥市场和计划的调节作用,这是不同经济模式之间相互借鉴的结果,B项与题意相符;A、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是主要依据。15.(2013临沂模拟)苏俄(联)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联)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联)放弃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理想D.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解析:D本题以新情境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苏俄(联)政府吸引外资建成汽车制造厂,让资

15、本家参与经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6.(2013株洲一模)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解析:C据材料“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是指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是指斯大林采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手段

16、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这一过程中,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确立,故C项符合题意。17.(2013珠海二模)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2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上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是灾难性的代价。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模式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B.该模式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C.该模式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该模式忽视了对民生的改善解析:A材料中强调的经济模式出现在20世

17、纪2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于”)、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类似封建的管理”)、忽视了对民生的改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联系所学可知为斯大林模式,其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故本题选A。18.(2013惠州模拟)赫鲁晓夫阐述苏共二十二大的改革纲领:“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就意味着毁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更好地完成计划,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可能性来控制利润,更广泛地利用利润来奖励自己为集体良好的工作,来扩大生产。”据此可知()A.赫鲁晓夫并未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主张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

18、.赫鲁晓夫主张恢复列宁新经济政策D.赫鲁晓夫反对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更好地完成计划”以及“为集体良好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仍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19.(2013潍坊联考)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继

19、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解析:B斯大林体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但是材料无法说明,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20.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解析:A自留地是农户个体经营的土地。材料反映了苏联的自留地少,但产量却很高,从反面说明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2014惠州调研)

20、弱势群体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的人群,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作是以这样方式(优胜劣汰)进化的有机体,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廖仁平社会达尔文主义悖论性质分析材料二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的登记失业

21、与职工下岗率。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公开失业率4.484.765.857.508.18.328.69陈佳贵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19972001)(1)分析材料一中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背景。(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关注“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并分析其影响。(6分)(3)材料三中我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解析:第(1)问,由时间信息结合所学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主张、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知识概括背景。第(2)问,归纳罗斯福新政中的相关措施

22、,从社会救济、制定法律、以工代赈等方面说明;结合新政分析影响。第(3)问,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史实分析原因;从保障体制、再就业、分配制度归纳措施。第(4)问,从改革、发展、效率、和谐的角度谈启示。答案:(1)背景: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工业革命完成,资产阶段力量不断壮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兴起。(6分)(2)措施:制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标准;允许劳动者有与雇主谈判的权利;制定社会保障法,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刺激经济复苏(缓和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6分)(3)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帮助

23、下岗工人再就业;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自主创业。(6分)(4)启示: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政府要关注弱势群体,注重民生;适时改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2分)22.(2013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俄(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

24、“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罗斯福:噢,为啥?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罗斯福:哈哈。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

25、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材料三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20世纪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10分)(2)材

26、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4分)(3)为摆脱“路径障碍”,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是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6分)解析:第(1)问前一小问注意时间“1921192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考查新经济政策在工农业领域的措施;后一小问据“苏联20世纪30年代”可知是问苏联模式的弊端;第(2)问注意其中涉及人物“罗斯福”,可知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本质来回答;第(3)问结合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回答。答案:(1)“退却”:农业方面废除余粮征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工业方面改变国家高度集中管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分)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6分)(2)“心动”: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政治经济权利。(2分)“心灰”: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2分)(3)调整: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