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B)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丘陵山地等地都有水土流失的发生。据此回答12题。1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是()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会危及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由于植被的减少及水土流失,自然土壤由棕壤变成了红壤A B C D答案C解析南方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当地居民砍柴取薪现象严重,减弱了植
2、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加剧了水土流失,当地气候虽然适宜,但是农民对薪柴的消费量大大超过了树木的再生速度。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红壤是在湿热环境下自然形成的土壤。2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正确叙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完全由人类的不合理垦殖造成目前加强黄土高原宜农荒地垦殖可以缓解这里的人地矛盾黄土高原宜退耕还林还草、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是造成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A B C D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人为原因也有多种,黄土高原自古以来盛行轮荒耕作制度,轮荒的结果使原来的林草植被
3、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加剧了人地矛盾。读下图,完成35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5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答案3.C4.A5.C解析受人类
4、活动的影响(开矿、樵采、滥垦、滥牧等),天然植被破坏后,在风力的作用下,干旱、半干旱地区极易造成沙漠化。西北地区的大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形成沙漠化的潜在条件,因此第3题选C,第4题选A。在这些沙漠化地区,水资源缺乏,植被稀疏,解决人们生活燃料问题的措施不可能是发展沼气、发展薪炭林、利用小水电,只能是利用内陆地区极为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南水北调工程的关键是什么?是技术还是资金?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回答是:从工程技术上看,南水北调难度不大,资金筹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难点则是在人的认识上。阅读以上材料,回答67题。6南水北调工程的难点在于()A如何认识和处理调水和充分
5、利用当地水资源之间的关系B能否认识到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C能否真正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征D如何辩证地认识大型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及其负面影响7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对库区气候的调节作用表现在()A使库区云量、雨量增多,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变小B大气湿度增加,风速加快C降水量增加,库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D降水减少,温差变大答案6.A7.A解析跨流域调水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要处理好水源地和需水区之间的关系。丹江口水库附近水面开阔,空气湿度增加,云量增多,对气候有调节作用。8“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上过”这句描写我国某一地区景观的诗句,所描写地区受到影响最明显的地质作用为()A风
6、力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中的水平挤压作用D岩浆活动答案B解析“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上过”这句话描写的是黄土高原的窑洞景观,该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矿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实例。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莱茵河左岸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10中国和德国最大的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有()水源充足铁矿石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7、A B C D答案9.C10.C解析第9题,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位于德国的西北部、莱茵河右岸,本区缺少铁矿。鲁尔区的河流,北可通过莱茵河到达北海,东可以通过莱茵多瑙运河到达黑海,水运极为发达。第10题,首先判断中国最大的工业区是沪宁杭工业区,德国最大的工业区是鲁尔区,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3题。1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丰富的能源资源良好的开采条件适中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A B C D1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
8、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13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A西南、西北地区 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华北地区 D华东、华南地区答案11.D12.D13.B解析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这里的煤炭是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发展火电的基础,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发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发展煤化学工业。山西火电主要输往我国北方地区用电量大的京津、华北地区。南水北调东线
9、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于2010年2月7日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5项截污导流工程中,第一个全面建成、第一个落实管理单位、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项目,将对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调水水质稳定达标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416题。14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D黄河是“地上河”15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农业耗水量大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C西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地
10、区D三条路线中,中线的工程量最大16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长江下游枯水季节,海水有可能上溯,引起河口盐度升高彻底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沿线地势低洼,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沿线经济较为落后,对水质影响不大A B C D答案14.C15.A16.B解析第14题,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沿线地形如下图所示。第15题,东线是从江都抽水,西线穿越巴颜喀拉山输往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西线的工程量最大。第16题,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可大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读下图,回答1718题。17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
11、的是()A种草护坡 B打坝建库C平整土地 D修筑梯田18“平整土地”可以减少()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 D蒸发答案17.D18.B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地应采取的措施是平整土地;地应采取的措施是种草护坡;地应采取的措施是打坝建库;地应采取的措施是修筑梯田。第18题,“平整土地”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读“产品单耗国际比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名称单位国内平均水
12、平国外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能耗千克标煤/千瓦时392316吨钢可比能耗千克标煤/吨781646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81124.6乙烯能耗千克标煤/吨1 212714载货汽车油耗升/百吨千米7.63.419.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结论是()A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B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产品单耗差距最大的是乙烯能耗C我国重点行业产品单耗大D按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巨大20在山西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A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B不利于山西经济发展C输电的经济效益远低于输煤D不利于铁路运输的发展答案19.B20.A解析第19题,载货汽车油耗国内平均
13、水平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两倍之多,故此项单耗差距最大,故选B项。第20题,资源分布不平衡可采用跨地区调配,本题以建坑口电站的方式,变输煤为输电,可降低成本,减缓交通压力,但会加剧山西省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分布的特征,以及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2)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1)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交界处的过渡地带, 这里地势起伏大,坡度陡;降水集中,多暴雨;大部分属于我国西部经
14、济地带。这些地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经济活动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工矿建设破坏地表结构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技术,建设农林牧渔结合的大农业;改善农村能源供应,发展省柴灶、建设沼气池、营造薪炭林等;退耕还林还草,积极营建水土保持林;工矿、交通和城市建设中,有计划地堆放表土;实施护坡工程;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4分)材料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降水量不足,自20世纪初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资源调配工程建设,使南方农业得到发展;自1946年起,该州的农业生产居该国第一位。(1)沿40N作东西向的剖
15、面,地形大势可能是()(2)该州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沿海地区的降水多于河谷地带的原因主要是_。(3)该州南部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是_充足,制约因素是_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资源调配的工程措施主要是什么?如何调配?为了使这一资源全年稳定地获得,在河谷地区建设了许多工程,这些是什么工程?答案(1)B(2)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3)热量(阳光)水资源工程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水资源调配)。主要从北方多水区引水,部分从南方河流(科罗拉多河)引水。修建水库等工程。解析由图和材料可知,本区为美国西部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夏季炎热干燥,因此,水源成为本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跨流域调水可解决这
16、一问题。答题时可借鉴我国南水北调的方法。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呈爆炸式增加,平均增速达11%至13%,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 000亿立方米,50%将依赖进口。2005年10月,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已全线贯通,并正式投入运营。在一份公开的天然气网络布局计划中,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将天然气输往中国设想了3条路径,其中,两条从中国东北的黑龙江进入,一条从中国的新疆进入。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但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新世纪的四大工程中就包含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两大能源工程。材料
17、三我国常规能源调动方向示意图(下图)(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能源观念?(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3)读图分析A、B、C 3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各是什么?(4)试分析图中B线路能源输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保护的影响。答案(1)应树立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观;应节约能源;应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或积极开发新能源)。(2)渠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原因: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3)A:煤炭(答火电亦可);B:天然气;C:水电。(4)可使东部地区逐渐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
18、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解析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受地形和距离的影响较大。三条线路的源头分别是我国的煤炭基地、天然气主产区、水电基地。山西能源东运已出现了坑口电站向东输电的形式。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清洁的能源,而沪宁杭地区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第26次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于2009年10月21日出征南极。本次考察队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外,还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将在昆仑站构筑深层冰芯钻探的场地。(1)2009年1月27日
19、,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考察队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答案(1)GPSRS(2)C(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举任意两例即可)解析第(1)题,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和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