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706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

2、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详解】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

3、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 共同”、“ 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点睛】宗法制是我国早期政治的内容,属于贵族政治;而本题的关键词是用“父母爱惜子女”,形容“官员的尽职尽责”,体现的是在古代人们心中,国和家相通,官员与父母类似,说明“家天下”的理念深入人心。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

4、,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A. 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B.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 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A项不正确。“王权至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但是题干结尾是

5、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项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A. 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 皇权的至高无上C.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D. 疆域规模的扩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秦朝郡县长官任免方式是皇帝任命,而贵族政治则是血缘传承,故A项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郡县制是地方制度,而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疆域规模的扩大是推行郡县制度的因素,但是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

6、的政治制度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材料不能说明A.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 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C.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D. 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故A正确,排除。信玺和行玺的区别说明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故B正确,排除。材料也说明秦

7、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故C正确,排除。材料未涉及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故D错误,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6.“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古文的意思是:选出来的秀才,却不认识字,选出来的孝廉(就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却让自己的老父亲一个人居住。自称寒素清白一尘不染的人,却是浊如泥污的伪善者,那些居于大宅高堂的所谓良将,却是胆小如鸡的怕死鬼。说明了汉代初期实行的察举制此时已经

8、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并未真正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7.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指A. 西汉中、外朝制度B. 唐朝三省六部制C. 元朝行省制度D. 明朝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西汉中外朝制度是用中朝削弱以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排除A;元朝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不符,排除C;明朝内阁制度创立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

9、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符合“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B。8.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 防止地方割据B. 加强专制皇C. 发展地方经济D. 扩大统治区域【答案】A【解析】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削弱地方的经济,防止割据势力出现。故A项正确;行省制属于地方制度主要是加强中央集

10、权,故B错误;C和D均不是材料体现的目的。【点睛】古代地方制度比较分 封 制宗 法 制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通过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制,保证王权稳定。特点权力与义务并存。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作用巩固西周统治,但后期,出现诸侯割据局面。稳定统治集团内部,强化王权。相同点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9.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

11、实质上反映了A. 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 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 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 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内朝首领霍光拒绝丞相参加废立皇帝的会议,因为汉代内朝权力来自于皇帝,因此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答案为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朝掌握决策权力,外朝掌握执行权力,A项不能反映内外朝制度的实质,排除;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期,排除B;D项与材料反映的史实不相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内外朝制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意在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武

12、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内外朝制度。内朝参与决策,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负责执行,相权受到削弱,皇权得到加强。材料所述排斥丞相的现象反映的实质就是专制皇权的加强。10.“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 郡国并行制度B. 中朝制度C. 刺史制度D. 察举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由题干可知:“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指分封制,“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指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统治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

13、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而汉朝总体制度又是汉承秦制,所以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题干主旨是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与秦朝的郡县制而实行分封与郡县并存的一种制度,所以A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11.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上述材料反映了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可知的表述正

14、确;元朝的行省是地方上最高行政机构,故的表述正确;元朝的行省制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行省制与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故排除,选择A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1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内阁与军机处都是辅佐皇帝处理

15、政务的机关,两个机构离皇帝褣的远近变化,说明了皇权强化、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符合题意;B项不是本质上的,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C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内阁制与清朝军机处13.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A. 树立了官场廉政之风B. 强化了君主专制C. 削弱了内阁的权力D. 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

16、中“名臣贤相奉公守法”推断不出树立了官场廉政之风,故排除A。材料指出: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防止了大臣专权,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B;“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说明如果是内阁则权利属于大臣,题意与C项描述不符;材料中没有叙述统治基础的扩大,排除D。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14.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D. 丞相权力不断分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

17、制总体上得到了不断发展,排除A。题干涉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D是表象,而非实质。题干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分散直至消亡,这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结果,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5.唐代科举中,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没有糊名(密封)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精神B. 阻断“寒门”学子的科举道路C. 兼顾人才在试场之外的表现D. 扩充选官标准,扩大选拔范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

18、要考察的是科举制度。根据材料“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可以看出唐朝的科举制兼顾了考场之外的因素,而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做到公正公平,故A项是错误的;根据所学知识,B项是错误的;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16.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答案】C【解析】从材

19、料中的郡县制“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以得出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A、B、D项与题干不符,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郡县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从本题的关键词“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切入,得出答案。17.有人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下列对此制度的说明正确的是A.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B. 隋唐实行科举制后促进了社会公平C.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D. 明清加强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材料中论述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从隋朝时期开始实行,故B项正确;其

20、他选项均不是对科举制的论述,排除。18.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对抗丞相为首的外朝,排除A;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

21、;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管辖的六部执行,排除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是在明成祖时期,排除D项。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19.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A.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B. 中枢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C.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D. 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答案】B【

22、解析】题干中丞相、中朝、尚书、门下省和中书省都是中央官制,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中央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故B正确;三省六部的出现是隋朝,完善于唐朝,秦汉时期没有这一制度,魏晋南北朝这一制度雏形出现,故排除A;大一统出现于秦朝,强化于明清,故排除C;题干中没有体现社会结构的变化,故排除D。2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 君主专制B. 中央集权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强

23、调了中国文明的统一性与连续性,首先排除C和D,这两项制度在秦朝建立后就基本废除了,尤其是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虽然还深远,但对中央政治权力的分配不起支配作用。A项制度总的来说消极影响更大一些,排除。而B项的中央集权制从秦朝形成后,延续了2000多年,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B。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解和认识,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1.从左图到右图变化,最能反映出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 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C.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D.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答案】B【解析】【详

24、解】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趋势是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明朝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直至达到顶峰,故选B;材料并非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从历史来看,中央机构并非一直是精简的,如宋朝机构就比较臃肿,排除C;六部的设置是三省六部制发展的重大成果,但并不能够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历朝的变化,排除D。2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B.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C【解析】材料

25、中作者把鸦片战争的责任推到中国方面,这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应该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以便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排除。23.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南京历史变迁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答案选A。天朝

26、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约法,排除BC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24.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C.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答案】

27、A【解析】【详解】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该战争为第一次鸦片战争,A项为辛丑条约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与之相应的,中国也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故BCD均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题解体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描述,学生只需根据其程度词即可判断出该战争指代的是什么,进而结合所学可迅速作出判断。25.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非现代化中国

28、,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A. 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B. 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C. 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D. 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可知,抗日战争改变了战争前一盘散沙的状态,将全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C。A项并不符合材料的描述,不是“全新现代性”的内涵,排除;抗战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就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排除B;抗日战争后还有解放战争,中国并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D。26.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下图

29、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B.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C. 国民大革命D. 中华民族的奋起【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知识结构讲到的主要是列强侵华事件以及战争后中国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反映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所以本题应选A。2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A. 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完全胜利B.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D.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

30、利,故A正确;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故B错误;抗日战争并不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此前就有甲午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A。28.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A. 国共共同抗日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 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D. 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19

31、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可见国共双方都比较看重戴安澜将军的功绩,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共共同抗日,A项不正确;材料也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B项错误;D项的表述也与材料无关。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反抗外来侵略B. 寻求救国之路C. 掀起民主革命D. 推翻清朝统治【答案】A【解析】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情形,“义和团旗帜”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时

32、期中国人们掀起的反帝运动,由此可见,三幅图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这一主题,故A正确;虎门销烟无法体现“探索救国之路”,排除B;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封建反侵略,虎门销烟、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都不反封建,排除C;虎门销烟、甲午战争目的是维护清王朝,义和团提出“扶清”,D错误。30.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广播电台传出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中华民族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A. 共产党敌后抗战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 全民族团结抗战D. 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33、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正义战争,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是战争能够取胜的根本原因。因此,它本身就包括选项A、B。选项D国际社会的援助是抗战能够取胜的客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二、材料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为之虑。贞观政要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三 自

34、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神福。南雍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3)元代在中央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答案】(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

35、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或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4)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影响: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信息“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知唐太宗对待宰相的态度是让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之处;在唐代设置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之间分权运行,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

36、通过分散相权,最终加强了君权。(2)结合材料信息“太宗患中书权太重”可知宋太宗认为宰相的权力太大,因此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设置来分割相权,“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分散,因此说宋代是“传统相权的衰落”的关键。(3)元代设置中书省,中书省长官承担宰相的职责,但主要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并通过一系列的分权措施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材料信息“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明太祖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威胁君主利益

37、,因此通过废丞相,设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方式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4)通过上述材料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分散相权的方式不断削弱相权,在分散的过程中相权渐趋衰落,一直到明代明太祖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与此同时皇权则日益得到强化,到明清时期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相权的衰落和皇权的加强虽然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是君主专制的强化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与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设六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2.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38、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页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得抗战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的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发生在什么战争中?(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图二、图四两种不同场景的主

39、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如何?【答案】(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图一:三元里抗英;图二: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图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图四:全民族的抗日战争。(3)图二: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退让;图四:全民族团结一致,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0、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对应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应的是中日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对应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的民众掀起了抗英斗争;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先后有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等抗争活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则出现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战争。(3)由材料三“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的到最后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的结局不同主要与参与的主体有关,甲午战争时期,战争的参与主体是清政府,他们政治腐败,

41、对日本进行了妥协退让;而抗日战争时期,参与的主体是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4)结合所学,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国内角度上讲,首先抗日战争的地位特殊,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同时,它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特别重大,在此期间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最后,它影响深远,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角度上讲,中国的这场反侵略斗争不仅仅是民族战争,它更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