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53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岑溪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先秦时期某学派赞美一个明知有水车但仍从井里背水的农民,因为这个农民懂得奇巧之物会使人产生邪念。该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故选B;儒家主张仁、礼,法家主张法治、中央集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CD不符合题意,排除。2.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一学派的治国理念是A.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B. 无为而治、小国

2、寡民C.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D. 专制集权、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可以看出此家学说关注的是国家的管理,据此可判断出应该是法家的思想,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等,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是儒家的思想观点,关注的是人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以及人欲自然关系等,与题意描述内容不符,故A项排除;“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属于道家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中“国家管理”的信息无关,故B项排除;“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体现出对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的关注,与题干中描述的管理国家不合,故

3、C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需要关注材料中的转折词,这样对解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本题中“不关注也不关注而”等信息可知强调的是后者,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准确获取正确答案。【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3. 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其“显”在于“兼爱”、“非攻”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材料说明了A. 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 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C. 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D. 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墨家更注重政治活动,自然科学方面“不受

4、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选项D正确;材料未反映儒墨两家思想的结合,排除A;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不是百家争鸣导致的,从材料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和民众对自然科学关切度不高,选项B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法家更受欢迎,排除。4. 古代某思想家曾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下列言论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B.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不知礼,无以立也”体现的是对礼的重视,属于儒家主张。C选项体现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

5、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道家的主张,排除;B选项属于法家的主张,排除;D选项属于兵家的主张,排除。5. 战国时期,时常出现学派因内部意见不一而分裂的现象,相传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墨子死后,墨分为三。这表明A. 各派学说随时代不断革新B. 分散的小农经济影响学术发展C. 学在民间推动学术自由D. 政治的分裂状况日益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相传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墨子死后,墨分为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墨两家的分化体现了当时学术相对的自由,学术下移及文化的融合推动儒墨两家认识逐渐产生分歧,派别众多,体现了学术的相对自由发展,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反

6、映的是一种分化,而不是体现各派不断发展革新,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儒墨两家在孔子和墨子后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影响学术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学术相对自由发展的状况,没有体现政治的分裂状况,故D选项错误。6. 黄宗羲极其重视宰相的职位,他主张将宰相的地位提高到几乎与君主相等。他说:“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乎宰相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材料中黄宗羲重视宰相的主要目的是A. 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B. 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C. 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 否定君主制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

7、救”表明黄宗羲重视宰相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宰相的作用,不能体现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只是体现对宰相的重视,不能得出当时中央机构健全与否,故C不正确;材料信息可知其承认君主制,故D不正确。7.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A.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B.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C.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答案】A【解

8、析】【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明朝的关于杂剧的禁令,一方面禁止扮演帝王将相,另一方面支持封建道德楷模,这些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是在清朝,不是明代,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C项错误;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8.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 缺乏理性精神B. 求善而不存真C. 落后于西方国家D. 具有很强的封

9、闭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求善而不在存真,只追求成果的效用而不注重其中的原理,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在许多方面领先于西方国家,如四大发明等,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未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一位士大夫在日记中谈到:“现在以下乡开化为宜,论悯其愚,不忍不教;欲资

10、其力,不得不教。且官场之因循,世家之骄奢,市侩之油滑,名士之贵重,无可与成事者。”这反映了A. 维新人士欲借民间力量而推进改革B. 近代先进中国人逐渐关注底层民众C. 封建官僚意识到农民和自身的不足D. 当时社会变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维新人士欲借民间力量而推进改革材料中体现不出,故A项错误;“市侩之油滑,名士之贵重,无可与成事者”没有体现关注底层民众,故B项错误;封建官僚没有意识到自己不足,故C项错误;材料“论悯其愚,不忍不教”“官场之因循,世家之骄奢,市侩之油滑,名士之贵重,无可与成事者”体现了老百姓愚钝,市井之人油滑,对维新变法无动于衷,说明了

11、社会变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评价10. 1852年,100卷海国图志最终补成,魏源在新增的第61卷中从在地球图说、外国史略以及瀛环志略等著作中辑录了大量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记载,并称其“以部落代君主,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对瑞士的介绍也扩充了篇幅,“推择乡官理事,不立王侯,”乃“西土桃园也”。这表明当时A. “师夷长技”说并不排斥吸收西方政治的合理成分B. “师夷长技”主要就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 地主阶级抵抗派陷入学科技还是学政治的困惑D. 魏源等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走西方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美国、瑞士的政治制度

12、,并赞赏其“推择乡官理事,不立王侯”乃“西土桃园也”,说明魏源并不排斥吸收西方政治的合理成分,故A正确;魏源“师夷长技”主要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学科技还是学政治的困惑”,排除C;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走西方道路,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推择乡官理事,不立王侯”“西土桃园也”,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魏源的思想分析解答。11. 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0年”“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故D项正确;“双百”方针主要针对文艺和科技领域,故A项排除;B项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排除;C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点睛】“1980年”“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是关键信息。12. 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

14、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从材料可以看出A. 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领导了新文化运动B.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C. 中共诞生使毛泽东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D. 五四时期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走向成熟【答案】B【解析】【详解】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传播影响下,陈独秀、毛泽东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这,B正确;毛泽东并没有参与领导新文化运动,A错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1921年,C错误;毛泽东思想开始走向成熟是

15、延安时期,D错误。13. 1990年,邓小平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这说明邓小平A. 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B. 开始形成市场经济理论观点C. 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 主张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1990年”和邓小平讲话内容可知,邓小平深刻阐明了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推动了思想的解放,这是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体现,故A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开始形成市场经济理论观点,排除B;1992年中共

16、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材料强调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不是主张要进步扩大对外开放,排除D。14. 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 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B. 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 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 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A错误。朱熹认为理事世界的根本,王守仁认为心是

17、世界的根本,B错误。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本心,朱熹认为理事世界的根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正确。王守仁重“求心”,提倡“知行合一”,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本题难度不大,学生需要识记关于朱熹和王阳明思想主张的基础知识,再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5.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 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 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 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D. 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庶人不议,顾炎武认为制度不完善,庶人即可议政,这显然是进一步完善了传统儒家思想,选

18、项B正确;顾炎武和孔子的主张一脉相承,不存在背离之说,排除A;选项C表述绝对且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1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善中国。李大钊与在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政治社会转型。”二者的争论A. 使得近代中国社会完成了转型B. 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条件D. 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李大钊与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实质上学习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争论的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

19、思想传播,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C正确;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完成社会转型,A错误;材料中争论的实质不是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B错误;中的消除说法绝对,排除。17.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 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 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

20、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名师点睛】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维新变法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但维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较为激进而总体上他们都赞成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18. 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

21、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A. 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B. 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D. 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可知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A正确;立宪运动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不能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它并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群众支持,故B错误;而材料强调的是立宪,C指的是革命,故C错误;因为维新变法此时已经失败,故D错误。故选A。19. “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

22、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与题干主题不符,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步骤和前景,与题干主题不符,故B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讨论的是关于新中国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的问题,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

23、1957年,属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一部分,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故D项正确。20. 林则徐在鸦片战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而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表明他A. 认为维护统治依赖军事剿匪B. 强调提高军备即可打败外敌C. 未能找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 传统夷狄观念没有丝毫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林则徐强调剿匪成功要“器良技熟”“大炮得用”。材料没有涉及他军事剿匪的目的,故A项错误;林则徐强调打败外敌除了提高军备外,还要“胆壮心齐”,故B项错误;材料中他认为清政府

24、主要是军事落后,没有看到更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差距,故C项正确;林则徐“师夷长技”的主张,改变了“鄙夷”的传统夷狄观念,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21.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 改良社会风俗成国民共识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答案】B【解析】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

25、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名师点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传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等。本

26、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广告宣传中的体现,广告的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精神日旺,思想日新”也反映出1913年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追求新思想、追求进步的社会潮流。22. 孙中山认为“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欧美各国从这种经济利益相调和的事业发达以后,社会便极有进化,大多数便享福。”据此可以推知孙中山A. 准备致力于发展实业B. 主张学习欧美进行革命C. 反对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D. 不赞成社会经济领域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社会革命)的主张,没有提及发展实业,A

27、项排除;材料反映欧美社会调和社会矛盾的方式,而非学习欧美进行革命,B项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主张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C项排除;在民生方面,孙中山主张调和的方式缓和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采取缓进的方式,D项正确。故选D。23.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

28、持。”A. 实现中国工业化B. 推动中国近代化C. 实行民主政治化D. 启蒙与救亡并重【答案】B【解析】【详解】李鸿章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梁启超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章太炎是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四人的思想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选B;章太炎、梁启超的言论无法体现实现中国工业化,排除A;李鸿章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无法体现民主政治化的诉求,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启蒙与救亡并重”,排除D。24. 毛泽东在1926年9月提出,不是土豪劣绅镇压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土豪劣绅贪官污吏。“

29、中国的革命只有这种形式,没有第二种形式。”毛泽东的观点A. 开创了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 与中共中央对革命形势的判断一致C. 强调了农民在革命运动中地位D. 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教训的反思【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可知毛泽东强调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开辟于1927年,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当时中共中央对革命形势的判断仍是城市中心论,故B项排除。国民革命运动1927年失败,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二、材料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25.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

30、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

31、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2、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2)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说明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3)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解析】【详解】(1)总结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其作用的表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不难得出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

33、会的统治思想。(2)材料二中文字“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说明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显然这一说法不够科学,其目的在于为维新变法的宣传披上合法的外衣。(3)从材料三中内容不难得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理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26. 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一致探索中国的独立之路、富强之路、发展之路,正是由于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中华民族逐步觉醒、抗争、独立、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

34、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的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摘编自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材料二 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

35、错误。”毛泽东文集(1)依据材料一和近代中国社会背景,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发生变化的特点。(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有何共同特点?【答案】(1)特点: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思想的多元化;传统思想的束缚;救亡图存。(2)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方思想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3)道路探索: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36、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点:基于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性强。【解析】【详解】(1)特点:由材料“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得出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由材料“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得出思想多元化,由材料“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得出传统思想的束缚,结合时代特征得出“救亡图存”的特点。(2)原因:结合“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政

37、治角度,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经济和阶级角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思想方面,西方思想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3)道路探索: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点:结合“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基于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性强。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38、求。材料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熟读古代典籍。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等介绍西学知识的书刊,并游历香港,后参加顺天乡试失败,南归途中大购西书,认真研读,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中法战争失败后,要求变法图强,进行宣传活动。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14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被派往英国流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连续发表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论

39、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含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总分观点提炼论证一等观点明确,且来源或符合材料观点模糊或没有明确观点能够围绕所提观点展开论述,理由充分。准确运用多个中国近代史史实。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二等基本能够围绕所提观点展开论述,理由较充分能够比较准确运用单个中国近代史史实。语言表达比较清晰,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不能围绕所提观点展开论述,缺少论证。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关系不清。示例一:观点: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有较大影响。论述: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入侵,西方文明不断涌入中国,逐渐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西方技术被洋务派引入国内,促进了近代

40、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中华民国被先进中国人尝试。西方民主思想、民权学说改变着国人尤其是社会精英的观念,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西式生活方式传入,改变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俗。示例二:观点:沿海地区较早接触西方事物。论述:近代中西方的接触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鸦片战争让沿海地区官僚士大夫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近代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的沿海地区,成为中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成为中国最早出现近代化色彩的区域。广东、天津、上海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之地,明显受到西方早期资本输出的刺激。示例三:观点:民族危机加深不断引发救亡道路的探索和思考。论

41、述: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过救民道路。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关注西方,编译著作,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完成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力图挽救危机。发自草根的义和团运动用传统农民运动方式,以迷信思想为依托,反对帝国主义。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理论与国情结合,找到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民族独立。【解析】本题的回答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然后根据设问要求通读材料,任意提炼出一个观点并根据提炼的观点结合中国

42、近代史加以论述。如由材料中的信息“康有为1879年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等介绍西学知识的书刊,并游历香港。后参加顺天乡试失败,南归途中大购西书,认真研读,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中法战争失败后,要求变法图强,进行宣传活动”“严复1895年连续发表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即可提炼出“民族危机加深不断引发救亡道路的探索和思考”的观点。论证过程可以结合相关所学,从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提出最早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与史实相符即可。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