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南中学2022届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个1.5分,共48分)1据统计,雅典自由民中占有财产较多的第一、二等级公民仅4000人,广大自由民多属第三、四等级。希波战争中主要由第三等级公民构成重装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这一变化A有利于协调公民内部矛盾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C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D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2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相比共同点 A突出财产等级 B抑制贵族特权C化解社会矛盾 D加强中央集权3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垄断的是A公民大会的设立 B四百人会议的创立C公民陪审法庭的建立 D陪审员实行抽签制度4梭伦指出:“我制
2、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这表明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A树立古代法律的典范B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C保护雅典贵族的利益D协调雅典各个阶层的矛盾与冲突5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在这一改革中,“解负令”的颁布A使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开创了司法独立的新时代B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和社会基础C保障了平民的政治权益,使人民主权理念落到实处D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6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会议7商君书农战中记载圣人明君者,非
3、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据此可知,商鞅变法A首次提出富国强兵B主张实行君主专制C加速实现民族融合D以农业发展为要务8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旧的贵族C树立君主权威D强化社会控制9中国先秦历史上的许多改革都因触犯旧势力利益而“人死政废”,但商鞅变法却没有因“人死”而“政废”。其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A得到了秦国人民支持B措施具体有效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得到国君支持10商鞅变法中,秦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4、。其实质是A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井田制下的土地疆界D培育了一大批新兴地主11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栗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这一规定A限制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前提是国家控制大量荒地D土地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12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C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D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13北魏孝文帝说:“北
5、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14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宋代司马光为宋神宗讲经时提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并且以曹随萧规等历史典故进行论证。王安石参政离开经筵之后,安排吕惠卿进入经筵,吕惠卿又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这说明A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B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C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D宋代朝臣的
6、文化水平难分高下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A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的负担B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C加速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对百姓的社会管控16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布了A募兵法和保甲法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C将兵法和均衡法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17北宋初年,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占总人口的40,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也就相应上升了。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赋役和户籍管
7、理制度的改革B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府推行不抑兼并政策D土地流动不断加强18北宋时,对于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北方人反对,因为北方多是大户,其余为佃户;而南方人并不反对,因为南方主户多而客户少。这表明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经济发展影响政经思想C南北经济发展拉大D南北经济制度的差异大19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20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
8、主教会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21诗人海涅说:“路德的语言在不到几年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A“因信称义”瓦解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B马丁路德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宗教信仰统一是语言统一的前提D用德语翻译圣经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2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这表明A农民与地主之间没有根本矛盾B改革是由农奴主主动实施的C农民没有获得事实上的自由D农民没有获得法律上的自由23从客观上说,1861年改革使
9、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这场改革没有改变A封建生产关系B俄国社会性质C农奴的法律地位D沙皇的专制统治24列宁说:“如果总的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由资产阶级主导并完成B是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彻底变革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25下表反映了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情况,从中得出的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正确认识是()1854-1859年,每俄亩土地
10、平均价格1861年,政府每俄亩土地可垫付的赎买贷款额1861年,每俄亩土地农民实际支付价格25.93卢布33.11卢布69.26卢布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C减轻了俄国农民的负担D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2619世纪晚期,在俄国农村,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他们不仅购买农民所出卖的份地,还买进地主所出售的庄园;另一方面分化出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还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这一时期俄国农民阶级的分化A表明农奴制改革违背了历史潮流B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已成熟C体现了农村旧的生产关系的强化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7明
11、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认为:“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该主张主要强调的是A政府引导民间投资B对外扩张获取原料C注重发展近代工业D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8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的取胜B“殖产兴业”的推动C1889年宪法的颁布D军事工业的刺激29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
12、明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30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这一“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A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B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C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D措施中没有涉及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31在维新运动中,报纸由19种增加到70种,学会数量更是达到了上百,编译的西方著作、新式学堂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使街头巷尾持书握报,聊论时势不再稀奇。这表明维新运动A打破了传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B起到了启发民智的思想启蒙作用C重视发动改良运动的群众
13、基础D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32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主张在中央实行“议郎”制度,要求以府县为范围,约每十万户中公举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士”充当“议郎”,这些“议郎”不仅可备皇帝顾问,而且还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康有为这一主张A沿袭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理念B奠定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基础C借鉴了西方的“民主共和”理论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材料 1521年,明武宗病死,世宗即位。在首辅杨延和的帮助下,他革除前朝弊政,进行法制改革。武宗大兴土木,挥霍无度-财政困难,遭到众多官僚反对,结果
14、大批官员被处罚,“冤滥满狱”。世宗批发杨延和拟定的即住诏,对遭受不公正处罚的官员予以彻底平反,并加以恤录。鉴于前朝专任厂卫,滥用刑罚镇压民众,世宗决定采取宽刑政策,除死罪不予赦免外,对其即位前的一般犯罪都免于刑事责任。前朝滥设皇庄,各级地主广占土地,横征暴敛,民情激愤。世宗下诏严禁主管征收赋税的官员敲诈勒索,并“许被害之人指实奏告,治以重罪”,下令将增设关卡一律取消。这些措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出现了“海内称治”的局面。摘编自怀效锋嘉靖新政中的法制改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世宗改革法制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指出法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5、(14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
16、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3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分)材料 梁启超认为,太平世和天下大一统在道德上是崇高的,但如果人们的忠诚达不到或超越国家这个极点,都是野蛮的象征。他指出,必须正视一个由许多不同民族和种族组成的世界,这些种族是在彼此相互联系中残忍的竞争发展起来的。这种竞争是无可指责的,它们是由世界的自然法则所支配的人类历史的无情事实。梁启超还将近
17、代帝国主义的扩张看成是不断增长的国力、举足轻重的经济和国家每个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动员全民族的集体力量,必须使它的成员认识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处在一个危急关头,并因而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他认为,國民概念将近代国家与传统形态的国家明确区分开来,在近代西方国家仍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但重要的是人民既是统治者同时又是被统治者。一个近代公民不仅对政府有应尽的义务,而且在政府的组成和政策的制订中有表达意见和选择的政治权利。摘编自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意
18、义。(6分)历史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希波战争中主要由第三等级公民构成重装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可知,第三等级公民在雅典城邦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三等级公民多属于自由民,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到发展,故B正确;第三等级公民在雅典城邦的地位日益重要,与“协调公民内部矛盾”无关,排除A;第三等级公民在雅典城邦的地位日益重要,与“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直接民主,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希波战争中主要由第三等级公民构成重装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联系所学梭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2B【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
19、梭伦改革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了贵族世袭的特权;梭伦改革中,建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的特权,故两者都抑制了贵族特权,B项正确;A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主要是指梭伦改革,排除;D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故选B。3C【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中建立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这样就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在此前就已存在,梭伦改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同题意无关,排除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
20、机构,同材料题意无关,排除B项;D项是体现民主制度的,同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4B【详解】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缓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B项正确;A项不是目的,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各个阶层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5B【解析】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和人身自由,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和社会基础。故答案为B项。“解负令”没有涉及司法问题,排除
21、A项;梭伦改革中,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排除C项;财产等级制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排除D项。6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废除世袭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到政治权利,故B正确;A与工商业奴隶主无关,排除;CD不能体现“最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分析解答。7D【详解】据材料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可知,商鞅强调农业
22、发展的重要性,故选D项;早在春秋时期的变法中就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C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不符合商鞅变法实际,故C项错误。8B【详解】材料是对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的描述,这一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打击了旧贵族,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连坐法的影响,排除。故选B。9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所以虽然人死了,但是政策没有被废止,故C符合题意;得到了秦国人民支持、措施具体有效、得到国君支持也是商鞅变法没有因“人死”而“政废”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故排
23、除ABD。10A【详解】题干材料“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反映的是秦国土地制度的变革,其重要意义在于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A正确;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是商鞅变法的影响,不是材料中实质体现,B错误;打破井田制下的土地疆界是材料中的现象,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培育了一大批新兴地主不符合材料土地制度变化的实质,D错误。【点睛】战国时候,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与改革,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最有成效。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从而推动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1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均田制
24、的推行,国家将其控制大量的荒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故选C。均田制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A的说法错误,排除;结合史实可知,土地兼并问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故B的说法错误,排除;均田制下土地为国家所有,D的说法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在农业上的改革,学生根据均田制的特征即可作出解答。12A【详解】“伊洛中区(洛阳)制御华夏(中原)”说明孝文帝改革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13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A 项有一定迷惑性,
25、拓跋氏已经是皇族,不存在提高政治地位的问题;、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C。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点评: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等移风易俗的措施,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鲜卑族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4B【详解】同为负责讲论经史的经筵,司马光用历史典故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反对变法,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则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说明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B项正确;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宋代政务决断有
26、民主性与经筵活动负责“讲论经史”不符,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D项错误。15A【详解】根据材料“安石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百姓不堪再括之苦”,可知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负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B项错误;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北宋国力,排除C;材料分析的是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的不足,与社会管控无关,D项错误。16B【详解】考察王安石变法。为解决北宋积贫的局面,王安石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等。募兵法、保甲法、将兵法属于强兵之法;科举新法属于取士之法。故可排除A、C、D,故应选B。17A【详
27、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69年开始的王安石变法,通过改革赋役和户籍管理制度,调整了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导致北宋客户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主户上升,A项正确;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佃农比例下降的原因,B项错误;政府推行不抑兼并政策会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强和佃户的增多,C项错误;土地流动不断加强不是导致拥有土地的纳税户增多的原因,D项错误。18B【详解】从材料“北方人反对,因为北方多是大户,其余为佃户;而南方人并不反对,因为南方主户多而客户少”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同,从而影响了政治经济思想,故B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
28、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制度的差异,故D项排除。19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选项排除。20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割据状态,因此A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人们不再盲目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B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29、为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522年路德翻译的德文版新约出版,他在圣经中使用的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D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21D【解析】 “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事务的自主,冲击了天主教的充当与信徒与上帝沟通的媒介的权威,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信仰统一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语言的统一,排除C;材料“路德的语言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说明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伴随马丁路德教的传播,推动了德意
30、志的统一,排除D。22C【详解】从图片中农民匍匐在地的状态看,农奴主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农奴没有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故选C;A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1861年改革是沙皇被动实施的,排除B;通过改革,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排除D。23D【详解】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改变沙皇的专制统治,导致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是很缓慢,故选D;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性质,排除AB;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成为自由人,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缓慢”,联系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分析解答
31、。24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故选C;农奴制改革由沙皇主导完成,排除A;农奴制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不是彻底的变革,排除B;D项只能表现为政治层面观点的正确,不能体现经济层面的观点,排除。25D【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在改革后不断上升,这主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价格问题,并没有反映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技术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到价格问题,农民的负担是否减轻不得而知,故C项错误。26D【详解
32、】19世纪晚期,少数富农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和资金,为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奠定基础,大批破产的农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故选D;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排除A;无产阶级革命指工人阶级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体现农村逐渐出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排除。2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它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作出判断。既然这是明治元勋的一段言论,那么就要联想到明治维新的内容和作用与之相对应。材料观点很明确,加以史实相印证,不难看出最后的结论是: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工业。
33、所以答案选A。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内容28B【分析】从时间可以看出恰为明治维新期间,其次工厂数和蒸汽机的迅猛增加说明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正是明治维新的重要举措“殖产兴业“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甲午战争是18941895年,故排除A项;1889年宪法确立了日本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不可能是工厂和蒸汽机数增加的主因,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这些工厂和蒸汽机主要为军事工业服务,故排除D项。29D【详解】根据材料“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可知,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
34、言人,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所以D正确;“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所以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所以B错误;材料反映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无法体现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所以C错误。30B【详解】洋务运动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主张进行政治变革,所以戊戌变法相对于洋务运动出现了“质的飞跃”,故B符合题意;A项不是本质变化,排除;洋务运动也是自上而下的变革,排除C;D项与戊戌变法内容不符,排除D。31B【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维新运动中大量翻译西方演说以
35、及开办新式学堂,这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促进国人思想的启蒙及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没有体现,排除。32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公车上书中康有为主张实行西方的民主议会制度,这是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康有为与洋务派无关,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而不是民主共和,排除C。33(20分)(1)背景:宦官专权,厂卫横行,政治腐败;武宗大兴土木,挥霍无度,财政困难;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6分)(2)措施:实行宽刑简罚,调整刑事政策;平反忠臣冤狱;规范赋税征收,取消增设的关卡。意义:惩办贪官污吏,有利于促进政治清明;规范赋税征收
36、,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14分)【解析】(1)根据材料“鉴于前朝专任厂卫,滥用刑罚镇压民众”“武宗大兴土木,挥霍无度,财政困难”“前朝滥设皇庄,各级地主广占土地,横征暴效,民情激愤。”可知明世宗改革法制的背景。(2)措施:根据材料“世宗批发杨廷和拟定的即位诏,对遭受不公正处罚的官员予以彻底平反,并加以恤录。”可知平反忠臣冤狱;依据材料 “世宗决定采取宽刑政策,除死罪不予赦免外,对其即位前的一般犯罪都免于刑事责任。”可知实行宽刑简罚,调整刑事政策;依据材料“世宗下诏严禁主管征收赋税的官员敲诈勒索下令将增设关卡一律取消。”可知规范赋税征收,取消增
37、设的关卡。意义:根据以上措施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即可。34.示例一: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这多个学派。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
38、农耕经济占主导。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总结: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
39、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批判君主专制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主巨大贡献。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
40、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35.(20分)(1)特点:主张新的世界秩序观;强调民族国家间的竞争;重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政治权利。成因: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启蒙思想的引介传入;中国近代化的发展。(14分)(2)意义:促进了传统华夷观的解体;对新民族观的确立产生影响;有利于西学东渐和思想解放。(6分)【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他指出,必须正视一个由许多不同民族和种族组成的世界”得出主张新的世界秩序观;“这些种族是在彼此相互联系中残忍的竞争发展起来的”得出强调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根据材料“必须使它的成员认识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处在一个危急关头,并因而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得出重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政治权利。成因:结合梁启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自身近代化发展等角度概括。(2)根据材料及所学,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促进新民族主义观念的产生、救亡图存等方面概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