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漏底的玉器和粗鄙的瓦罐韩昭侯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国君,善用人才治国,使韩国迅速强大起来,可是他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弱点:说话把不住口风,经常无意之中说漏了嘴,把一些重大的机密提前泄露出去,使决定好的计划无法实施,半途而废。大臣们为此伤透了神,但又不好直接劝说韩昭侯。有个叫堂溪公的人,自告奋勇去劝韩昭侯。堂溪公对韩昭侯说:“我有一只件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溪公又说:“我有一只瓦罐,看起来很粗鄙,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当然可以了。”于是,堂溪公进一步解释说:“在我们韩国,大臣们制定了好的治国之策,如果不注意保密,随便泄
2、露了出去,就像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再好的治国之策就好像没有一样。而一个一般的治国之策,由于保密措施得当,就像一个粗鄙的瓦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照样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从那以后,凡是和大臣们在一起秘密谋划的事,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而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诚然,一个好的谋略,如果泄露出去掉,就像没有底的玉器无法装水一样,毫无用处;相反,一个普通的治国之策,只要保密措施得当,就像一个粗鄙的瓦罐,有了底,能装酒,照样能把国家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