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第I 卷(选择题 每小题2 分,共60分)1“癸丑卜,争,贞旬无祸?王占曰:有祟有梦。”这条反映神权与王权关系的卜辞最有可能源于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朝2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妻室子嗣妻(正配)B二哥(20岁) D四哥(15岁)妾一(侧室)A大哥(23岁)妾二(侧室)C三哥 (18岁)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 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
2、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5金克木在风流汉武两千年中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运转机制,加上了软件。以下机制不属于汉武帝加装“软件”的是A十三部刺史 B颁布“推恩令”C中朝制度 D通判制度6唐代地方乡族势力较为关注地方官员的去留,有时会“诣阙”请求官员留任,或带领民众遮道拦留官员,直接干涉地方官员
3、的任免。而中央也重视向以耆老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治绩是否属实。这些举措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B保障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的弱化7据旧唐书职官记载:“有唐以来,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其次以流外入流(未被编入正式官职,但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可以到吏部参加选铨后授官)。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又有斋郎、品子、勋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属,亦有番第,许同拣选。”据此可知A唐代的选官途径有三种 B未被编入正式官职的小吏无缘做官C科举制是当时最重要的选官途径D以才学取代门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8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军功授爵制(秦朝)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A血缘军功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军功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D血缘军功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9明初以前,六部均隶属于丞相,凡事必须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书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且在内阁之上。但随着内阁地位的提高,掌握票拟权的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六部职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为内阁所侵。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拥有票拟权后,其职能与中书省相同B内阁随着其地位的提高,正式统率六部百司C内阁与六部职权
5、界限不清,影响政府行政效率D内阁在发展中最终成为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1019世纪50年代初,在与英、法、美等国进行“修约”的谈判中,清政府对于英、美公使提出的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要求表示是万万不可允许的,而对于免交欠税、废除广东茶税每担多交二钱等要求,虽然旧约中没有却表示仍可相商。这说明A中外交往在协商中趋向平等 B清政府极力维护传统外交体制C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 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其合理性1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 B.鸦片仍然不能输入C清政府不听话 D.外国
6、商品滞销12.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B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C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D甲午战后中国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13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上述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国犯法难逃罪责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14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主要原因是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B资本主义
7、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让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15“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上述“革命的火焰”始于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国民党一大 D北伐战争161933年春,中央苏区政府成立粮食调剂局。新谷米上市后,粮食调剂局以高出市场1/3的价格,向农民(主要是贫农、雇农)收购米谷,待到青黄不接之际,再按市场价格的95%卖给农民。粮食调剂局的成立A保证了反“围剿”的胜利 B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移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稳定全国的粮食市场
8、秩序17中国近代史上,爱国军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A林永升、张自忠、邓世昌、安德馨B邓世昌、张自忠、徐 骧、安德馨C邓世昌、吉鸿昌、刘永福、宋哲元D徐 骧、邓世昌、林永升、张自忠18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该调查主要说明A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 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D国民政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19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
9、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由此可见在这二十多年间,新中国的外交A从实行“一边倒”到主张“另起炉灶”B从实行结盟政策到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C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到逐步走向务实D从反对霸权主义到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21“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
10、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22在古希腊神话里,主持正义和秩序的女神是忒弥斯。其形象通常是:身披白袍、头戴金冠,左手提一秤,右手举一剑,倚束棒的蒙眼女神。以下对之解释不准确的是A白袍可能是象征道德无瑕 B王冠可能是因为正义尊贵无比C蒙眼是表明司法要靠理智 D剑表示对作战不力者制裁严厉23北美殖民地战事失利后,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亲信组成的内阁遭到议会反对党的强烈批评。面临倒台的首相对国王说:“现政府的
11、命运已经绝对地、无可挽回地被否定了。狂潮如此凶猛,难以阻挡。陛下深知,在这个国家里,圣上不可执意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议。”由此可知,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政体遭到议会反对 B议会总揽国家行政大权C王权受到议会限制 D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24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据此,对此次改革理解不正确的是A利于英国向现代民主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C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点 D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25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参与制定
12、了凡尔赛和约。但是,此和约却没有得到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结果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D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26美国独立之初,英国商船可以选择与税收征管较宽松的州开展贸易。甚至各州间竞相提供优惠条件与英国商人开展贸易往来,上演了一场场商业“内战”。这表明此时的美国迫切需要A建立分权制衡体制 B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C与英国展开贸易战 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27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前,富兰克林表示:尽管有很多缺憾,但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宪法。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了字。当其他代表签字时,他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
13、是日出还是日落。签署仪式完成后,他说: “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富兰克林认为1787年宪法 的签署是“日出”,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由于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28“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C美
14、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29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A资产阶级异常活跃 B工业化进程加快C民众参政意识增强 D代议制逐渐完善30近代以来,在英美法德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体现的本质特征是A建立民主共和制 B走向法制化C实行两党政治 D实行责任内阁制第II卷(非选择题,共 40分)31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材料一: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
15、数人 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伯利克里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四: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
16、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并归纳原因。(16分)(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8分)(3)依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制。(12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1A商朝时统治者治理国家往往靠占卜,所以这条反
17、映神权与王权关系的卜辞最有可能源于商朝而非西周、春秋战国、秦朝等王朝,即本题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2B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正妻所生年纪最大者为嫡长子,故选B3B 分封制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平民不在范围内,故选B4D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帝制”是指封建君主专制。“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型是指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从分封制转向郡县制,从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故选D。由“公天下”到“家天下”和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指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AC;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5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通判制度是北宋时期设置的监督地方行政长官的措施,不是汉武帝设置
18、的,故选D;ABC都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排除。6A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地方治理。唐代地方乡族势力利用舆论的方式影响地方政治运作,或直接参与地方政治,显示了唐朝基层制度设计的某些合理性,因为它给基层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民意表达渠道和理性的政治诉求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化解地方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和C项只是概括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故BC不符合题意;“家天下”观念是指政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些举措并未弱化“家天下”观念,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7D题干中的材料说明唐代入仕官员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以流外入流”都是经过考试得以授官的,但是
19、还有“以门资入仕”的旧式以门第为标准的入仕途径,虽然科举制产生于隋朝,但是到唐朝依然有门第入仕的途径,所以D的说法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干中的材料,AC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BC。8D世官制是按照血缘关系选官,军功爵制主要是按照军功选官,察举制是按照品德进行选官,九品中正制是按照门第选官,科举制是按照考试成绩选官,故D项正确;A、B和C项顺序错误。9C废除丞相之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位于内阁之上,但是随着内阁地位的提升,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的内阁逐渐侵夺六部权力,这说明内阁和六部职权界限不清,影响政府行政效率,C正确;中书省是宰相,内阁不是宰相,排除A;六部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不能
20、统率六部,排除B;D不符合史实,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正式行政机构,排除。10B清政府对于“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要求极力反对,这说明清政府依然坚持“华夷观念”,在极力维护传统外交体制,故B正确;“趋向平等”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19世纪末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过渡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清政府拒绝“修约”体现出愚昧落后,故D错误。11.D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列强对市场原料需求扩大,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导致中国市场并没有满足列强的需求,商品倾销不畅,故提出修约。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12.D近代分水岭主要指的是近代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设厂在之前已经出现,学习
21、制度意味着中国学习西方又前进了一步。故选D13C本题考查的是领事裁判权,根据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触犯法律,中国政府无权干涉,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14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列强不支持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不希望中国从此强大,影响其在华利益,C项正确;外国人是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性质的,A项错误;资本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和选择袁世凯为其代理人,都是其维护在华利益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BD两项错误。15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
22、洋军阀的统治,D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排除ABC。所以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16B由材料信息“新谷米上市后,粮食调剂局以高出市场1/3的价格,向农民收购米谷,待到青黄不接之际,再按市场价格的95%卖给农民”可知,粮食调剂局的成立有利于平抑粮食价格,维护农民利益,这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故B正确;这些措施增加了农民对苏区政府的信任,但和反“围剿”的胜利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征收粮食税,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这有利于稳定苏区的粮食市场秩序,故D说法错误。17B材
23、料甲意指1894年中日黄海大战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命舰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途中遇日本鱼雷,与全舰官兵一同牺牲;材料乙意指1940年日军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英勇殉国;材料丙意指清末台湾抗日义军将领徐骧,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新竹保卫战中壮烈殉国,临终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材料丁意指1933年日军在榆关(今山海关)南门外寻衅,安德馨率领部下沉着应战,不幸头部、腹部中弹,壮烈牺牲,选择B项符合题意。18D中共占据上风是三大战役后,故A项错误;1947年2月中国内战已经爆发,而且材料显示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不能体现美国
24、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故B项错误;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与材料强调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不符,故C项错误;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反对民国宪法反对内战,说明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故D项正确。19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指导中国成立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A正确。20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中苏结盟到中美关系解冻,正是体现出中国从单纯的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的考量到以自身实际利益考虑的变化,因此C项正确;A项中
25、一边倒和另起炉灶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而且另起炉灶的含义是废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与题意不符。因此A项错误;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原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方针,在此处不合题意。因此B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是发对霸权主义的反映,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所以D项错误。21A根据材料可知,体现了抽签制、选举制的形式,公民直接参政,故B、C正确,苏格拉底无辜被判死刑,是民主权利滥用的典型表现,故D正确,只有一个人在材料中,无法说明较大范围民众权力的享有,故A不正确。22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忒弥斯是法律好正义的象征;白袍,象征道德无瑕,刚
26、直不阿;蒙眼,因为司法纯靠理智,不靠误人的感官印象;王冠,因为正义尊贵无比,荣耀第一;剑,表示制裁严厉,决不姑息;故ABC正确,但不符合设问,D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D 23C美国独立战争之时,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王权受到议会权力的制约,故C正确;议会确立的代议制不会自己反对,故A错误;行政大权由首相负责,故B错误;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故D错误。24B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即使是对当时新兴社会阶层的让步,也是竭力限制其影响, 使其处于旧统治阶层的控制之下,工业资产阶级尚未掌握政权,故B符合题
27、意;经过改革,具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不断扩大,选举的自由和公平性得到提升,促进英国向现代民主发展,A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治,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点,C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削弱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增加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群众对下议院的影响力上升,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D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5D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体制,行政权并不高于立法权,故A错误;材料只能表明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制约,没有材料印证总统是由国会选举产生,而且美国的总统并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的,故B错误;
28、材料只是说明美国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材料无法表明国会权力至高无上,故C错误;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参与制定了凡尔赛和约。但是,此和约却没有得到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可知,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体制,立法、司法和行政分权制衡,国会、法院、总统相互制约,不能说“行政权高于立法权”“国会权力至高无上”。26D根据材料可知,各州竞相提供优惠条件与英国商人开展贸易,反映了邦联政府无权,故此时的美国迫切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项正确。A项建立分权制衡体制,与材料强调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不符,排除。美国迫切需要做的不是增强自身
29、的经济实力、与英国展开贸易战,而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排除B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27D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妇女选举权的内容,这是它的局限性之一,故选D28B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君主立宪制下,德国皇帝掌握实权,地位高于议会,“君主为实,立宪为虚”,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材料正是说明德国政体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是半专制君主立宪制,故B正确;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A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和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不存在皇帝,排除CD。29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议会和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异常活跃,而是强调代
30、议制逐渐完善,排除A。工业进程加快,与材料强调的代议制逐渐完善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参政意识增强,而是强调代议制逐渐完善,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30B英美法德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非都是民主共和制,排除A;并非英美法德等国都实行两党政治,排除C;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D。英美法德等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法律文献,都具有向法制化国家过渡的本质特征,故选择B。31(1)图一体现的是专制(或集权)的决策方式,中国是大河文明代表,地处平原,资源丰富,适宜农耕,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行生产;图二体现的是民主的决策方式,希腊是海洋文明代表,地处沿海,港湾众多,海洋资源丰富,但多山地少平原,经济上农业不发达,海外贸易发达,工商业繁荣,政治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盛行,重视公民,为民主提供了宽松平等的社会环境,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16分)(2) 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8分)(3)雅典民主能够使每个公民享受平等的权利,从而调动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工商业繁荣,为近代西方民主提供借鉴。但民主范围狭窄,仅限于公民享有,原始的直接民主制只适合小国寡民,抽签选举等形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2分)(4)扩大了基层民主,依法治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