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敞开道理让你来驳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即媒体对一个事件的报道,通常不过是记者对冰山一角的匆匆一瞥,所以看新闻谈看法,都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但撇开个案,从公众意见的基本导向中,往往也能窥见一个社会某些症结性问题的存在。比如前一阵子成都十岁男孩的悲剧。因为没有写够一千字的检讨,最后选择了从自家住宅30层楼上跳了下去。如果仅从占据主导的社会评论观点(这也是一个挺主观的判断过程)来看,更多的人将悲剧归咎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经受不住一点小小的打击。俗话说得好,一码归一码。这个看法显然太情绪化了,对基本事实分辨不够。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可能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但这不能掩盖另一个重要问题,即无论孩子的承受力有
2、多差,都不能成为为一种粗暴的、侮辱性的教育方法做辩护的理由。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一种错误的看法也在折射着某种现实。一种倒转的、甚至有些荒诞的现实,很多教师已经不太敢批评孩子。曾经有人公开提建议,要把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利明确地成文落实下来。就个人感受而言,总觉得这多少有些夸张。教育者群体更需要做的,应该是对自身的反省,对自身智慧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哗众取宠般地强烈抱怨。事实上,在教育领域,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业务教育阶段,甚至包括大学从来都是弱者,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首先要躬身自省:我是否在倚强凌弱?这么说似乎是对教师们的冒犯。举个例子吧,比如究竟什么是“批评”?至少在我看来,一种“倚强凌弱”的方
3、式就是,自视为真理的化身、正义的守护神,“批评”在其眼中或无意识中,就是居高临下地要求学生服从于“我”这个不容置疑的权威。必须承认,教师之所以是“强者”,就在于他是知识上的先行者,而且他的批评,也往往维系和守护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那些道德规范,但是,如果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平等与尊重,如果言行上不能细腻地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那么所谓的“批评”,在起点上,就已经背离了它所要守护的原则。这使我想起了一位古希腊先贤,他说教育其实就是唤醒人们内心已有的那些知识和信仰。换作这样的角度,再小的孩子,内心都已包含着美好的种子,所谓“批评”,其实是以一种或严肃或细腻的方式,把那些道理朝这些心灵敞开,让他们去体会、去辩驳,老师的价值正在于,当孩子犹疑时、受到诱惑时,以自身的强大和坚定,以一种更为锐利的方式,更深沉地唤醒他们。从这样的角度看,自我批评,首先就是对自我的唤醒。但愿每次悲剧之后的讨论,能有这样的一点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