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93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卷1. 马克思在阐述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时,曾提到: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由此可知,马克思旨在A. 通过国家手段促进社会公平B.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 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 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等信息可知,马克思想要通过国家手段来促进社会公平,故选A;材料

2、并未提及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问题,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的联合问题,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并未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作宏观的概括,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 1871年3月,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运动,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但是很快公社运动就失败了,说明A. 欧洲工人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B. 只有取得农民支持才能取得革命胜利C.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尚未成熟D.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答案】C【解析】巴黎公社时期资本主义仍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尚未成熟,故很快公社运动就失败了,故C正确;当时

3、欧洲工人阶级已经形成独立的力量,故A错误;“只有取得农民支持才能取得革命胜利”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当时无产阶级已经建立国际联合组织,故D错误。故选C。3.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 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B.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D. 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二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是

4、第一个工人政权,故B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材料强调二月革命的意义,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D项错误。4. 下框为某部历史著作中列出的大事年表(节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关注的是A. 战后世界的重建B. 世界的军事冲突C. 西方国家的合作D. 两大阵营的对峙【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显示的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故选D。材料的主旨在于表现对抗,而不是合作和重建,排除AC;材料中的马歇尔计划属于美国对抗苏联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军事冲突只能反映材料局部,排除B。5. 有学者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

5、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该学者认为A.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B. 美国已经不再是超级大国C.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 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等信息可知,各个巨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促进目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尚未形成,因此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且是一个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但并没有定型,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当前国际格局是“一超多强”的形态,美国的超级大国形态没

6、有发生变化,B项错误;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C项错误。6. 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B.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C. 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D. 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蓬蒿藜藿”“南鄙之田”“隙地”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结合所学,奴隶社会实行集体耕作的井田制,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了奴隶开垦公田之外的私田,故选B

7、。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渐走向瓦解,故A错误。此时土地制度仍然是井田制,并没有瓦解,故C错误;私田的大量开垦,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之一,故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主旨,即春秋时期大量荒地被开垦,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为铁力牛耕的出现,以此思路解答即可。7.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 众人集体生产B. 官府募民耕作C. 田庄规模生产D. 封建政府佃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均田制下,政府把土地按户或人口分给农民使用,农民向政府交税,这样农民就成为封建政府佃农,故D项正确;A项是奴隶社

8、会井田制下的奴隶劳动方式,排除; B项是屯田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是土地兼并下田庄的生产模式,排除。8. 唐代刘宴在进行盐法改革时,放弃了官产官销政策,让煮盐民户自行生产并在盐官的监督下出售给盐商;北宋则实行利用商人转运货物到边州或京师,在异地支付给商人盐、茶、钱的“入中制度”。据此可知,唐宋政府A. 放弃对盐的专卖权B. 与商人分盐茶之利C. 以发展商业为宗旨D.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唐代“让煮盐民户自行生产并在盐官的监督下出售给盐商”;北宋“实行利用商人转运货物到边州或京师,在异地支付给商人盐、茶、钱”。据此可知,唐宋政府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与商人分盐茶

9、之利,故B正确;封建政府不可能放弃盐的专卖权,故A错误;此政策宗旨是增加财政收入,故C错误;“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不可能放弃,故D错误。9. 中国近代著名的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曾指出,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下列诗词对位于浙江的瓷窑,描述正确的是A.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 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C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D.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答案】A【解析】【详解】越窑位于浙江,选项A正确;景德镇位于江西,排除B;选项C是大邑烧瓷,位于四川,排除;选项D位于岳州,排除。10. 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时间北方(%)南方(%)北宋初年3

10、9.660.4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3862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3763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35.964.113世纪初3169A. 助推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B. 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C. 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 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北方人口比例不断减少,而南方人口比例不断的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人口的大量迁移导致的,而北方的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对南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南方的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A正确;据所学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方人口比

11、例变化,与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无关,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过渡开垦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D错误。故选A。11. 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选项排

12、除。12.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A. 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 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C. 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D. 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可知体现的是清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有条件的对外开放,并未严格执行,A选项排除。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仍然属于传统的朝贡体系,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13. 李鸿章认为,华商

13、如能自立公司,由熟悉商情、公廉明干之员出而担当,复有专门生意(漕运),自不至为洋商侵夺,遂成立轮船招商局。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 由方举赞在上海创办B. 目的之一是与洋商竞争C. 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D. 体现洋务派的自强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华商如能自立公司,由熟悉商情、公廉明干之员出而担当,复有专门生意(漕运),自不至为洋商侵夺”可知,成立轮船招商局目的是为了与洋商竞争,选项B正确;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排除A;选项C与题无关,而且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轮船招商局是民用企业,意在求富,排除D。14.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

14、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A. 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B. 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C.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 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运动。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可以判断出是社会动荡的现实阻碍了南方经济的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银行制度的出现,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经济的影响,B选项排除;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

15、选项排除;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5. 下面为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举办的煤矿企业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名称开办时间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经营方式湖北兴国煤矿1875 年1875年经费无着盛宣怀(李鸿章幕僚)官办台湾基隆煤矿1876 年1892年亏损沈葆桢(台湾巡抚)官办直隶开平煤矿1878 年李鸿章(直隶总督)官督商办广西富川煤矿1880 年1886年质劣叶正邦(广西地方官)官督商办北京西山煤矿1884 年吴炽昌(李鸿章幕僚)官督商办湖北马鞍山煤矿1891 年张之洞(湖广总督)官办A. 洋务运动重心发生变化B. 近代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日趋均衡C. 近代

16、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 民族工业遭到帝国主义的资本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表可知,官办或官督商办煤矿大部分已倒闭,或是经营困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民族工业遭遇列强压迫,难以起步,加之封建势力的打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故C项正确;题干图表未反映出洋务运动重心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从题干图表中看不出近代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日趋均衡,故B项错误;仅从图表,看不出民族工业遭到帝国主义的资本制约,故D项错误。16.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17、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历史现象表明A. 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沉重打击B. 列强经济侵略使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 国外市场的扩大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 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因出口扩大得到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茶和丝的出口量增加,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加速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排除;材料中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里农民仍在从事农业活动并未改变社会结构,故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排除。故选C。17. 1863年到1891

18、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时间工厂名称主要经营内容1863年俄商在武汉投资设立“顺丰砖茶厂”砖茶18771894年德商在烟台设立“缫丝局”;美商在上海设立“旗昌丝厂”,后上海增加到七家外国丝厂缫丝1890年以来于上海、天津、汉口、重庆等地设立“隆茂洋行”“平和洋行”“德隆洋行”等打包厂,便利了原料出口为皮革、羽毛、毛皮、棉花等打包A. 说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占据主导B. 表明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C. 反映了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料掠夺D. 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列强所创办的企业主要涉及原材料生产领域和打包领域,可知这

19、是对中国原材料掠夺的表现。因此,列强所创办的企业增加,代表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材料的掠夺。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列强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40、50年代无产阶级已经在外商企业中产生了,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数量变化,不能得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D错误。故选C。18.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极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行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 为迁都重庆作了全方面准备B. 粉碎了日本掠夺资源的企图C. 为持久抗战

20、奠定了物质基础D.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答案】C【解析】东部沿海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就为避免了日军掠为己有,为持久抗战保存了物质基础,这是最重要的意义,故选C;题干中抢运的是高等学校、战略物资和工矿企业,而且不仅是运往重庆,而是运往西南各省,故说为迁都重庆做全方位准备是以偏概全的,故排除A;日本掠夺资源并没有因为这些抢运而失去企图,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工业企业抢运到西南地区,对我国改变工业布局有一定意义,但是最重要意义是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不是D,所以排除。19. 至1952年,我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

21、,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这反映了我国A.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B. 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D.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把帝国主义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一方面是反帝的表现,另外一方面是把私有制变成公有制,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故选A;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B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从19531957年,C错误;计划经济得以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D错误。20. 1953年,周恩来指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不是说把-切力量都摆在重工业上,其他的都不搞

22、了,农业不发展了,轻工业不发展了,那是不行的。这表明,当时在中国的经济领域A. “一五”计划存在严重弊端B. 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深受外来模式的影响C. 严重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D. 已有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经济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周恩来对大家的提醒,不要把一切力量都摆在重工业上,而忽视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经济领域已有重点建设与全面安排相结合的经济思想,故选D项;根据题干“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可知这是“一五”计划时期,当时我国在苏联援助下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符合我国国情,故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采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后会出现的问题,故排除B

23、项;严重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21. 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大规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论,由此,一个声势浩大的“采风运动”在全国迅速掀起来。下列民歌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 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B. 挥舞钢钎当红笔,豪情更比钢水急,满天钢花满天诗,献给领袖毛主席C. 吃饭不要钱,想了几千年,如今实现了,快活似神仙D (凤阳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答案】D【解析】【详解】1958年的采风运动与当时大跃进的社会氛围有关,选项D反映了凤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事情,符合题意;选项A、B、C是

24、大跃进时期社会氛围的反映,不符合题意,排除。22. 1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A. 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B. 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C. 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D. 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1978年小岗村分田到户是为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调整,2006年合并土地是因为随着生产力发展,分田到户的做法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体制调整,C正确;分田到户在当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5、A错误;发展集体经济符合国家政策,B错误;两次土地政策调整都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D错误。23. 1982年,商业部与轻工业部联合发出通知,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在统购统销(统配)计划收购、订购、选购四种购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代批代销形式。此后,又发展了工商联营联销形式,从而形成了6种购销形式并存的局面。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入了快车道C. 社会经济活力正被激发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下,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激发社会经济活力,C正确;A与材料无关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B说法不准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于21世纪初,D错误。24. 下反映了1983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19901995年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 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C. 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D.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自1990年我国外商投资数量显著上升,这主要和南方谈话及党的十四大召开有关,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B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A排除;C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第卷25. 阅读材料

27、,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南移,江南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中的重要表现是江南市镇的普遍兴起。在经济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社会也开始了依次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摘编自安涛从中心到边缘:明清以来朱泾镇经济社会转型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一带的城市。广大的内地与之相比则远远落后。从1895年至1913年的统计资料看,这18年所建立的549家厂矿企业中,沿海城市占61.35%,内地仅占38.65%,至于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则几乎没有新式企业。摘编自陈曼娜、陈伯超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

28、的转型材料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为城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正规经济迅速发展的“加速器”。摘编自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的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其主要成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变的表现及影响社会经济转型的因素。【答案】(1)依

29、据:商业市镇的普遍兴起;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特点:近代经济主要集中在城市;近代企业分布严重不平衡(或:近代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近代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体(或: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极不平衡)。成因:沿海或沿江地区较早地接受了西方工业文明;中国近代企业技术落后、资金薄弱。(3)表现: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因素: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形态;对外交往;思想开放程度。【解析】【详解】(1)依据:根据材料一“其中的重要表现是江南市镇的普遍兴起”可归纳出商业市镇的普遍兴起;依据材料一“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可知是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依据材料

30、一“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和所学知识中可以归纳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一带的城市”可知近代经济主要集中在城市;依据材料二“沿海城市占61.35%,内地仅占38.65%,至于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则几乎没有新式企业”可知近代企业分布不均衡;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体等。成因:依据所学从沿海或沿江地区优势以及中国近代企业技术落后和资金薄弱等回答。(3)表现:依据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可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依据材料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

31、同发展”可知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因素:依据所学从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形态以及对外交往和思想开放程度等回答。26.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制定和稳定的发展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

32、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了现代化进程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影响:强化了小农经济,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2)说明: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解析】【详解】(1)政策:根据材料“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可知,其政策是重农抑商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小农经济、工商业和后世中国发展来分析其影响。其中,小农经济方面的影响是强化了小农经济,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工商业方面的影响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后世中国方面的影响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2)说明:根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外政策、经济体制和国际组织等方面来说明。其中,对外政策方面举措是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体制方面的举措是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际组织方面的举措是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