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602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试题第卷(共 90 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小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

2、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每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并非一种全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

3、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要。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在欣赏民歌的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觉得人应该那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这种人的本真的状态,并不以样貌的陈旧而过时。反倒是,我们越是在非熟人社会孤独地存在,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

4、稔和亲切。同时,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今天,我们在理解民歌价值的时候,应该有更宽广和更深沉的追问。唯有如此,我们对民歌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摘编自杨晓华民歌,可以重新成为时尚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源于歌咏言谈的民歌是超越性的审美时尚活动,是纯粹的审美行为。B现代生活与传统农耕生活情境差异巨大,已经不适合民

5、歌的出现与生长。C在欣赏民歌的时候,人们可以感受到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D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才会有民族文化自信,民歌也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运用例证和引证,论证了民歌始终是古代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B文章以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为前提,阐述了民歌欣赏与歌唱的价值。C文章第二自然段从理论的层面探讨民歌的现代性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D文章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在当代民歌可以重新成为生活时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文化普及程度不高的传统社会,民歌是文学最主要的来源与最重要的形式。B正确理解现

6、代性与传统的关系,是认识到古代民歌在今天依然有价值的关键。C传统可用来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民歌正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D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意义的释放,能够在歌唱民歌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二)文学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46小题。 假面契诃夫 某地社交俱乐部,出于为慈善事业募捐的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已是午夜十二点。五个没有跳舞、不戴假面的知识分子,围坐在阅览室里一张大桌旁,看报、打盹。阅览室里十分安静。突然响起一个低沉而喑哑的声音,“看来这里更舒服!都上这儿来!快点,朋友们!” 门敞开了,一个肩宽背厚的男人闯进阅览室,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一顶宽边帽上

7、插着几根孔雀毛,脸上蒙着假面。在他身后跟进来两个戴假面的女人和一名端托盘的仆役。托盘上摆着几个酒瓶和杯子。 “都别待在这里!现在不是看报和研究政治的时候把报纸都扔了!”“我请你安静点,”有个知识分子透过眼镜,瞧了瞧那人的假面说,“这里是阅览室,不是喝酒的地方。” “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聪明人,居然认为报纸比美酒还好,”插孔雀毛的男人给自己倒了一杯烈性甜酒,开口说,“照我看来,你们这些可敬的先生之所以喜欢看报,是因为你们没钱买酒喝你别再装模作样,不如来喝一杯!” 插孔雀毛的男人稍稍挺起身子,从眼镜先生手里一把夺过报纸。“您竟敢放肆!”眼镜先生发怒了,“您不知道您在跟谁打交道,我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

8、!”“我啐你这个热斯佳科夫!”男人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孤儿院会计别列布欣红着脸、耸着肩膀说,“我简直不明白有个无赖闯到这里突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来!”“什么叫无赖?”插孔雀毛的男人大喝一声,一拳头捶在桌子上,震得托盘上的杯子都跳起来。“你是跟谁说话?快点,给我统统滚蛋!”“我们马上会看到结果!”热斯佳科夫说,他激动得连镜片都冒汗了。“快去把斯皮里多内奇叫来!” 斯皮里多内奇,一个身着警察制服的老头,立刻到来了。“请您离开这里!”他瞪大可怕的眼睛,耸动着染过的八字胡,声音嘶哑地说。“哎呀,吓死人了!”男人快活得哈哈大笑,“居然有这么可怕的人,你那小胡子活像猫的触须,眼睛都瞪出来了嘿嘿嘿”斯皮里多

9、内奇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把俱乐部里所有的警察都叫了来。他坐下开始写违警记录。“写啊,写啊,”假面人用低沉喑哑的声音说,“哈哈!好吧,现在我让你们瞧瞧!一二三!” 男人站起来,猛地摘下自己的假面,瞧着大家,快活得纵声大笑。他引起的反响的确非同小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面面相觑,吓白了脸。斯皮里多内奇不安地清着嗓子, 像个无意中做了蠢事的人。 大家认出这个捣乱分子原来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的荣誉公民皮亚季戈洛夫,这人向来以喜欢胡闹、热心公益事业而扬名乡里,另外,正如当地通报里不止一次所载的那样,他还“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爱”。 知识分子们都哑口无言,踮起脚尖不声不响地走出阅览室。“你一定早知道他是

10、皮亚季戈洛夫!”过了一会儿,斯皮里多内奇对着那个端酒进阅览室的仆役,声音嘶哑地斥责道:“为什么你一声不吭?我把你这个该死的畜生关起来!”“他老人家不许说,长官!”知识分子们在俱乐部里走来走去,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心神不定。夜里两点钟,皮亚季戈洛夫才从阅览室里出来。他来到大厅,在乐队旁坐下,打起瞌睡 “请问,要不要把您送回府上,或是吩咐备好马车?”别列布欣俯身凑着百万富翁的耳朵问。 “我要回回家你送我回去!” 别列布欣高兴得眉飞色舞,赶紧扶起皮亚季戈洛夫。其余的知识分子立即跑过来帮忙,他们愉快地微笑着,七手八脚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抬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送走了皮亚季戈洛夫之后,那几个知识

11、分子便面露喜色,开始安下心来。“临走时他还向我伸出手来哩,”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这么看来,万事大吉了,他不生气了”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斯皮里多内奇面对“真面”显露后的皮亚季戈洛夫深感不安,出门后却责骂仆役,小说以人物行为显现了讽刺的艺术性。B.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人能随时观察每个人物言行,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既全面客观又灵活自由。C.小说利用铺垫、伏笔、反差等手法,使情节高潮迭起、一波三折,从而体现了皮亚季戈洛夫荒唐表现背后的正义感。D.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揭露了几位知识分子虚

12、假违心、惟权惟势的面目。5.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热斯佳科夫等知识分子的前后表现及心理转变。(6分)6.讽刺在这篇小说中几乎无处不在,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举三例并简要分析。(6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10小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

13、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

14、三品。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7.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B又突厥于中国为

15、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8.下列对文中加粗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

16、还有赠官、赠典等。C“服除”亦称“除丧”。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三个月。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后妃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如“文”)或贬(如“厉”)或同情(如“愍”)的称号。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知古才能出众。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B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停止了修建道观。C魏知古忠

17、君爱国。他秘密揭发窦怀贞等人的乱国阴谋,窦怀贞被杀,玄宗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的节操。D魏知古正直仁爱。他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赏赐,恩意优渥。开元三年去世,宋璟赞其为正直仁爱的典范。魏知古死后被赠为幽州都督,谥号忠。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2)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书怀寄中朝往还杜 牧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 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霄汉

18、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注】中朝:朝廷。往还:往来,此处指朋友。朱绂:古代系印章或玉佩的红色丝带。借与:即借绯。唐代五品以上官员穿绯衣,官阶不到五品而特许穿绯衣的称为借绯。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标题说明诗人想借写诗给在朝廷为官的朋友之机,表露自己的心声。B首联写诗人本自不愿为世俗沾染,却发现做官后自己仍然难免沦于世俗。C颔联写面对自己的官服感到惭愧,自责鬓角已白,却无所作为,白拿俸禄。D颈联写诗人明白仕途是艰难的,虽然朝廷大门对天下人才都是大大敞开的。12.诗歌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13.(1)

19、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句子是:“ , 。”(3)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4)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五、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7小题,7分)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1分)A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处境艰难B辞不赴命:推辞,辞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顿时C慈父见背:我,在动词前表示对我如何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接近D去以六月息者也:停止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怜惜1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20、(1分)A乃瞻衡宇 云销雨霁B北冥有鱼 汤之问棘也是已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沐浴清化D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1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1分)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供养无主C以五百岁为春 不足为外人道也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皆出于此乎1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1分)A悦亲戚之情话 眄庭柯以怡颜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目吴会于云间 C屈贾谊于长沙 腾蛟起凤D倚南窗以寄傲 宾主尽东南之美 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1分)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于时风波未静B蟪蛄不知春秋 君子见机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21、 则告诉不许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阮籍猖狂19.下列句子中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分)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莫之夭阏者B访风景于崇阿 遂见用于小邑 C翱翔蓬蒿之间 且臣少仕伪朝 D都督阎公之雅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A“朝菌不知晦朔”,“朔”应是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晦”应是阴历每月最后一日。B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礼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C归去来兮辞的“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押韵,不强调注重平仄。D“三径就荒”中的“三径”之典来源于西汉兖州刺史蒋诩,后成为隐士居所的代称。六、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

22、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_,非常相似。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有威慑力。( )。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为先贤的_或者深刻思想_,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因此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感到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_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

23、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休戚相关 金玉良言 拍手称快 虽然B息息相关 金玉良言 拍案叫绝 虽然C息息相关 金科玉律 拍案叫绝 即使D休戚相关 金科玉律 拍手称快 即使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B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C所以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同样,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D所以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

24、貌,自然可以了解这个人;同样,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自然可读懂他的文章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此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B因此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C然而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D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与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唯有在梦中出现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未来5-10年,感知方面的人工智能会进展到能够和人类智能相匹敌,计算机语音

25、、视觉甚至会超过人,每一个商业应用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掉。B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发展新区,雄安的前途不可限量,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C目前很多房企在加强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周转速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两方面的发展终究会遇到瓶颈,房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战略转型。D绣花讲究慢工出细活,刺绣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岂止是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夫,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

26、有现实的世界之外, _。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 _;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_;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2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

27、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据了解,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国际科学界的崇高荣誉。世界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对王中林的科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使人类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这一全新的技术成为现实,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第卷(共 60 分)七、作文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任教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 有的学校在总结高

28、考情况时,会发现一些平时特别重视理科学习的尖子生,语文高考分数极不理想,严重制约了整体发展。以致于一些校长常常感慨:要是某某学生语文分数再多几分,就能够夺得省状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最近,由武汉发布的32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八闽来助,江城有福”32处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

29、得好”的同时也感慨:“不学一点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议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卷(共 9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 【解析】A项对应第一段中的“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以及第三段的“同时,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

30、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两处,可见民歌并非纯料的审美行为,它还具有实实在在的用处,所以A项有误。B项基于文本第二段来理解,现代性是开放的,对时间空间开放,所以回答了第二段开头提出的问题,虽然生活方式差异巨大,但是民歌产生的土壤还是存在的,所以B项有误。D项对应最后一句话“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民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两者是从属关系而非条件关系,所以D项有误。C项对应第三段“在欣赏民歌的时候,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分析无误,符合题意。2.D 【解析】D项是对文本论证结构的分析

31、。文本先是论述民歌是时尚的,接着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民歌完全可以重新成为时尚,接着进一步阑述民歌成为时尚的当下意义,采用的是层进式的论述结构,而非总分式,所以D项分析有误,符合题意。3.A 【解析】A项的原文情境在第一段,第一段论述了民歌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说明“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时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无法判断是否是中国文学最主要的来源与最重要的形式。(二)文学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C5.(1)表现:在皮亚季戈罗夫摘掉面具之前对其斥责,亮明白己的身份并叫人对其进行驱赶;得知皮亚季戈罗夫的真实身份后垂头丧气,心神不安;在皮亚季戈罗夫回

32、家时恭敬热情地将他送走。(2)心理变化:首先因皮亚季戈罗夫破坏规矩、粗鲁无礼地闯闹阅览室而感到愤怒;继而因知道皮亚季戈罗夫的真实身份感到不安、恐惧;最后因感觉危机终于化解而如释重负、安心。(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6.(1)名扬乡里、屡受当地通报赞扬的荣誉公民,却粗鲁无礼地闯入宁静的阅览室,粗鲁对待他人,讽刺了名不符实、趋炎附势的奥论传媒;(2)知识分子们前倨后恭,反差极大,讽刺了他们的惟权惟势、虚假违心;(3)斯皮里多内奇由威风到灰溜溜出门,却对侍从大发脾气,讽刺了他的外强中干、见风使舵。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7.D8.C 【解析】“小功”为五个月。9.B【解

33、析】“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观”属无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后两次进谏,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国家内忧外患的角度。10. (1)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从,随从,1分;讽,规劝,1分;褒,表扬;句意2分) (2)宋璟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大概就是魏公啊!”(叔向古遗直,判断句,1分;子产古遗爱,判断句,1分;其,表推测,译为大概,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年,担任吏

34、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

35、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

36、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

37、幽州都督,谥号忠。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11.C【解析】“颔联写面对自己的官服感到惭愧,自责鬓角已白,却无所作为,白拿俸禄”错误,从诗中来看,颔联“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朱绂”是以系印章的丝带来代指官职,而“久”则说明身处该官职的时间之长,“借与”则暗示官职不高,为官时间之久与官位之低形成反差,这里要表达的是对为官已久却未得重用的痛心。12.对自己官场不得志的抑郁和不满。(2分)颈联说朝廷对天下打开了大门而自己仕途难进,其实是反嘲自己不获重用,表达了不得志的抑郁。(2分)尾联写自己的同窗好友都在朝廷做了大官。看似称赞居高位者必有其材,实则表露自己对未受重用的不满。

38、(2分)【解析】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此二句说:平生以一尘不染自许,不料在官场的滚滚红尘中势所不免为尘所染。自回,言自己回到尘网,为尘俗所累。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朱绂(f),指红色官服。此二句意为:自己早就羞惭于因做官而必穿的这身官服(指未给百姓黎民办多少好事),而现在鬓发已白不知不觉老之将至。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上面四句写自己为宦半生的苦恼与失意,这两句便言其因由:这全是因为世上的路难于轻松地前进,并非君王未大开门而使 自身颠沛。前句实际是说官场凶危、仕途险恶,令人心怀忐忑、举步维艰。后句是避嫌之语,事实上杜牧仕途不得意之根本原因就是皇帝对他未加重视。霄汉几多同学

39、伴,可怜头角尽卿材霄汉,本指云霄、天河,此处是比喻当年的同学、友伴多在朝中身居高位,如在霄汉一般;可怜,可爱。卿材,公卿之材。两句意为:可爱的他们头角峥嵘,个个都是公卿之材。这二句明似颂赞,实含讽刺之意。 【作品鉴赏】此诗亦是在外游宦时所作,借寄语朝廷之契机,宣泄自己悲凉的心境,同时也婉转地泄露出内心的不平和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似乎就是中国从来的社会状况,也是历久弥新的正直文士的慨叹。杜牧这首诗也未脱离这一永恒主题,他哀叹自己的为世尘所 污,为尘网所累以及岁月空抛和世路行进之艰难说的无非是一个“斯人独憔悴”;而“同学”“霄汉”、“头角”峥嵘,正是“冠盖满京华”之谓。

40、中国的现实 古往今来为何如此?一句话,就是专制主义的独裁者总是喜欢唯命是从,而聪明的奴才总是能投其所好,故能青云直上,而“平生自许少尘埃”即不入尘俗,难与世 俯仰如杜牧者,世路自然是“难轻进”也。用人唯亲,君门不开,乃是专制社会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诗人用“岂是君门不大开”一语故意加以否认,也许 正是他已有认识而特加掩饰而已,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君权至上的黑暗王国呵!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4)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五、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7小题,7分)14. D【解析】

41、息:气息,这里指风。 矜:自夸,夸耀。15. C【解析】A项,衡通横。“销”通“消”;B项,“冥”通“溟”;已通矣D项,“闵”通“悯”,“零丁”通“伶仃”。16. B【解析】A项,前者动词,到,往;后者代词,此。B项,都是介词,因为。C项,前者动词,当作;后者介词,向。D项,前者代词,它;后者副词,表揣测。17. A【解析】“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高兴;“怡”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B 项“南”“目”名词作动词,分别为“向南飞”“遥看,望”。 C项“屈”“征”动词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受委屈”“ 使腾飞” D项“傲”“美”都是形容词作名词,分别为“傲然自得的情怀”“人才,俊杰”。 18. A【

42、解析】B项,春秋:古义是四季,今义是春天和秋天。见机是事前洞察事物细微C项,不行:古义是不能行走,今义是不可以。告诉是申诉。D项,海运:古义是海动,今义是海洋运输。猖狂是狂放。19.B【解析】B项前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后句是被动句。A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C项均是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句。D项都是定语后置句20. B【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六、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3分)21.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先看第一空:“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由语境可知,此处是说文字和作者的关系非

43、常密切,应选用“息息相关”,据此排除A、D两项。再看第二空:“金玉良言”指像黄金和美玉一样宝贵的忠告或教诲;“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根据语境“常常忍不住为先贤的深刻思想”可知,此处应为先贤“宝贵的忠告或教诲”,故选“金玉良言”,据此排除C项。22. 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文意可知,括号中所填内容应是对前文的总结,前文阐述的是人与文的关系,说了解作文之人的话,则可推断出该人所作文章的风格,因此括号中的语句应该是先说由人而知其文,再推导出由文而知其人。故选C。23. 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应在“先贤”前面

44、加介词“与”;二是搭配不当,“因此”的意思是因为这个,结合前文“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和“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唯有在梦中出现”可知,“因此”应改为“然而”。故选D。24. 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在“匹敌”后加“的程度”C项“加强”与“周转速度”不搭配,应在“周转速度”前加上“提高”。D项句式杂糅,或说“需要下一番功夫”,或说“非下一番功夫不可”25. 答案: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或: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或从善)。【解析】答题时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

45、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根据“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以及“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可知,第处应为“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根据“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可知,第处应为“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或: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根据“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可知,第处应为“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或从善)”。26.关键信息:2019年6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王中林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

46、家;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对材料的理解;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语言表达简洁流畅。本题要求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根据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结果(意义)等进行压缩,注意保留以下关键信息。本题新闻材料共包含两个段落,第一段为新闻导语,介绍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时间:2019年6月14日;事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王中林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第二段共包含四句话,分别介绍了奖项意义、设置规则、获奖理由和对

47、其科学成就的评价。这里的关键句是评价意义的第四句。考生可将意义影响归纳为: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考生依此分析作答,简洁流畅即可。第卷(共 60分)七、作文命题立意:(1) 高二阶段训练学生学写驳论文,增强意识,学会反驳;提高思辩力,反驳有方法。(2) 高二阶段更要重视语文学习,为高考奠定基础。27. 解析:材料由四则体现语文学习重要性的材料组成,第一则为日常生活材料,第二到第四则为时事材料。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四则材料分别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 第一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强调语文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即语文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 第三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即语文学习可以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 第四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即语文学习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 四则材料各有侧重,指向明确,阅读上不设难度,内容为日常生活和时事。学生“各美其美,各抒己见”。能挖掘出材料实质、思维逻辑清晰、有具体论据的文章给予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