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品》记叙文创作漫谈(三 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5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记叙文创作漫谈(三 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记叙文创作漫谈(三 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叙文创作漫谈(三)结构(下)三、结构匀称文章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要比例协调,要分清详略主次,这里我们对同学们难于把握的开头结尾详细谈一谈。1、开头忌臃肿不论文章长短,主体部分总是文章中心所在,所占篇幅比例应为最大,如果开头安排的比例失调,会造成头重脚轻,令人费解。下面是一篇千字长短的记叙文,分析开头:朋友,你种过花吗?你爱花吗?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你是否曾徘徊在艳丽的桃李树下而留连忘返?当夏日炎炎的时候,你是否曾伫立在荷塘边,领略过阿婀娜多姿的荷花风采?当秋风染红了枫叶,大地一片肃杀的时候,那傲爽的菊花是否曾引起你种种遐想?而当寒流滚滚而至,冰雪覆盖原野之时,那俏丽的梅花是否曾激起你战天

2、斗地的热情?爱花吧,朋友,花能给你美的享受和启迪。我爱花,但却偏爱兰花,朋友,别认为我是孤芳自赏的清高者,我爱兰花是出于某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在我处于风雨飘零的特殊状况下滋生出来的。总共千字的文章,开头竟有二百多字,显然头太大,这里作者只顾了自己文笔才华的展示,却没能照顾全局比例,没弄清开头一段到底应该干什么。我们平常作文开头占十分之一就可以了。2、结尾忌累赘之所以会出现累赘的结尾,多数是在文章结束后,本来已经恰到好处,却画蛇添足来一段议论点评,来抒发感情,这样做往往会使文章索然无味,将一杯浓茶顷刻间变成白水一杯。请分析下面文章的结尾结尾:王强同学自幼失去了双手,是个残疾人,可他却苦练出一

3、手好书法。这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就能战胜种种困难,在某方面取得成就,而这正是我们向王强同学学习的地方。(正文部分则记述了失去双手的王强同学,与残疾做斗争,用双腕挥毫练习书法的艰难历程)分析:结尾讲究给读者留下无尽想象空间,讲究戛然而止,讲究画龙点睛,而这里却用八十多字既概括王强的非凡事迹,又对其蕴涵的精神予以揭示,而且又指出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可谓“言丰意尽”;不如改成“这里我要对王强同学说,你不愧为一位生活的强者”或“你用你残疾的臂膀为自己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四、结构严谨严谨就是布局安排周密,衔接合理,过渡自然,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具体做法如下:1、抓住过渡句,搞好

4、衔接过渡句承上启下,对“严谨”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选用恰当的过渡句类型,若是递进关系则选用递进句型,若是转折关系则选用转折句型。下面举例,请分析其缺陷:“王刚同学不但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身体也很结实。”(注:前一段写王刚工作认真负责,后一段写他身体结实)“陈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思想,而且非常关心我们的身体”(注:第一段写陈老师关心我们的思想,第二段写陈老师关心我们的身体)这两个过渡句都没有正确反映出衔接的两部分间的关系。“工作认真”与“身体结实”之间,“关心思想”与“关心身体”间都是并列关系,然而他们都用了递进句来过渡,这就失去了应有的衔接,造成了结构混杂,可见要想过渡运用正确

5、,就必须仔细辨别部分间的逻辑关系。其次:过渡句要灵活多变。如果一遇到递进关系的过渡句就用“不但而且”,一碰上转折关系的过渡句就用“虽然但是”那么长此下去就会使文章乏味、沉闷。下面举课本上几个灵活多变的过渡例子:白杨礼赞从无边的黄土高原过渡到参天耸立的白杨树。“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作者用两个小段来安排过渡,前一段,着力渲染人的困倦与景的乏味,后一段却迅急推出傲然耸立的白杨风姿,一抑一扬,巧妙完成过渡,可谓“匠心独具”。这里如

6、果用一般过渡句“虽然黄土高原看久了会使你感到有点单调,但当你猛抬眼看见远处傲然耸立的白杨树时,你恹恹欲睡的情绪便会一扫而光了”,那就乏味了。还有威尼斯一文,在突出威尼斯是“水中之城”这一特点后,又是如何过渡到它是个“文化艺术之城”呢?“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上走走就知道”这里作者并未直接指出威尼斯的文化艺术特征,而是在承认了它的明媚风姿之后,通过一句普通的“走走就知道”顺利完成内容上的过渡,如果将此句改为“威尼斯不但是一座明媚的水中之城,而且还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则俗之又俗,蕴味全消。2、伏笔照应,天衣无缝在记叙文中,为了结构严谨,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日常习作和读过的课文中,有许

7、许多多这种成功的伏笔。项链(莫泊桑)的末尾发现项链是假的,虽令人诧异,但我们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有三处伏笔,分别是借项链时弗莱思节夫人非常慷慨,珠宝店老板说卖了一个盒子,还时主人根本就没打开看一看。关于伏笔再举一个武侠小说中的片段,“说话间英雄们来到镇上一家酒店,门口挑着幌子,上书快活林三个大字。就在门口的台阶上,蹲着一个老人,破草帽,压得很低,他们径直走进了酒店。饭菜上来后,他们一边吃一边商量今天晚上劫牢反狱之事。吃完后出来,天色已晚,门口那个老者早已踪迹皆无,英雄们谁也没在意,就分头行动了。”这里台阶上的老者踪迹皆无就是一个伏笔,很显然当天晚上的劫牢反狱,因老者告密没有成功。可见合理的伏笔,会使情节前后紧密相连,使整篇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除了上面谈的伏笔式照应,还有一种“一般式照应”,对结构严谨非常有用而且更容易掌握,这种照应简而言之就是使用同样或相似内容的短语、句子在前后文中出现。九三年有篇满分作文梧桐树下开头一段这样写到“不知不觉,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了天空。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爸爸一边吟着古诗一边领着儿女们出来乘凉。”下面是正文:儿女们关于新老树皮的赞美,结尾仅一句“在天空中,一轮圆月依旧。”这就使文章前后完成了照应,结构严谨起来。关于结构问题,请同学们在细读以上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在平常写作中注意使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规律与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