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5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高考》2016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组专项基础练1(2015陕西商洛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新唐书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材料二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司马光资治通鉴“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

2、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1)据材料一,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执政风格等层面着手。第(2)问,司马光的“态度”根据材料中“明察善断”概括,“评价角度”根据,“英贤亦为之用”“皆未有唐武后之忍者也”概括;“评价角度”根据材料信息“好杀者”回答。答案(1)原因: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

3、主利益。(答出三点即可)(2)态度:司马光肯定武则天。角度: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态度:赵翼否定武则天。角度:武则天残忍好杀。2(2015辽宁五校协作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材料二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竟有那

4、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1612年,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

5、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徐光启评传(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解析第(1)问,抓住“富于爱国的热忱”“深知当时流

6、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等关键语句来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可以看出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吸收外来的,二是继承传统的,三是徐光启自己个人的不断努力。第二小问注意结合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和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两个角度思考归纳。答案(1)实现国富民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陆王心学的弊端,讲究经世致用。(2)继承古代科技成就的精华;借鉴外来科学技术;注重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徐光启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己任发展科技,倡导经世致用,是难能可贵的;徐光启注重在实验的同时,学习借鉴前人和外来的科技成果,这种方法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3(2014河南六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说: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见利思义。论语里仁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

8、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1980年8月)(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并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2)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孔子的义利观把握文言文中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见利思义”即可;毛泽东、邓小平的相同思想把握社会主义集体观念即可,邓小平的发展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材料“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即可。第(2)问,评价均结合各人物所处历史时代及其论述的侧重点,从个人修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

9、索、改革开放等角度分析。答案(1)孔子认为追求富与贵、避免贫与贱是人之常情;同时他主张见利思义,要义利同在,反对见利忘义。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在获取利益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提倡为国家利益而努力。邓小平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鼓励勤劳致富,反对见利忘义、“向钱看”。(2)评价:孔子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品德的修炼;毛泽东的义利观有利于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邓小平的义利观有利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B组深化提升练1(2015辽宁锦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

10、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摘

11、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解析第(1)问,据材料韩愈对佛教的批评,可以归纳为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对“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可以归纳出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第(2)问,从材料“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可以归纳为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排斥佛学,弘扬儒学;韩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答案(1)背景: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2)作用: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

12、声。2(2015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

13、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归纳。第(2)问,联想必修教材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等有关知识回答。答案(1)观点:政治上:主张选用德才兼备之人,澄清吏治,维护清王朝统治;经济上: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军事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开启洋务运动,开办军事工业;外交上:反对西方侵略,又不盲目排外。(2)特点:具有明显的社

14、会转型特征;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3(2014湖南怀化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材料二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材料三(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

15、,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章梫康熙政要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比较容易;第二小问,实际分析康熙帝以儒学治国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对满洲封建化作用;和缓和民族矛盾等角度回答。第(2)问,是开放性的习题,无论你肯定或否定都可以,关键是要能依据康熙帝的自我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理由。答案(1)史实: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密切与西藏关系。反击沙俄侵略,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任答三点即可)积极作用:以儒学治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满洲封建化。笼络汉人,有利于缓解满汉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