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1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解析:图1体现的“威武能不屈”是出自孟子的言论,属于儒家;图2体现了“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答案:B2.(2014山东文综)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题干材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主要意义在于打破了原来“学在官府
2、”的局面,即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项为正确答案。答案:A3.下图是有人根据先秦某思想家的政治言论画的一幅漫画。下列对这位思想家的思想认识错误的是()A.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立场的“仁政”主张B.是对统治阶级“虐民”“扰民”的否定C.反映了在治国问题上要顺应民心民意的主张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解析:从漫画中的引文内容不难看出该思想属于老子的“无为”思想,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4.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
3、证这一说法的是()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B.C.D.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文化”“和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及人内心的和谐;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有助于统治者与人民的和谐。均正确。答案:D5.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
4、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了西方文明,又继承了儒家文明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从材料信息“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可知,东亚发展既吸取了西方文明,又继承了儒家文明,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
5、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请回答:(1)材料一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
6、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诸子”的含义回忆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第(3)问的历史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2)认识: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推崇:墨家“强本节用”的主张。不足:法家“严而少恩”。(3)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