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492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桂林市全州高中高二年级5月份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8分)1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2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一切礼文来维系。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这表明当时A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 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 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3宋代雕版印刷业发达,官、

2、私刻版印刷盛行。坊间刻书以营利为目的,其中事关朝代兴替、制度沿革乃至国计民生方面书籍的印量大增。这是由于A北宋推行“重文轻武”国策 B教育普及程度提高C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文化世俗化趋势增强4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重树儒学地位 B抑制商业发展 C缓和社会矛盾 D保护宗族制度5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

3、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6明史陈循传载:“(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肖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上述材料表明A内阁已成为影响皇帝的决策机构 B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C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7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

4、的社会危机8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9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10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

5、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11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这表明汉代A皇室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孝道扩展成为社会伦理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12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A否

6、认“天理”的存在B认为“理”“欲”相统一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13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14表1显示了186519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该表反映了 年代 进口(万两) 出口(万两) 平衡(万两) 1865年 5571 5410 -161 1875年 9780 9890 +ll0 1895年 17169 14329

7、-2840 1905年 44710 22788 -21922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 B列强不断增加工业品倾销并减少原料输入C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深刻影响中外贸易15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最能体现这一论点的是 选项 人物 史实 A 毕昇 活字印刷 B 贾思勰 齐民要术 C 李四光 地质力学 D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古希腊喜剧多取材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悲剧虽然大多取材于神话和英雄传说,但是剧情、对白、唱词往往借古喻今,激发公民对城邦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说明当时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戏剧题材丰富多样C民主

8、政治推动文化发展 D戏剧创作注重教化功能17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18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19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

9、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20“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2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经济演变22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

10、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23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到:“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改革A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 B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C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 D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24屠格涅夫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指出:“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

11、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材料中“少数作品”包括A西风颂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毕加索自画像二、非选择题(52分)25、材料一 中国古代慈善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社会保障。孔子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被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认为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董仲舒还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在极大的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 古代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有官办、民办、宗教开办、宗族内部救助、商人互助等种类。在频

12、繁的自然灾害风险中,我国更加重视灾后的救助。对于弱势群体,官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总是将对他们的保障当作自己的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内容主要基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临灾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保障。为了使有关社会保障的诏令或制度落实到实处,中央政权往往建立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体制,并对保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予以防范。摘蝙自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 桂林市全州高中高二年级5月份历史月考试题答 题 卡 班级 姓名 总分一、单选题(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材料二

13、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它的主题和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将贫困问题视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在贫困问题上,国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1861年到1891年,英国每年增加的1000张病床中,有3/4是在济贫院医院。政府还建设一批条件较好的济贫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济贫院的物质与精神娱乐。1891年后,开始为老年贫民购买书籍报纸,为儿童购买玩具。从1875 -1888年14年间总共完成了16项贫民窟的改造工作。在贫民的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大干预力度,英国政府于1 880年开始推行强制教育法,将初等教育视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国家义务。1891

14、年,初级教育做到了完全免费。 摘自郭家宏19世纪末期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14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济贫政策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何启示。(11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穷。此时期中之重要提倡事业,如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在天津设工艺总局,商部在京师设劝工陈列所,及奏设各省高等实业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商部奏订奖给商勋章程,鼓励制造新器,学部考验游学生设工

15、商科进士学位;光绪三十三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 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 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宣统二年端方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皆为60年内仅见之盛举。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民国政府公布农商部奖励实业办法(1917年):(1)每年能将国货运往外国销至10万元以上,而营业时期继续已逾3年者,给予一等奖章;(2)设立工厂资本在5万元以上,营业确有成效者,给予二等奖章;(3)发明有实用之物品或器械,给予三等奖章;(4)以中国资本发起开矿、放垦、渔牧等实业,及提倡设立实业学校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状;(5)商会农会能实心提倡商务或农业,著有成绩者,得体

16、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章。 摘编自新编实业法令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两项有关奖励实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商鞅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为了统一度量衡,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新法规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

17、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这场变法历时二十三年,分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体系严密,其最终的结果是把秦国变成了一个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所采取措施的影响。(7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48分)123456789101112ACCDBBDBDAD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ADDBDDDADDB25(1)思想基础: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民本思想);天人感应观念;政府的责任意识;宗教观念。(6分)(任答三点即可)特点:思想基础的多

18、样性;举办主体的多元化;保障项目的全面性;强调监督管理;重视灾后救助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8分)(2)变化:19世纪前期认为贫困是道德问题,强调惩治贫民;70年代以后,将贫困视为社会问题;政府注重对贫民物质、医疗和精神方面的救助;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贫困问题;(8分)启示:发挥政府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手段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26、【解析】材料一介绍了清末政府鼓励工业发展的措施,材料二列举了1917年民国政府奖励实业的办法。比较两则材料的信息,可以从总体上看出清末和民国初年对实业的重视,并分析奖励实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救亡图存;也可以依据两则材料具体内容,分析清末和民国初年在奖

19、励实业的方式、对象,以及鼓励贸易的范围等方面的差异。答案:评分说明:任提取一项信息2分,说明4分;任答两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信息1:清末和民国初年都很重视实业。说明:民族危机严重,发展实业是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清末和民初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信息2:清末的奖励以爵位为主要形式,民国初年以奖章(奖状)为主要形式。说明:政治体制和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民国初年更注重精神鼓励。信息3:与清末相比,民国初年奖励的对象更加广泛,奖励的条件降低。说明:民国时期民主政治和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形成重工商、兴实业的社会风气。信息4:民国初年鼓励出口贸易。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战事,为国货出口提供机遇。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7【答案】(1)措施:实行严刑重法;保护农用动力如私有的耕牛和马;统一度量衡;推行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8分,答出四点即可) (2)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秦国成为强国;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削弱了宗法观念。(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