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课时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和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考纲要求 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2.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4.牛顿、爱因斯坦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生用书P306一、千秋功过秦始皇1统一六国(1)条件秦国崛起: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当时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嬴政亲政:把权力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任用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将领。统一策略:离间敌国,远交近攻。(2)结果:秦灭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1)确立中央集权制创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地方上
2、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全国管辖。(2)文化上:统一文字,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一律改用小篆。(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5)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3评价(1)千古一帝: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2)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3)秦暴政而亡:陈胜、吴广起兵反秦,秦朝覆亡。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1功绩(1)东征西讨,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奠定唐朝基业。(2)政治上: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进一步发展。(3)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4)选贤:虚心纳谏、重用贤
3、才。2过失:贞观后期,渐趋奢靡。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帝1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智除鳌拜: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统一趋势。(3)统一台湾:强固东南海防,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5)三征噶尔丹: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蒙古的关系。2重视经济和文教(1)派人治理黄河水患,视察河工。(2)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3)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成康熙字典。史论归纳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康熙帝最大的进步之处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做出了巨
4、大的贡献。这也是时代赋予康熙帝的特殊任务。在康熙时代,中国已不再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面临着外国侵略的危险,因此抗击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就成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主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要点拓展1秦王嬴政能够统一中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2)主观条件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
5、争的条件(根本原因)。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2正确评价康熙帝的功过是非(1)功劳: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具体表现在:巩固了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维护了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缓和了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加强了与蒙、藏民族的团结,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活佛,既
6、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2)过失:康熙统治时期加强君主专制(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阻碍社会进步。对外轻视西方,继续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史料探究解读史料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1)史料信息表明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混战割据的局面。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2)史料信息表明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
7、度。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3)史料信息表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史料信息表明秦始皇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货币等。东西方的先哲学生用书P307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1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后曾有昙花一现的从政生涯,最后献身文教。2基本思想(1)“礼”:即周礼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
8、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2)“仁”:“仁者,爱人”仁爱应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是其他人。行“忠恕”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3历史贡献(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2)政治上:“举贤人”以施行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内圣外王”。(3)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
9、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二、古希腊的先哲1古典文化产生的背景(1)希波战争胜利使雅典进入它的黄金时代。(2)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3)伯里克利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4)学术和文化的繁荣。(5)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失败,政局动荡。(6)马其顿统治时期,希腊哲学达到顶峰,三大思想家出现。2柏拉图(1)主要思想一个理想的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正义的国家。“哲学家王”:理想的统治者。财产公有。(2)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他的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
10、化的奠基性文献。3亚里士多德(1)主要思想自然观:将自然分类,加以等级化;认为最高等级是人;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伦理观:人的自我实现应以理性为准绳。政治观: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把奴隶与妇女排除在城邦公民之外;倾向于民主制政体,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来解决民主制与寡头制的矛盾。(2)影响: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其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史论归纳我们对孔子思想应采取“扬弃”即批判和继承的态度,继承弘扬“礼”中合理成分,如巩固稳定的社会局面,规范人的行为,批判其伦理纲常思想;弘扬“仁”中仁爱、关怀、体谅、容忍、加强自我修养等美德,重视
11、道德教育。主题东西方的先哲要点拓展1正确认识孔子的思想(1)对孔子思想中大量的优秀价值原则,我们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孔子强调“仁”“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地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人与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2)孔子思想中“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
12、远的历史意义。(3)对有些内容可去其保守性的思想内核,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例如孔子所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在今天早已行不通了,但“礼”作为一般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仍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2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极端。(2)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史料探究
13、解读史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史料信息表明孔子主张遵从周礼,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史料信息表明孔子认为臣子应该忠于君主。论语史料二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3)史料信息表明柏拉图主张由哲学家统治国家。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
14、国家就会昌盛。柏拉图理想国(4)史料信息表明柏拉图倡导人人都要遵守法律。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学生用书P308一、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1科学成就:编订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1)本草纲目集16世纪前中国中药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还在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有所建树;是对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一次大综合,把古代医药科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中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2评价(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贡献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2)本草纲目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遍及全
15、世界,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医学巨典”。(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植物分类法早近200年,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主要事迹(1)作为首批幼童赴美留学,学业优秀,掌握了近代铁路修筑技术,为报效祖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19世纪末主持修筑滦河大桥,显示其卓越才能。(3)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4)1913年后,担任交通部技术总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修成粤汉铁路部分路段。(5)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抱病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
16、部委员,为收回中国铁路的主权奋力抗争。2评价: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的光荣”。三、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1主要成就科学领域主要理论成就成功运用地质力学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勘探石油/寻找铀矿/预测地震古生物学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冰川学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为重大工程选址服务2评价(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2)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17、。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1科学成就领域 成就数学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物理学光学(1)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2)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 “微粒说”力学(1)创立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其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天文学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解释了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等问题2评价(1)牛顿是英国物理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经典力学建立者,是近代科学之父。(2)他创建了经
18、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学、天文学研究方面也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五、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1科学成就(1)提出相对论: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发表。(2)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2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1)一战时:支持反战宣言。(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4)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发表了
19、反核战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3评价(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提出的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2)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而他伟大的人格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最宝贵遗产。史论归纳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
20、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主题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要点拓展1本草纲目对人类医学的主要贡献(1)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2)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并且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3)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而且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对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4)本草纲目先后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地,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2全面认识爱因斯坦(1)科学贡献:狭义相对论在本质上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示了作为物质形式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成一个四维空间,揭示了力学运动和
21、电磁运动在运动学上的统一性。最后形成了广义相对论,推断在引力场中传播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1916年,他开始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来考察宇宙问题。(2)倡导和平:他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为人类的进步进行坚决的斗争。倡议各国认识核战争的极端危险性,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3)爱好音乐:爱因斯坦崇尚科学,也崇尚艺术。他6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小提琴,从此毕生痴迷于音乐,不仅小提琴演奏水平很高,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古典音乐一直是他生活中的伴侣。(4)淡泊名利:爱因斯坦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别人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他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从来没把这些荣誉
22、看得很重。史料探究解读史料一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束昨晚耀长城: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1)史料信息表明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史料二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
23、,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并曾说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是释放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2)史料信息表明爱因斯坦爱好和平,并且勇于承担责任。 “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爱因斯坦晚年文集(3)史料信息表明原子弹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也可以震慑战争的发动者。,学生用书P310
24、)史观连线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史观理论】1评价的方法(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2)确定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
25、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1)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是看其历史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清主流与支流的关系。(3)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4)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关系。【史观运用】评价古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1评价秦始皇(1)顺应时代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2)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在经济、文化各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为此后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3)但他在从事征战和兴建工程中,征调过急,赋敛
26、过重,刑罚严酷,“焚书坑儒”等暴政导致秦短命而亡。2评价唐太宗(1)唐太宗执政时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复苏和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2)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他的开明政治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出兼容并蓄、博大开放、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但这并不影响唐太宗对推动历史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和政治家的本色。3评价康熙帝(1)作为政治家的康熙帝,其历史功绩主要是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叛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对台湾进行管理和
27、开发,反击沙俄侵略中国东北。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2)但康熙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开启“康乾盛世”的同时,又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对点训练(2014高考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元代著名书法家,为宋太祖后裔。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仕元朝,官至一品。现代有书评家评价他的书法“平整、圆润、妍,是元朝一大家,宋以后一人而已。人说他格调不高,是因为他降元。但他的字好,学好不容易”。傅山(16071684)为明末清初人,注重个性宣泄的书法,在历
28、史上有很高的声誉。他在训子帖中说,在二十岁左右时,“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临摹),而不能略肖”,偶然得到赵孟頫的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他拒仕清朝,对赵孟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开始临摹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在平定叛乱中为国捐躯,被后世视为忠臣)的书法,自叹“腕(指书写习惯)杂矣,不能劲瘦挺拗如先人矣”。摘编自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等(1)根据材料,指出傅山对赵孟頫书法艺术评价的前后变化及所持标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傅山对赵孟頫评价的因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平整、圆润
29、、妍”以及“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的关键信息从前期和后期去概括变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前期从书法角度评论,而后期从民族气节角度总结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中“人说他格调不高,是因为他降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他拒仕清朝”等关键信息从时代变化、抗清以及个人审美的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变化:前期:圆转流丽;后期:浅俗无骨。标准:前期就书法论书法;后期以气节评价书法。(2)因素:时代变化;抗清情结;个人审美观。,学生用书P311)1(2015福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地段修筑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
30、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析:第(1
31、)问要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说明,如“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第(2)问第一小问要结合秦朝统一六国的史实归纳历史背景,第二小问要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列举史实加以论证。答案:(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第一层次(修筑长城层面):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加速了秦朝灭亡。第二层次(实行统治层面):秦始皇实行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2(2015湖南衡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32、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耳目股肱,寄于卿辈。”“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材料二唐太宗的家族本身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典型,他的祖母、母亲、妻子都是鲜卑族人。特别是由于唐太宗具有远见卓识和杰出的才能,能够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远利益和边疆安危考虑问题,因而他比以往任何封建帝王都懂得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以仁义取信于各民族,不轻易诉诸武力。这就是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实行的民族接近政策,即怀柔政策。(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怀柔政
33、策”的主要表现。唐太宗的做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解析:第(1)问关键是读懂材料,从材料中归纳要点作答。第(2)问,唐太宗“怀柔政策”的主要表现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唐太宗的做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包括: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巩固民族团结等。答案:(1)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减少决策的失误。(2)表现:在东突厥地区设立羁縻府州;在西突厥地区建立安西都护府;率先垂范,与鲜卑族通婚;与吐蕃通婚,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启示: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3(2015福建厦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指出
34、,“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腹里省分钱粮有余,小民又获安养。”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设立四个海关,负责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摘编自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材料二康熙圣谕“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1716年)“凡商船照旧东洋贸易外,其南洋吕宋、噶喇等处不准商船前往贸易,于南澳等地方截住。令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水师各营巡查,违禁者严拿治罪。其外国夹板船照旧准来华贸易,令地方文武官严
35、加防范。”(1717年)摘编自清圣祖实录卷270、271(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实施的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实施该政策的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康熙在海外贸易政策上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如何看待康熙的这一调整?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等信息可知清政府开放海禁。联系此时清政府已统一台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及康熙帝重视百姓等知识回答“原因”。第(2)问,材料信息反映了康熙帝对西方有一定的警觉,结合材料中对南洋和东方的态度回答“调整”,联系此时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和闭关政策的影响回答第二小问。答案:(1)政策:解除海禁,开海贸易。原因:清朝统一台湾,东
36、南沿海地区稳定;发展沿海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充实兵饷;维护清朝统治和社会稳定;康熙有恤商裕民的思想。(2)调整:中国商船禁航南洋,但东洋照旧;对外国商船严加防范。看待:康熙正确预见了西方国家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威胁,但却采取防范与限制的消极手段,使已较为开放的对外关系再趋于封闭,未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4(2012高考江苏卷)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
37、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将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先哲放到具体的
38、时代背景下去分析,并找出两人观点的共性。第(1)问社会秩序的共性可从材料中的“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概括出是和谐社会,个体品德的共性从“具有美德的人”概括出是个人美德,“礼”的作用从强调等级秩序方面回答,“仁”的作用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回答,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包括勇敢、智慧等。第(2)问从当时的社会关系分析两人观念相似的原因,社会背景可以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特点分析。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5(2015福
39、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专注于抽象的理性,而是致力于批判的分析,借助于观察和想象,完全以经验材料为依据,不懈地对传统确定的事实提出质疑。这种做法被称作批判方法,它源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序言)材料二我们的确成功地消除了许多我们的错觉和偏见,但是由于必须由人的头脑把这些结果联系起来并给予解释,这些结论必然带有人的特性。即使答案是完善的和最终的,它们也仍然会是如此,况且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对启蒙运动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40、学,牛顿在力学方面得出了哪些结论?以此为例说明在人类科学史上“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它源自于牛顿的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归纳;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牛顿力学体系回答即可。答案:(1)影响:以牛顿力学思想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批判方法来自于牛顿的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的科学解释方法给启蒙运动以启示);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2)结论: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只是反映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
41、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6(2015浙江宁波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詹天佑)在致诺索布夫人的信中也写道:“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若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近年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建造了詹天佑纪念馆,以纪念他在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的不朽功绩。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在悼念
42、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我的工作”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这一“工作”的?有何意义?(2)材料二中所说的爱因斯坦的深奥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材料二认为爱因斯坦“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作为科学家的詹天佑和爱因斯坦在人文情怀方面有何不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和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中所述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成就、个人性格和品质来归纳作答。答案:(1)设计、建成京张铁路。背景:中国技术力量薄弱,列强认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意义:自行设计中国第一条铁路,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2)创立相对论、光量子理论。意义:带来了物理学思想的革命;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原因:爱因斯坦不仅在科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3)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因斯坦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