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461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A徭役、兵役繁重 B刑罚十分严酷C赋税很沉重 D人民很勤劳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丁男丁女要服役,民众苦不堪言,由此可以得出秦朝徭役兵役十分繁重,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材料没有涉及刑罚;C选项错,材料没有涉及赋税的内容;D选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2汉文帝时,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上述措施(C)A抑制了民

2、间工商业的发展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C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D推动征税标准重大变革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景帝时期减轻徭役和赋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汉初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减轻赋税,并非扩宽农民的收入来源;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减轻赋税,并未涉及征税标准的变革。3唐朝赋税制度中有关“庸”的规定是(A)A农民可以交纳绢或布代替服徭役B农民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C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为官府服徭役D农民可以向政府交纳钱或粮代替交纳绢或布解析:根据所学知

3、识可知,庸则是力役,每年替政府服劳役二十日,这项制度原本在隋朝开皇二年试行,原是役期一个月,三年减为二十日,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即农民可以交纳绢或布代替服徭役,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赋税制度中的“庸”是力役,可以交纳绢或布代替服徭役,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是“调”,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选项是王安石变法内容中的免役法,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庸则是力役,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没有规定农民可以向政府交纳钱或粮代替交纳绢或布,故D选项错误。4唐中叶前,赋税征收实物;此后实施两税法,开始部分征收货币赋税;明中后期,在两税法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也改为征银,至此赋税

4、、徭役征收的货币化趋于一致。这种变化(C)A加速了纸币的广泛流通B刺激了土地的兼并买卖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材料中“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明显使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降低,有利于农民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纸币的广泛流通与材料中“征银”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一条鞭法”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土地为征税标准,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排除;D项,增加政府收入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不符合题目设问的主旨,排除。5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

5、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B)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税法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故B正确。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A项“根本”说法错误;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的是土地兼并,排除C;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排除D。6万历初(约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B)A彻

6、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D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解析:结合材料“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可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革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故选B;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减轻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C;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并非在万历时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排除D。7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B)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洪武年间8.5亿亩6 600余万清前期(乾隆年间)10亿亩4.1亿A.大量

7、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B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藏人口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从表格数据来看,清前期人口较明初人口有大幅增加,其中的政府因素是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没有必要再隐藏人口,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政府因素,C项政策是明代万历年间,不是清代人口增加的原因,排除;D项不是人口增加的原因,排除。8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亩税”。这两条途径最终完成汇合是在(D)A唐朝两税法 B宋朝募役法C明朝一条鞭法 D清朝摊丁入亩解析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故D项正确。A项,唐朝两税法以财产为征税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宋朝募役法为王安石变法内容,旨在减少国家财政负担,提高军事战斗力,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朝一条鞭法将各项杂税折为银两一并征收,与材料无关,排除。9唐代两税法依照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纳税。但直到清雍正“摊丁入亩”才废除了人头税,转变为财产税。这一变革导致

9、了(D)A商品经济受阻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闭关锁国的加强 D民众的人身控制减弱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体现的是封建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减弱,D选项符合题意。两税法和摊丁入亩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A选项排除。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转为财产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部分劳动力,而不是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选项排除。闭关锁国属于对外政策,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10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B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C英国有权决定中国关税税率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解析:根据所学,鸦片战

10、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是指在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不能自主,故A正确。11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1950年,政务院明确规定:海关税率须根据国家经济状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税率规定的变化旨在(B)A长期稳定我国海关关税的税率B维护国家关税主权、保护民族经济C限制中外贸易、保护国内市场D扭转中外贸易逆差、开辟海外市场解析:根据“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可知调整税率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关税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故选B项;关税税率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是长

11、期稳定,排除A项;关税税率的调整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和贸易,而不是限制中外贸易,排除C项;关税调整是为了保护国内工业,不是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排除D项。121992年前,我国进出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47.2%。之后则逐年降低关税水平,到2002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2%,2010年之后基本保持在9.8%左右。这一时期关税税率的调整(D)A标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C是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义务需要D是落实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关税总水平的降低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D正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2

12、001年基本确立,排除A;产业结构调整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中是适应市场经济开放需要,不是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义务需要,C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代初期,延续北朝和隋代的均田制,把政府控制的田地平均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政府分配给失地农民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王公贵族和官员在土地分配上占有绝对的特权,土地占有的不均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唐初,普通农民的税收主要为租、庸、调三种类型。“租”就是均田制下对农民所得土地所征收的田税;“庸”是劳役;“调”则是对农民家庭经济作物征税。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按照人口纳税,而

13、非按照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纳税,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个人田产的占有量存在着巨大的悬殊。 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的“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赋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而“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

14、河。 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庸调”税制的弊端,并指出相比于“租庸调”税制与“两税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施“两税法”改革的影响。答案:(1)弊端:土地分配不均并由此带来税收的严重不公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不同:以前按照人口纳税,现实行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纳税;以前是以实物来计税,现则是以钱计税。 (2)影响:提高了政府的征税效率;扩大了征收对象的范围,增加了国家财税;缓和了纳税不公造成的社会矛盾;以钱计税,推动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税制改革提供了历史的经验。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租庸调”税

15、制的弊端要从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导致土地分配不均带来了税收的不公平,同时也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去解释。相比于“租庸调”税制,“两税法”的不同之处主要突出两点,一是按田产的多寡而不按人口来纳税,二是“两税法”是以钱计税。(2)实施“两税法”改革的影响要多角度进行回答,例如,“两税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两税法”以钱计税,开创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再例如,两税法纳税更公平,很好地缓和了纳税不公造成的社会矛盾等。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19

16、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此后通过与英、美、法、日等国谈判,至1934年先后公布了四个国家进出口税则,税率实行14级,最低5%,最高达80%,平均税率为25%,改变了过去进口货物不分种类,一律值百抽五的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关税体制。同时还统一了海陆关关税,由于过去陆路关税比海路关税少纳1/3,因此改订新约后将增加海陆关关税。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还减免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关税改革加之进出口不断增长,1936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 716万元提高到34 290万元,增长达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达34.14%。 摘编自夏

17、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贸易关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的原因。(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变化:恢复关税主权,提高关税。原因: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亟待巩固;谋求关税自主,树立国家独立形象;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影响:树立国家独立的形象,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一定程度提高了政府的关税收入,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关税对本国经济应有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为日后的长期抗战做了物质准备;客观上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较具现代化特征的

18、国家财政税收制度。解析:(1)变化:由材料中的“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改订新约后将增加海陆关关税”等信息可以得出其变化是恢复关税主权,提高关税。原因:依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国民政府这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亟待巩固;“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依据材料“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改变了过去进口货物不分种类,一律值百抽五的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关税体制”“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

19、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还减免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谋求关税自主,树立国家独立形象的需要;改革关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影响:依据材料“关税改革加之进出口不断增长,1936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 716万元提高到34 290万元,增长达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达34.14%”,结合第(1)问的原因和所学可知,影响主要从关税收入变化、国民经济发展、对抗日战争和国家财政税收制度的变化等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国民政府的关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关税对本国经济应有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为日后的长期抗战做了物质准备;客观上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较具现代化特征的国家财政税收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