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393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配套作业1化学与环境保护、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PM2.5、PM10、O3、CO2、SO2和NO2等6项指标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均不可食用C明矾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D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包括CO2,A错误;B项,少量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C项,Al(OH)3胶体用于净化水,而不是杀菌消毒;D项,废酸、废碱中和后生成H2O和盐,排放后,污染大大减少,正确。2(2015洛阳二模)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

2、)A焦炭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B晶体硅是用于制作半导体的材料是因其熔点高、硬度大C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故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DFe比Cu活泼,所以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解析:A.碳和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CO,该反应中碳失电子而作还原剂,A正确;B.硅是用于制作半导体的材料是因为其是半导体,B错误;C.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但在双氧水的分解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而不是氧化剂,C错误;D.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说明三价铁氧化性比铜离子强,与Fe比Cu活泼无关,D错误。3(2015肇庆模拟)下列各选项陈述陈述均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C

3、)陈述陈述A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B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C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D稀、浓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为NO和NO2稀HNO3氧化性比浓HNO3强解析: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铜与浓硫酸不反应,陈述不合理,A错误;CO2会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陈述不合理,B错误;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次氯酸的氧

4、化性比氯气的强,陈述均合理,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浓HNO3氧化性比稀HNO3强,陈述不合理,D错误。4已知一定条件下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解析:A.3Fe4H2O(g)Fe3O44H2,错误。B.3NO2H2O=2HNO3NO,错误。C.若A、B、C、D均为化合物,3NO2H2O=2HNO3NO,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5、。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符合要求的是NHOHNH3H2O则D是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正确。5(2015淄博模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可加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对应选项错误的是(C) 甲乙丙试管中的现象A浓盐酸高锰酸钾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醋酸石灰石Ca(OH)2溶液先沉淀后消失C浓氨水生石灰AlCl3溶液先沉淀后消失D稀硝酸铜水试管口出现红棕色解析:A.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正确;B.醋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CO2,CO2与Ca(OH)2溶液反应,先生成CaCO3

6、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生成Ca(HCO3)2,正确;C.浓氨水与生石灰可制取氨气,AlCl3溶液与NH3反应生成Al(OH)3沉淀,最后沉淀不溶解,错误;D.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NO被氧化为NO2,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正确。6如下图所示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C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D图中所示的转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SiO2是酸性氧化物;Na2CO3溶液呈碱性,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题图中有的转化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SiO2与NaOH溶液的反应。7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

7、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B)A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饱和NaHCO3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用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解析:能否产生喷泉现象关键要看能否产生压强差,A中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能形成喷泉。B中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不溶难以产生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C氨气是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喷泉。D加入足量浓硫酸会与水混合放热加速氨气挥发,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形成压强差,形成喷泉。8把一定质量的铁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

8、硝酸中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 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后,把所得沉淀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固体质量不可能为(A)A18 g B24 gC30 g D36 g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反应过程中Fe失去的电子与硝酸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最后所得到的固体为Fe2O3。n(e)0.3 mol10.2 mol30.9 mol。若Fe全部为2价,则n(Fe)0.45 mol,根据Fe元素守恒,m(Fe2O3)(0.45 mol2)160 g/mol36 g,若Fe全部为3价,则n(Fe)0.3 mol。m(Fe2O3)(0.3 mol2)

9、160 g/mol24 g,若Fe被氧化的价态为2、3两种价态,则最后得到的固体的质量在3624 g之间。因此最后得到固体质量不可能为18 g。9(2016衡阳模拟)某学习小组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操作现象1.A中溶液变红2.稍后,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1)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为探究现象2产生的原因,该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_。取A中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该小组同学此得出结论:产生现象2的原因是SCN

10、与Cl2发生了反应。(4)该小组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在实验中SCN中氮元素被氧化为NO,检验NO存在的方法是已知SCN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试写出SCN的电子式_。(5)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的电子数是_。解析:(1)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 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生成氯离子,Fe3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HClO都具有酸性,能和NaOH发生中

11、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3)Fe3和OH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所以该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4)SO和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根据元素守恒知,能和盐酸酸化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只有硫酸根离子,所以说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元素。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遇到Cu被还原,生成NO,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可以检验NO的存在,其检验方法为: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存在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SCN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

12、定结构,则S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C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元素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其电子式为S C, N。(5)SCN中C为4价、S为2价、N为3价,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C元素化合价不变、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5价、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每生成1 mol二氧化碳,转移电子物质的量8 mol20(1)16 mol。答案:(1)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所以溶液变红(2)Cl22OHClClOH2O(3)Fe3(4)S元素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共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明SCN中氮元素被氧化为NOS

13、, C, N(5)16 mol10碘是生命体中的必需元素,请根据如下有关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碘可采用如下方法:KICuSO4CuIK2SO4I2,此反应生成1 mol I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mol。工业生产中,可用智利硝石(含有NaIO3)为原料,与NaHSO3溶液反应后生成碘,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2)单质碘与氟气反应可制得IF5,实验表明液态IF5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在于IF5的自偶电离(如:2H2OH3OOH),电离生成的1价阳离子为_,1价阴离子为_。(3)将单质碘与铝屑置于管式电炉中,隔绝空气加热至500

14、得到棕色片状固体(AlI3),此固体溶于Na2CO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请写出AlI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判断加碘食盐中碘的存在形式为I、IO,或两者同时存在。请对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预测和分析。首先取试样加水溶解,分成三份试样:第一份试样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试样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同时存在I和IO,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第二份试样酸化后,加入淀粉溶液无变化,再加_溶液,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存在I。第三份试样酸化后,如果直接使_试纸变蓝,说明试样中存在IO。解析:(1)反应生成1 mol I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1 mol22 mol,NaI

15、O3与NaHSO3溶液反应后生成碘的离子方程式为2IO5HSO=3H5SOI2H2O。(2)由2H2OH3OOH可推知,2IF5IFIF。(3)AlI3和Na2CO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2Al33CO3H2O=2Al(OH)33CO2。(4)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第一份试样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试样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I和IO反应生成了碘单质,反应式为5IIO6H=3I23H2O。第二份试样要检验I,酸化后,加入淀粉溶液,还需要加入氧化剂,如FeCl3或H2O2。第三份试样要检验IO,酸化后,可直接使用淀粉KI试纸鉴别。答案:(1)22IO5HSO=3H5SOI2H2O(2)IFIF(3)2Al33CO3H2O=2Al(OH)33CO2(4)5IIO6H=3I23H2OFeCl3或H2O2淀粉K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