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18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9)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船仓脆弱抱佛脚 愁容满面老羞成怒B理睬 蚂蚁 携带 死而复生 陈词烂调C残酷 捞本 紧箍咒 心灰意懒 谈笑风生D欣羡 置备 缴学费 循序惭进 冤家对头【答案】选CA项,仓舱;B项,烂滥;D项,惭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哪个题目难,哪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议论纷纷,沸反盈天。B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废寝忘食,茶饭无心。C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D

2、受到这种霹雳的人有的脸色惨白了,有的脸色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答案】选BA项,沸反盈天: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B项,废寝忘食:形容非常专心努力。不合语境,应改为“寝食不安”。C项,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D项,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3、(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56110013)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3、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解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段大意为:“(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境内百姓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

4、此。”答案:B4、(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解析:断句要充分把握前后语境,找到叙述角度和叙述主体,然后根据上下文意理清人物行为和事理,

5、再根据句子结构、特殊词语和句式断开。此句是陈登云弹劾郑承宪说的话,陈述主体自然是“承宪”,“重惩”的对象是“科场冒籍”,据此排除A、D两项,“用以”二字表明前后构成目的关系,应断开,排除B项。答案:C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故都【唐】韩偓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注】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池籞(y):指宫庭中的池塘。噬脐: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比喻追悔不及。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

6、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冯驩: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头两联展开作者所见故都冷落的画面。荒草、塞雁、宫鸦等旧城景物,表现了故都物是人非的变化,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首联取景浑融概括,颔联描写细致传神。作者将感慨苍凉的意境融入芊丽清新的词句中,悲而能婉,柔中带刚。C第三联正面抒情。“烈士”是作者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D“地下强魂必噬脐”,写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覆亡,自己也遭杀戮这一史实。此句指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E尾联用典

7、。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决心,与“冯驩无路”形成对比。“终不觉”“无路”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2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答案】1AEA项,“作者所见”,这些景物都是“遥想”的。“塞雁”也非宫中旧景。E项,后一句诗人以“冯驩”,表达了自己没有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无奈。2. (1)慨叹国家将亡的哀痛之情。如“草萋萋”“塞雁侵”“宫鸦”“空垂涕”。(2)对劫国者(朱温)阴谋夺天下的愤慨之情,如用典“掩鼻计成”。(3)自己远在天涯无法使昭宗皇帝脱险的无奈之情,如用典“冯驩无路”。(4)自己遭排挤出京,报国无路的愤激之情。(5)对唐王朝的忠诚及对故国的眷恋之

8、情。三、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屠呦呦用小草改变世界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草会改变女孩的一生。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

9、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

10、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两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

1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提高到100%。那一幕,屠呦呦

12、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

13、、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世卫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有2.47亿人感染了疟疾,其中100余万人死亡,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约每30秒就有一个幼儿因疟疾而死亡,而传统的抗疟药物奎宁因疟原虫的抗药性早已失效。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疾事业带来了曙光。世卫组织声明,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2011年

14、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2015年12月11日凌晨零点12分,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有删改)【相关链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

15、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地被世人认

16、识,能为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中国人的成果被国际认可,关键是真正解决了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屠呦呦取名“呦呦”,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研究的殷切期望。她通过不懈的努力,用一棵小草改变了世界,终于在中医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B屠呦呦小时候就对中药的特殊疗效感兴趣,大学时如愿考上喜欢的生药专业,对其中的本草学等专业课程兴趣极浓。因为她认为生药专业最接近中医药领域。C大学毕业后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后来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提高了认识。带领课题组不

17、懈努力,带病工作,亲身试验药效,终于发明研制出抗疟“神药”青蒿素。D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说“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可见她具有宽广胸怀、高尚医德。E青蒿素的研发是一次创举,屠呦呦是发现、证实者,实至名归。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可见其疗效显著。青蒿素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医影响力。2屠呦呦用小草改变世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答:_3作为真实感人的他传,本文写法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答:_4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不仅使国人敬重,而且得到国际的认可,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答:_【参考答案】1答E给3分,答C给

18、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解析:A项,“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研究的殷切期望”错误,文中说“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草会改变女孩的一生”,说明屠呦呦的父亲给屠呦呦起名时没有寄托让屠呦呦从事中医研究的期望。B项,“因为她认为生药专业最接近中医药领域”说法绝对,文中说“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D项,屠呦呦的这些话主要表现发现青蒿素以及青蒿素的疗效后的高兴心情以及对自己发现的自豪之情,“宽广胸怀、高尚医德”无中生有。2自幼目睹中药治病奇效,对中药产生浓厚兴趣。选择生药专业,专业成绩优良。潜心研究生药学,两项成果载入中药志。经过大量临床实验,发明研制新型抗疟药青

19、蒿素、双氢青蒿素。治疟效果显著,贡献巨大,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回答问题要注意把握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即屠呦呦是如何研究出青蒿素的。这个要从屠呦呦孩提时代开始筛选相关信息,比如自幼对中药的兴趣,考大学选取的专业,毕业后进行中药研究等;然后筛选屠呦呦从事中药研究的贡献,比如有两项成果载入中药志,发明新型的治疗疟疾的药,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3忠实记录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选材典型;运用了多处细节描写;引用传主的原话;引用他人评价。解析:人物传记的特点一般包括:使用的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语言特色(质朴平实、清

20、新自然、幽默风趣等)、结构特色(顺叙、倒叙、插叙等)、材料特点(选材典型、选用传主的话以及选用他人评价语言等)、描写特色(描写生动,刻画人物的动作、心理、肖像等)。回答问题时,可以对照原文找到相关的内容,比如这篇文章,主要是忠实记录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在材料选择上十分典型,同时为了更加真实和全面塑造屠呦呦的形象特征,还注重选用屠呦呦的话和别人的品评语言等。4工作努力刻苦;继承中创新;默默奉献;低调谦虚;敢于负责;巾帼不让须眉。解析:题目要求筛选出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内在原因,答题时可以从屠呦呦工作的角度进行。比如刚开始工作时她就埋头进行中药研究,继续学习中医药知识;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她历经艰难,通过各种方法,经历多次失败最终成功;身体上,她身患结核等慢性病,但仍旧坚持工作;工作环境恶劣,但她仍然能够坚持等。回答问题时,要分条列举,先概括后分析。比如有“屠呦呦工作努力刻苦”的概括,接下来就要分析屠呦呦是如何努力刻苦的,文本中是如何描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