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11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高考地理金榜题名讲练在行动:第8.5集(含解析)【人教版】名校题链接(【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图2中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2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B气压降低,天气转晴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答案】3.D 4.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名师点睛】锋

2、面气旋的判读:1.冷锋、暖锋的判断:在锋面气旋中,要判断冷锋和暖锋,需要先判断出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主动移动。常规的方法是根据槽线处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如下图,在虚线处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外向内,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如甲线箭头所指方向;再根据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向右偏转)可知气团的运动方向为乙线箭头所指方向。通过作图很容易判断出虚线甲处是北侧冷气团主动移动,为冷锋;虚线丙处是南侧暖气团主动移动,为暖锋。南半球判断方法与此类似。2.降水区域的判断: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在锋前。但锋前、锋后的判断是一个难点,这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分析,锋面将要经过的区

3、域为锋前,锋面已经经过的区域为锋后。这里同样有一个规律:锋面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即图中的1和4区域。3.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甲处为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4.误以为存在锋面反气旋:有很多同学在学过锋面气旋后,总是想着在高压延伸出来的高压脊处也应该有锋面,会形成锋面反气旋。其实不然,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暖气团交汇,因此可以形成锋面;而在高压脊处,空气是自脊线向外辐散的,冷暖气团不交汇,因此不会产生锋面。【巧记】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雨锋前成。(暖锋)三角

4、中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归纳】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华南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昆明准静止锋(春城、贵州天无三日晴)、天山准静止锋。【警示】(1)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2)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区域资源综合开发-考点复习】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的比较中国山西省德国鲁尔区因素特点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特点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位置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相邻距京津

5、唐等发达地区较近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地处欧洲腹地,市场广阔交通铁路交通发达,有大秦铁路、京原铁路、神黄铁路等通往区外有利于资源的外运莱茵河流经本区,铁路、公路密集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山西发展重化工业的原料,也是坑口电站发展的燃料保证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但埋藏较深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供应、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金属矿有铁矿和铝土矿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等产业链本区贫乏,但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钢铁工业不断向荷兰海边迁移,减少进口铁矿石的运费水源降水少,较贫乏满足不了重化工业的用水需求莱茵河等水

6、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熟练工人市场经济落后,本地对资源及重化工业产品的消耗少以外输为主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产品需求量大科技科技落后资源、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重科技发达资源、能源利用率高,工业区环境优美泛练题优选 (2017江苏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答案】5B 6B【解析】5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

7、,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6图中共形成了4次侵蚀面,其中下面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皱过程。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考点: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

8、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2016天津卷)12.(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6分)(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6分)【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

9、中心的衰落。(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从材料信息中看,有“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和“许多古文明中心衰落”的信息;从图中信息看,古“丝绸之路”有许多古文明中心分布;从题干看,强调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因此,北方 “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草不再丰美,古文明中心衰落。(2)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地域联系方式看,类型在多样化,空间分布在立体化,有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等发展。回答问题时,进行一定的归

10、纳总结即可。(3)从题干上看,关键信息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因此要从外向经济发展、服务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回答。考点: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地理联系方式,城市发展方向。【名师点睛】该题热点问题“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城市发展。试题难度不大。(2015安徽卷)34. (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1、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解析】试题分析:(1)交通网的变化特点应从线路长度、数量、方式及分布区域变化等角度分析。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从无到有,

12、线路增多,尤其是沿海地区新增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线路沿途城市增多,说明站点增多。交通网络化更为明显。(2)首先应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即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等。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对外联系,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可以刺激商业、旅游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交通是联系社会生产、消费、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交通条件的改善还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考点:考查交通变化特点的描述以及交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名师点睛】该题以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考查福建省交通发展和交通对福建城市化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表达能力。第(1)问,回答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注意审题,交通变化特点和交通运输网变化特点的区别,这样就保证回答要点到位;第(2)问,难度不大,这是学生比较熟悉提问方式,交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从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变化来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