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085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第二人称代词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泣下沾襟泣:流泪ABCD【答案】C(凯旋,胜利归来;其,副词,一定;泣,泪水)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案】C【解析】 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3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

2、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家祭无忘告乃翁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案】C(C你的;A表判断的副词,是;B于是;D副词,竟然)4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此三者,吾遗恨也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答案】A(例句与A都是被动句)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壮:雄壮。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4、亡身, 身:身体。【答案】D 【解析】D项,身:自身、自己。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组”在此处为名词。8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答案】D 【解析】D项为被动句。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绳子把

5、燕王父子捆绑起来。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乱了的人便从四面八方群起响应。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己毁灭。【答案】B 10翻译下面的语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_【答案】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三、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

6、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巍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范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

7、今越职而言,罪也。”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台谏论执中过恶,而执中犹迁延固位。修上疏,以为“陛下拒忠言,庇愚相,为圣德之累”。未几,执中罢。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8、(摘自二十四史欧阳修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诲:教导、指教B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 游:交往C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 尚:崇尚D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 诘:查办【答案】D【解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D诘:追问、责问。所以选D。12下列全部表现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 )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陛下拒忠言,庇愚相,为圣德之累凡如是者辄黜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

9、辄面谕可否A B C D【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勤奋好学,很早成名。四岁时即死了父亲,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等到成年时,超群出众,卓有声誉。B欧阳修与名流交友,以文章著称。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互为师友;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以文章名扬天下。C欧阳修嫉恶如仇,深得皇帝信赖。论事切直了当,嫉恶如仇,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D欧阳修多次遭到污蔑、诋毁。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及任职青州时,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

10、【答案】C【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对应原文“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选项“嫉恶如仇”曲解文意。所以选C。14把文中划线文言句子(1)翻译成现代汉语,(2)句用/断句。(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2)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答案】(1)我过去(1分)的举措难道是为了一己私利(1分)?我们同时被斥退(1分),但不同时升迁也是可以的(1分)。(句意通顺1分)(2)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每错1处扣1分,最后一处可断可不断)(录

11、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的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不能制止;但是考场的文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四、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醉意的境界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此际一别,何时得还?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溢满胸怀的落魄失意,正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亡故,是母亲用荻草秆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日后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

12、又以言获罪。不是近“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心里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

13、是要售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明丽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

14、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专门修建个亭子,作太守闲看山水之用。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黎民苍生的喜忧。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

15、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

16、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15文章开篇写欧阳修的落魄失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答案】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形成对比),更能充分展现下文欧阳修在被贬中的心态和成就。16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_【答案】(1)渲染了悲壮的氛围,暗示人物惆怅黯然的心理,并含蓄点出黑暗的社会现实;(2)为下文欧阳修的离京与在贬谪地的成就做铺垫。16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_【答案】(1)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解析】解答这个题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在这个句子的后面,有这样一个词“要不然”,所以这三个字后面就是答案。17文章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欧阳修“醉意”的境界的?请结合思路作答。_【答案】(1)叙被贬滁州 (2)叙在滁州怡情山水,爱民勤政,“醉翁亭”的修建 (3)阐释“醉意”的内涵 (4)展开联想,指出 “醉意”的文化意义。18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种境界对你有什么启发?_【答案】(1)“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的精神;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启发:入世精神与兼济天下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