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模块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基础梳理主干梳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 商鞅变法一、商鞅变法的背景、措施、特点1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促进了农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2)政治上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3)军事上: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4)文化上私人讲学兴起,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5)各国变法:项目内容作用及实质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增加国家收入;齐国首霸中原;实际上
2、承认土地私有“初税亩”不论公田和私田,都征收实物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强调法制,制定法经;推行“平籴法”推动农业发展,强化了国家专政,魏国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变法进行军事改革,创建强大的军队壮大了军事力量2.措施(1)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误区警示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2)军事上
3、: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4)文化习俗上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推行秦律及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3特点(1)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2)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4)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二、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1积极作用(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
4、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发展。(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3)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社会矛盾(1)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矛盾: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2)冯太后的改革为
5、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意义和历史作用1内容及意义措施内容意义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限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政绩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三长制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迁都洛阳公元495年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革除旧俗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6、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2.历史作用(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间的矛盾。(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误区警示 容易误认为均田制是一种完美的土地制度。其实均田制下的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破产逃亡。地主依然大量兼并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将均田制下的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正因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 王安石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1)财政
7、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币”使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2)边防危机: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间矛盾尖锐。(3)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作用措施作用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市易法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青苗法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募役(免役)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方田均税法限制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将兵法提高了军队战斗
8、力保甲法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保马法节约政府开支,提高马匹质量和数量设军器监武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科举改革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改革学校制度三、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教训1历史作用(1)变法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2历史教训(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9、(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必要性(1)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沙皇专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3)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努力。(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国内矛盾。2可能性: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舆论宣传,成立委员会,为推行改革做了充分准备。二、“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内容(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给农奴人身自由。(2)经济上,农民高价赎买份地,承担临时义务。(3)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严格控制农民。2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3评价(1)进步性广大农奴获得
10、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获得一块份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局限性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1积极性: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发展。(1)经济上: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政治体制:
11、建立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司法制度: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3)军事上: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4)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2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日本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必要性(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幕藩等级森严,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12、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2)外患:“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使民族危机加深。2可能性(1)1860年“尊王攘夷”运动开始,后来演变为倒幕运动,最终推翻幕府统治。(2)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二、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1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2经济: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3文教生活: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行西化。4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误区警示 “殖
13、产兴业”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明显表明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与英国工业革命是手工工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是不同的。三、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性(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2)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4)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局限性(1)经济: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2)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3)文化:藩阀推
14、行愚民政策,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4)国际: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戊戌变法一、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社会根源(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2)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2经济根源: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根源:19世纪70年代,以王韬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思潮出现,为
15、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和活动1维新思想(1)理论著作: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进一步系统阐发了变法理论;梁启超变法通议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谭嗣同发表仁学、严复创办国闻报等。(2)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强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4)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2维新活动(1)1895年4月,康、梁发动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成立学会、创办报刊,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16、三、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内容(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3)军事:装备新式武器,用西法训练军队。(4)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2特点(1)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弱小。(4)从性质上看:既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6)从推行
17、过程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缺乏群众基础,只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3)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反动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2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
18、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能力提升核心突破阐释概念提升素养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
19、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2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3改革力量
20、:阶级条件组织条件。4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5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
21、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四、分析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的特点及规律性认识(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例)1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
22、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目的。(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4)从思想文化
23、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2规律性认识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2)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
24、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五、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三次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上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其性质相同。三次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
25、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实战高考感悟经典对话专家发掘高考12020山东卷,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22020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
26、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32020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
27、大改革回眸】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 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
28、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42020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表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
29、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52020江苏卷,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
30、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选修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实战高考1解析:从题干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可知,
31、王安石在赈灾上,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这种赈灾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既可以通过招募灾民做工以达到赈灾的目的,同时,还修建了农田水利设施,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2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评价时要从军事出发,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一分为二地分析。答案:(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
32、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中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可得出粮食出口份额增加和进口机器设备增加;从关税税率的变化可得出进口关税税率降低。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2)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4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清末“新政”的“新”,将清王朝在社会转型时期所做的
33、努力和值得肯定的一些举措作为思考的主线。第(1)问,可结合表格信息从设立专门机构、提高商人地位、确立商业的法规章程等角度进行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明确传统商业的经营环境、理念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对照表格中的法规、章程,推理出其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即可。答案:(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5答案:(1)原因:明治政府的推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铁路优越性被广泛认同;京滨之间易于修建铁路;预期经济效益高(人员往来密切)。(2)影响:推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文明开化(改变思想观念);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