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956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定时训练(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 春秋记事秉笔直书C. 王位继承制度混乱D. 外戚干政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分析】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外孙不能成为为合法的继承人,所以材料说“莒人灭鄫”,实质上体现出宗法观念的深厚,A正确;春秋显然是按照正史角度阐述,B错误;此时王位继承并不混乱,C错误;此时并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事情,D错误。【详解】2. 西周时,周王通过婚

2、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A.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B. 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C.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可知,并称“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强调的是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巩固统治,C正确;A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西周没有中央集权,排除D。3. 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

3、初A. 儒学居于统治地位B. 出现敬天保民观念C. 盛行功利主义思想D.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天命靡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可知西周初期统治者具有敬天观念,还具有了一定的重民、保民思想,故选B;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功利主义思想、神权王权紧密结合,排除CD。4. 汉代司法审判遵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的原则。这一原则A. 导致了法律与道德教化对立B. 促进了宗法制的复兴C. 否定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 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

4、“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体现了重视儒家伦理和法家法治的思想,体现了汉代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故选D,排除AC;B项“复兴”表述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5. 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A. 打破贵族政治特权B. 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C. 带有中央集权倾向,D. 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5、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曹丕采取的政策是九品中正制,该制度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带有中央集权的倾向,故选C;打破贵族政治特权的是科举制,排除A;曹丕的政策并没有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排除B;曹丕的政策是为了选官,并不是为了考核官员,排除D。故选C。6. 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A. 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B. 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C. 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D. 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既有官办学校的生徒,也有自学成才的乡贡,还有文武官员举荐的制举,说明当时选拔方式多样,D正确;九品中正制看中

6、门第,材料中并未体现出门第对科举考生来源的影响,排除A;B表述绝对,科举考试是入仕的途径之一而非唯一,排除;C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7. 唐玄宗开元21年,在全国十五道设置采访使以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制度A. 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B. 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C. 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D. 改变了国家行政区划【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监察非法行为”“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有利于监察边疆地区的非法行为,说明该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尤其是对边疆的统治,

7、C项正确;“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不符合题干中“这时期”的设问,材料并非探讨以后的影响,A项错误;唐玄宗设采访使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控制,采访使掌握的是监察权,不是行政权,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采取的采访使有利于加强中央地边疆地区的控制,没有涉及国家行政区划,D项错误。8. 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A. 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 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C. 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D. 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答案】A【解析】【详解】涉及社会安全和杀人、

8、重伤的重大刑事案件不适用“亲亲可以相隐”的原则,说明古代司法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排除B;强调家庭伦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题意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9. 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高级长官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A. 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B. 弱化了其政权的民族色彩C. 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 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

9、。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对地方的监察,故A错误;材料和弱化政权的民族色彩无关,故B错误;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服务的,故C错误。1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 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 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 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 思想批判风气剧变【答案】B【解析】【详解】“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说

10、明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明代废除丞相违背了潮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吏治败坏,故C错误;材料和思想批判无关,故D错误。11. 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宜,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说明A. 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B. 社会基层管理强化C. 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D. 明初经济迅速恢复【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吏治澄清

11、者百余年”可知,明朝以重典来治理官吏,规范官吏的从政行为,有效维护了统治的秩序,故选A;大明律针对的对象显然不仅仅是基层官员,故B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洁己爱民”“下逮仁、宜”等说法恰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故无法得出淡化的结论,排除C;材料说的是明朝政治层面的内容,而不是经济层面的内容,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2. 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对人抱怨:“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反映了当时A. 中央集权加强B. 专制皇权强化C. 社会矛盾尖锐D. 军机大臣懒政【答案】B【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2、,皇帝世袭且统领一切,这需要皇帝有过人的执政素养和非一般的体力精力,否则难以维系整套专制体系运转,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故材料中康熙帝抱怨自己做牛做马,活得很累,这正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康熙帝的抱怨并非来自于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引发的,也并非是大臣懒政引起,故排除AD;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社会矛盾尖锐的现状,故排除C。13.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宗法制度逐渐淡化B. 法律制度不断健全C. 伦理文化前后相继D. 身份等级固定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表格,从汉简到大清律例中的法律条文都可以看到对于以下告上、以妻告夫、以子女告父母都

13、被判不受理甚至会受到惩罚,体现了伦理文化前后相继,故选C项;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是宗法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表现对亲密关系之间诉讼的原则规定,素材单一,不能体现制度健全,排除B项;表格没有对身份等级的变动相关规定,排除D项。14. 下列有关历史变迁特征的叙述中,可称为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大变局”是A. 商周之际,王国变为封建B. 元明之际,行省变为内阁C. 三国时代,统一变成分裂D. 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答案】D【解析】【详解】历史上被称为“大变革”的时期是社会转型。商周时期中国社会仍然是奴隶社会,没有重大的社会转型,排除A;无论是元明还是三国时代,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没有

14、社会转型,排除BC;清末民初,由专制转向民主,是社会转型的表现,故选D。15.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A. 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 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 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 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民国初期出现的政党社团来源于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势力。因为清政府统治结束才促成了这些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形成不同的社团政党,选项A正确;同盟会的成立标志政党制度确立,随后同盟会领导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

15、列政治活动,可以作为政党政治确立标志,选项B排除;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辛亥革命未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因此革命基础薄弱,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时把握住材料时间“民国初年”,结合材料主旨大量党派社团出现,而且明显呈现出三种政治势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推断出清政府灭亡导致政治势力的分化组合,进而得出正确答案。16. 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抗战期间,沦陷区绅士邹鲁山等参议员冒险参加苏北盐阜区第一届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逃亡地主纷纷返回边区,其中许多人后来还参加了政权工作。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B. 三民主义在边区全面实施C. 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D. 中东部沦陷区

16、人口的内迁【答案】C【解析】【详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建设得到包括绅士、地主等社会各阶层关注、支持和参与的主要原因是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C项正确;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统战政策的结果,A项错误;“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不是中共建设边区政权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不是根据地政权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17.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A. 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17、C. 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D. 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强调的是我国的民主法制走向健全,这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C正确;依法治国方略是在十五大上确立的,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并非是体系的形成,B排除;材料与小康社会目标无关,D排除。故选C。18.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这一做法A. 凸显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理念B. 说明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愿望C.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8、”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体现出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思想,A正确;材料中规定的是人民的权利问题,不是当家作主的愿望,B错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不符合材料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信息,C错误;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一届人大会议的召开,D错误。19.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表明A. “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人宪法B. 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C.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D. 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

19、】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备。这表明我国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故B正确;1999年,把“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故A错误;C项错在 “开始迈向制度化”;材料体现不出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故D错误。20. 1978年9月,安徽肥西县山南区委在黄花大队进行包产到户的试点,9月16日开大队全体干部会,17日开全体社员大会,并连夜“分田到户”,9月18日全部劳动力下地干活。这反映了A. 农民自发推广小岗村包产到户B. 改革旧有的生产体制顺应民心C. 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落实得力D. 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迅速推广【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黄花大队包产到户后

20、全部劳动力下地干活,这说明改革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后,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B正确;小岗村包产到户开始于1978年11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政策,排除C;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得到迅速推广,排除D。21.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后冷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办法。这表明雅典A. 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B. 理性主义深入人心C. 城邦利益居于首位D. 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答案】A【解

21、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来看,雅典城邦的这一决定反映出直接民主制下受决策者情感因素影响比较大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雅典民主与理性无关,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雅典城邦的惩罚措施是针对外邦人,并非本邦公民,排除D项。22. 有学者对古罗马的某一历史事件评价说:“对平民来说,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它评价的是A.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B. 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C. 罗马帝国的瓦解D.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答案】D【解析】【详解】根

22、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解释权的垄断,与材料“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的主旨相符,D正确;A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3.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 人人平等B. 人民主权C. 司法独立D. 尊重人权【答案】D【解析】【详解】“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强调的审判要依据证据,不能因为怀疑就对他人进行审判而侵犯人权,故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4. 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

23、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A. 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B. 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C. 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D. 说明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具有斗争性【答案】C【解析】【详解】1216世纪欧洲各国出现的“罗马法复兴”,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C项正确;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项错误;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具有斗争性,D项错误。2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只有众议院具有提出弹劾案的权力,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总统有

24、权批准关于背叛合众国的罪犯的缓刑和赦免,惟弹劾案不在此限。一切罪案,除弹劾案外,应由陪审团审判。”该宪法中关于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的规定反映了A. 最高法院作为弹劾案最终审理机关B. 立法机关主导性与民意代表性相连C. 弹劾案的开展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D. 弹劾案的通过违背了美国宪法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宪法规定,弹劾案必须由众议院提出、参议院审理,总统不能批准关于弹劾案的缓刑和赦兔,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的规定反映了立法机关主导性与民意代表性相连,B项正确;“最高法院”作为弹劾案最终审理机关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弹劾案的开展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C项错误;弹劾案的通过遵循了分权

25、制衡的美国宪法原则,D项错误。26. 2019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A. 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B.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 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D.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C正

26、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7. 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外交A. 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 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C. 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 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外交发展地区及国家来看,这表明我国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B正确;非洲国家不属于大国,A排除;欧洲国家属于发达国家,C排除;欧洲、非洲国家不属于睦邻友好关系,D排除。故选B。28. 非战公约规

27、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 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 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非战公约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已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为了本国利益,他们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C选

28、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9. 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A. 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 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C. 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D. 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答案】A【解析】有材料“交子三年界”和“

29、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故选A;材料没有说明飞钱超过金属货币成为四川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排除B;飞钱是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五代十国时期飞钱是否直接转化为交子不得而知,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飞钱的发现者的信息,排除D。30. 如图为春秋战国货币起源原生区域示意图。当时,东西南北的货币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现象反映了A. 争霸战争加速了货币的统一B. 经济地理环境影响货币类型C. 经济发展推动货币改革D. 图腾崇拜影响了货币样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示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铸造自己的货币,货币形式多样,北部农业发达,货币形式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东南部

30、地区手工业发达,货币形式与手工业紧密联系,由此可知,经济地理环境影响货币类型,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货币统一,而且货币的统一是在秦朝,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货币改革,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图腾崇拜,故D错误。31. 下图反映了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据此推论,1720年以后图示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 赋税制度改革B.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 实行闭关锁国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A【解析】数轴显示清朝建立以来随着人口逐渐上升,人均耕地逐渐下降,1720年人口超越了耕地的极限,此时政府采取摊丁入亩和地丁银,按照人口进行收税,故出现表格中现象,故A正确;土地兼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

31、;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贸易,故C错误;D是鸦片战争之后才出现。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如本题中1720是解题关键。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本题注意人口折线和耕地比的折先比较。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32. 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

32、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A. 重视外交谈判中的博弈B. 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 看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D. 没有意识到关税主权的丧失【答案】D【解析】“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说明清政府看重的是关税是否减少,而没有意识到协定关税是涉及到国家主权的丧失,也没有看到条约的不平等性,故排除C而选D;题干中没有提到外交谈判中的博弈,更没有说到清政府的重视,故排除A;“协定关税”制是在列强打击和逼迫下实现的,故不是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故排除B。33. 1864年6月,中国海关税务司赫德

33、(英国人)在通告中,告诫外籍雇员应时刻铭记“税务司署乃中国海关而非外国之海关所有.领取中国政府之俸禄因而身为该政府属员之人”。这反映了A. 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B. 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 契约精神影响雇员职业操守D. 中国外贸完全被英国所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赫德要求外籍雇员认识到自己领取中国政府的俸禄,就要为中国政府服务,二不能认为是自己国家的海关,告诫雇员要有为“雇主”服务的契约精神,故选C;A表述正确,但是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说明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排除。34. 明初朱元璋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

34、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这一制度( )A. 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B. 减少了官民间的冲突C. 消除了尖锐的社会矛盾D. 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可知,明初朱元璋发布教民榜文规定民间的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才允许到官府解决,这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A正确;材料涉及的民间百姓的事情,不是官民间的冲突,B错误;材料这是涉及民间百姓的事情的解决方

35、式,不能消除尖锐的社会矛盾,C错误;D与材料无关。35. 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A. 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B. 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C. 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D. 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不同时期文学形象(孙悟空)出现不同的塑造主要是由不同的时代环境所决定的,故C正确;A中的“阶级立场”、B中的“知识层次”、D中的“史料掌握程度不同”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36. 下表为不同史料对明嘉靖年间宫人谋杀皇帝事件的记载。据此可知A. 历史笔记有补正史不足之用B. 历史笔记所记内容真伪杂揉,难以分辨C. 历史笔记抄袭正史,价值不大D. 正

36、史虽不及笔记全面但史料价值更高【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清代修撰的正史明史中记载了嘉靖年间宫人刺杀皇帝的事件,在明代历史笔记万历野获编中也有相关记载,说明该笔记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这个笔记属于明代私人撰写皇家历史,利益关系少,且该历史笔记中还有许多正史不曾记载的信息,虽然不能确定其是否真实,但对正史之不足还有一定补充作用,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历史笔记所记内容真伪杂揉,难以分辨”,B错误;该历史笔记在正史明史修撰前就已经存在,故C说法错误;据表格信息可知,历史笔记中有许多信息是正史中所没有的,故不能仅就这一表格信息推知正史史料价值高,D错误。37.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

37、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对近代欧洲的重要影响是A. 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B. 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 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尊重了德意志大小邦国的主权地位,欧洲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是近代欧洲30年宗教战争后签订的,只是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派和天主教之间的斗争,但都属于基督教,并未动摇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故A错误;欧洲没有确立国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要么是王权高于教权,要么是教权高于王权,故B

38、错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并没有结束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比如天主教派在法国仍然有强大的力量,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材料“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体现了宗教改革新教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38.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A.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 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 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D. 新教提倡的克制

39、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答案为A项。B项,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的表述过于绝对,禁欲苦行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排除;D项,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并没有违背人文主义思想,克制享乐是为了积累财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39. 下表为2

40、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 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 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 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突破意识形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世界大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促进会议取得成果,与西方大国之一的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等,说明当时中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自信的趋势,项正确;中国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项错误;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与“参加日内瓦会议”“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等不符,项错误;积极开展“

41、多边”外交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项错误。40. 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 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B. 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C. 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D. 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乡村自治政治制度的变化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基本上是以商鞅变法时期的什伍制度为基础,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延续和变迁,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

42、未涉及礼法并治的治国理念,A选项排除;材料中的乡村基层组织是中央集权的组成部分,与基层自治无关,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后世王朝在中央和地方的政治机构均有创新,排除。二、非选择题41.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演变简表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

43、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简要说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答案】(1)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

44、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水平一: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2)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管理职能扩大的促进;旧的人事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完善的促进。启示:人才选拔考试过程中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人才的选拔不仅要注重专业科目,而且要多方面考查;人才选拔方式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解析】【详解】(1)根据表中所列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以按照选官标准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汉、魏晋、隋至清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世官制的选官标准是血缘关系,而汉代察举

45、制主要考察官员的德行。隋至清朝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主要标准是官员的才学。(2)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可知,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根据材料“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可知,政府管理职能扩大的促进;根据材料“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可知,旧的人事制度弊端日益显露;根据材料“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

46、度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民主政治完善的促进。启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一选官标准和选官程序的变化可以得出,人才选拔考试过程中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人才的选拔不仅要注重专业科目,而且要多方面考查;从材料二的主旨可以得出人才选拔方式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42. 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

47、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

48、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 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材料三 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

49、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答案】(1)背景: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2)基本特征: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3)意义: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而古代罗马编订

50、十二铜表法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因此二者相似的社会背景都是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根据材料“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等信息可知,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时期都存在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的现象。(2)基本特征:根据材料“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可得出继承传统法律思想;根据材料“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可得出融合启蒙思想;根据材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等信息可得出立法、行

51、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根据材料“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等信息可得出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根据材料“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可得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3)意义:根据材料“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可知,中国制定的众多法律和法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材料“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可知,中国法制建设有利于完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43. 货

52、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材料二 摘编自盛斌、黎峰的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2)请采用一个尺度,对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三个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答案】(1)趋势: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钱币形制趋向规范化);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皇帝年号为钱名(钱文内容发生变化);从金属货币到纸币(钱币材质走向多样化);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2)尺度:国际金融体系主导国说明:一战前,为英国

53、主导的国际金本位体系。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逐渐难以为继。二战后到七十年代,为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二战后欧洲实力削弱,美国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逐步建立起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解析】【详解】(1)趋势:从货币的材质来看

54、,体现的是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货币的形状来看,体现的是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铸币权限来看,体现的是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货币的内容来看,体现的是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皇帝年号为钱名;从铸币的手段来看,体现的是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从货币的发行权来看,体现的是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2)尺度:材料二体现的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国变化,因此尺度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国。说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为英国主导的国际金本位体系。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逐渐难以为继。二战后到七十年代,为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二战后欧洲实力削弱,美国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逐步建立起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