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高考冲刺综合练习95一、选择题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以下3题。 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示意图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3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
2、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据此回答以下3题。4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 ()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5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 ()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6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
3、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7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8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该区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B减少耕地面积 C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9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据此回答第4题。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有 (
4、)石家庄洛阳开封株洲A B C D2010年11月10日,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束,读我国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回答以下3题。(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统计)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 0006 5001 50010 000死亡率(%)0.60.62.5乙人口数3 5006 00050010 000死亡率(%)0.80.72.20.8110甲地的人口死亡率是 ()A0.775% B3.7% C0.885% D0.95%11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地属于欠发达地区,乙地属于较发达地区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地小于乙地,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地小于乙地C所有
5、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D甲地人口死亡率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地老年人口比例高12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结合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以下4题。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13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A由京杭运河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
6、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14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的火电主要输送到“长三角”地区B山西的火电主要输送到东北地区C四川的水电主要输送到“珠三角”地区D云南、广西的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15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B输气管线贯穿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D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16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ABCD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2526题。17
7、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 A第一阶段丙国国l扔时该产品需求少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18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一乙国一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二、填空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一度对我国乳品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和严重影响。2008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内蒙
8、古71.9青海11.5新疆118.9云南10.4黑龙江69.8北京9.5河北61.2上海5.8山东21.1天津4.6陕西15.7山西12.7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国家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城市人口比重90%76%90%97% (1)“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广大奶农出现严重的卖奶困难,这反映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A.科技 B.交通C.市场 D.政治(2)由材料一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影响因素。(3)结合材料二及西欧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 (4)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20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
9、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线,简述你的理由。(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为_区,理由是_。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侵蚀越少,因此为负相关。答案:B2解析:洋流对土壤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答案:D3解析:土壤的侵蚀受地形、植被覆盖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时要结合各地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答案:D4解析:经济
10、发展水平越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低,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越大,人口迁入指数越大。经济水平越高的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就越大。据此可判断、所代表的省份。答案:A5解析: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答案:B6解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间的人口迁移。答案:D7解析:处为地面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处是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都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处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在上升后受过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都已经缺失了全貌。处是受到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构造。答案:C8解析:a处是石灰岩在岩浆活动中,受到高温高压影响发生变质形成的大理岩。
11、答案:D9B10解析:石家庄受到京广线和石太、石德线影响而形成和发展;株洲位于南北向的京广线与东西向的浙赣线、湘黔线交会处。洛阳和开封是古代都城,并不是因为铁路的作用兴起的。答案:C11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地的人口死亡率(2 0000.6%6 5000.6%1 5002.5%)10 0000.885%。答案:C12解析:甲地人口死亡率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地老年人口比例高;甲地属于较发达地区,乙地属于欠发达地区;由于甲地老年人口比乙地多,且死亡率高,所以死亡总人口数甲地大于乙地。答案:D13解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延长,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年轻人
12、口比重减小,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大。答案:B14C15D16A17D18D 19C二、填空题20解析:第(1)题,自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导致奶业市场波动,部分乳业加工企业停止收购鲜奶,导致奶农卖奶困难。第(2)题,由表可知,良种奶牛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与大城市周围地区,因此决定其布局的因素为市场和饲料两大因素。第(3)题,西欧平坦的地形、湿润的气候为乳畜业提供饲料条件,而城市比重和饮食习俗为乳畜业发展提供市场条件。第(4)题,我国乳畜业目前生产面临“规模小、分布分散、经营水平低”的特点,可借鉴西欧高水平的生产模式促进我国乳畜业发展。答案:(1)C(2)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及大城市
13、周围。饲料和市场。(3)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且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大规模发展。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且饮食结构中乳畜品占重要地位,使乳畜产品市场广大。(4)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21解析:(1)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2)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3)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4)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答案:(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3)B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4)工业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