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语言特色、创作风格。能力目标: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学会借景抒情的手法;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情感目标: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二、课时安排: 2 课时三、课前自主学习内容:望海潮 一、导入:这个单元我们来学习宋词。词是在我国文学史上继唐诗之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他们的作品兼顾了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和雨霖铃,来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其创作风格。 俗话说的好“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二、 词的有关知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词的有关知识。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 “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
3、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阕”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
4、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创作慢词独多,有乐章集传世。写作背景: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
5、人,当时驻节杭州。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三、熟读课文,思考问题:1、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2、 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3、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结合文本分析词的上下阕的内容?4、 结尾的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呢? 四、课堂合作探究目标:1、
6、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2、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3、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结合文本分析词的上下阕的内容?4、结尾的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呢?五、拓展运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明确:望海潮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另外,这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望海潮是柳永首创的,词
7、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上阕用“怒涛” “霜雪” “天堑”这类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出现了“三秋桂子”这样干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六、总结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雨霖铃 一、导入: 我们在介绍宋词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2个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请看
8、一则对话故事: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婉约词读多写离情别绪,情感缠绵;豪放词充满豪情壮志,意境雄浑)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点题: 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课文注释)取自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9、。 二、读课文,思考问题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 4.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 4.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四、本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1)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情景相生。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2)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上阕重点在记别,下阕重点在述怀,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作者善于运用铺叙手法在前后呼应对照中逐步深入。下阕想象部分与上阕的写实部分有一定内在联系。(3)白描的艺术手法:词作在表现离人分别时,通过离别场面的描写、铺叙,让读者深切感悟离情。 五、总结: 我们学完了柳永的两首词,从这两首词中,我们体会了诗人柳永婉约的创作风格,体会了词的特色。由此我们得知:词,声韵谐婉,意境优美,是我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建议大家多去品味词的意境美,增强自身对美的感悟。-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