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一第六单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6皖南)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B)A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D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解析决定宪法性质的是国家的经济属性而不是一个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否,故A项错误;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故B项正确;该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而社
2、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953年,故C项错误;无产阶级在全国所占比例高而不是低,故D项错误。2“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C)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年颁布1870年颁布1954年颁布制定机构国会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君主专制是实立宪为虚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 C特点D评价解析
3、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自己为德意志帝国皇帝,4月帝国国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B两项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故排除D项。故应选C。3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C)A中共“一大”纲领B中共八大决议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材料中“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说明这段文字材料应该出现在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4、之后,而且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故选C。4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少数民族。这主要说明(D)A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 D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从材料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人员得到培训并且从事领导的职务,反映了我国真正的奉行了民族平等的政策,故选D项。A、B、
5、C三项材料均未得到体现。5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C)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954年宪法代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社会性质的转变。故选C项。6(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
6、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A)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解析根据材料“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出其主张和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界人民,因此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政治协商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策,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于1954
7、年,在此之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材料中的“各界人民代表”不能看作是人大代表,C项错误;中央允许地方自治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7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紧要的在此,他强调(A)A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 B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C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 D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题干中 “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等信息分析可知,彭真旨在强调
8、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A项符合题意,其他各项与材料主旨不符。8(2016南通)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A)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材料提供的时间“195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讲话发生在
9、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之后,可以排除B、C、D三项。故选A。9(2016海口)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B)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民族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启迪作用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是否成为宪法内容,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故B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还未至臻完善,
10、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故D项错误。10(2016乐山)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新的立法体制(B)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解析八二宪法指1982年修订的宪法,中共十四大上(1992年)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A项错误;新的立法体制,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体现了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故B项正确;八二宪法标志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没有涉及我国的法律体系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
11、扩大立法机关的主体范围而不是职权,故D项错误。11(2016南京)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世纪之握”的实现,主要是基于(B)A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长期不断努力B国共两党对现时期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C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认可解析海协会和海基会主要是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机构,故A项错误;“世纪之握”强调的是国共两党的态度,是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的体现,B项正确;C项强调的是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不是国共两党关系的体现,C项错误;两
12、岸民众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广泛认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2(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D)A倾向于中共和解B希望台湾回归中国C承认新中国地位D坚持“一个中国”论解析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解决该问题倾向于中共和解,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回归中国,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C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
13、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加坡开始自治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初步具备一定制度文化水平的政治遗产,如林德宪法、议会民主制度、精英政治、法治等。由于文化和制度的惯性,这些具有现代性和民主性的因素被新加坡政府保留在自治后的政治体制内,并在实用理性主义的主导下与东亚儒家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新加坡有复杂的种族关系,有众多的宗教门派,有多种文化传统,有多种语言和教育,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一个超越国内任何一个阶级、种族和文化的“
14、强政府”成为必然要求。在长期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经济结构呈现畸形态势。由于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为了尽快缩短现代化进程,赶超先进,新加坡不得不设法获得从经济结构中无法获得的推动力,这就是动员全民族的热情,搞各种社会运动来促进经济发展,而这只能由国家来进行。摘编自孙建红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材料二李光耀在选择新加坡的政体和发展模式时,采取了一种务实主义立场,以我为主,唯我所需,不管何种发展方式和道路,只要有利于新加坡的发展、繁荣、公正和秩序就行,无惧他人说三道四。典型的是他拒绝了西式的民主,建立了一党独大、以行政为主导的政体,对内实行铁腕治理。学界将这一模式称作“软权威主义”或
15、柔性家长制。它缺乏民主,但又不同于典型的独裁专制,因为它具有高素质而又廉洁高效的行政团队和严明的法治,这两点既使新加坡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效率,又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正。摘编自沈海平“新加坡模式”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新加坡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新加坡模式”的主要特点,并进行简要的评价。(17分)答案(1)原因: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使新加坡深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华人居多的社会现状使新加坡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国内复杂的种族、宗教、文化等,需要强权政府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独立后面临的经济困难客观上要求政府担当起领导经济现代化的重任。(8
16、分)(2)特点:一党独大;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以行政为主导);政府廉洁高效;社会高度法治;国家主导经济现代化。(任答3点,共9分)评价:这一模式符合新加坡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但它缺乏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国家的发展。(8分)14(12分)(2016赣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改编请你以材料图示为参照,运用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编写一份类似的示意图(含示意图主题名称),并结合史实对你的示意图进行说明。答案(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作唯一答案,其它符合题目要求的作答均可得分,本题最高12分。) 示例:示意图:(4分
17、,主题名称1分,图示3分) 主题: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说明:1949年9月新政协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性质、大政方针等,具有临时宪法性质。(2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2分) 1978年之后的新时期,法制建设快速健康发展,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2分)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依照题目要求,首先要读懂材料中的示意图,这幅图实际上归纳了西方近代以来
18、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线索。接下来就是以此为参照,从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或经济方面提取专题线索,进行归纳。学生答题在思考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按材料模式,史实可以跨越近代和现代,也可以就在近代或现代某一个范围内,要么是政治方面的,要么是经济方面的,从降低难度的角度考虑,最好选择单一主题;第二,材料给的示意图时间跨度大,这是欧洲近代史,学生要答的中国近代史开始时间比欧洲迟得多,要组织的史实的时间跨度小得多,所以思考主题时不要受题目示意图诱导、限制,只望大跨度考虑,要主动多考虑小切角、小跨度的主题,这样有助于降低答题难度;再次,具体表达时,要注意示意图主题、方框中史实、史实对应的影响三者的协调,
19、不要出现主题与史实或分论点不搭配的情况;最后,在展开说明时,适当的对史实和分论点进行充实即可,没有必要详细铺开。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革命者,革除中央政府之专制政治、顽固人物,而易以新政治、新人物也。今则中央政府之已革去者,不过大清帝国四字而已。革命之起,起于地方。革命之终,亦终于地方。中央政府既未经事实上之改造,更未受思想上之淘汰,而遂标榜革命成功,是失败耳,何成功之有!故此次之革命,非能革去恶政治也,所革去者仅满洲皇室之主权耳,专制腐败犹旧也。呜呼!戴季陶失败之革命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0、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弊端的看法。(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自古以来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阻碍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8分)答案 (1)弊端:仅推翻清王朝,没有根除封建思想。看法:出现这一弊端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仅局限于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而未能从思想上进行革新。(7分)(2)特点: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趋势:由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民主政治。因素:社会性质;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人们的思想状况。(8分)